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60-2010)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夏延华廖冬梅曾令存李杨李成坚更多>>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女性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颠覆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学科史
  • 1篇学派
  • 1篇中国当代女性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身份
  • 1篇诗性
  • 1篇史诗
  • 1篇史诗性
  • 1篇释读
  • 1篇年会侧记
  • 1篇农民形象
  • 1篇女性
  • 1篇批评范式

机构

  • 3篇嘉应学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3篇夏延华
  • 2篇廖冬梅
  • 1篇李成坚
  • 1篇李杨
  • 1篇曾令存

传媒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试论朗利在北爱危机文化和解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差异认同为牵引力的文化平衡诗学通过引导文化身份的边界协商促进了北爱诗人的文化和解,客观上推动了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朗利的最终实至名归证明了诗歌仍旧是历史的见证者、反思者和引导者。
夏延华李成坚
关键词:文化身份
“再解读”与“反现代的现代性”——当代文学学科史访谈录被引量:6
2011年
访谈说明: 曾令存:本人近年一直从事当代文学学科史的研究,还因此承担了相关基金课题。在众多的学科史命题中,“再解读”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再解读”目前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关的著作层出不穷。“再解读”方法的出现,与90年代前期出版的几部著作有关。它们分别是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该书1993年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曾令存李杨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史访谈录基金课题
让批评理论与世界进程同步——首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批评理论学术年会”侧记被引量:3
2015年
2015年5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召开了以"理论有批评价值吗?"为核心议题的首届"批评理论学术年会"。与会学者在追溯欧文学派辉煌历史的同时,探讨了文学批评理论在人类纪、新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及中国崛起论等新思潮下的批评范式和具体实践。
夏延华乔治斯.梵.邓.阿贝勒
关键词:批评范式侧记
论《平凡的世界》的叙事创新
2017年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叙事创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提供了"城乡交叉地带"这一崭新的叙事空间;第二是路遥更新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第三是路遥对底层叙事的史诗性追求。
廖冬梅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城乡交叉地带农民形象史诗性
西方理论话语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深受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文章试图论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拉康的有关后现代文化心理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西苏和依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潮流的影响。
廖冬梅
《赢了》的新历史主义创作与启示——爱德华·邦德笔下的莎士比亚形象释读
2015年
《赢了》是当代剧作家爱德华·邦德以新历史主义手法,再现莎士比亚晚年生活的一部历史剧,是值得全球莎学研究者和莎士比亚爱好者重视的一部开拓性新作。该剧用悲情的笔触塑造出莎士比亚被归罪感和虚无感笼罩的失败者形象,在诸多争议声中走向经典化。通过展示一代文豪在历史变奏中的无奈与无能,该剧揭示出文化精英被历史命运所挤压的客观事实和悲戚处境。"戏剧事件"的运用又提升了该剧的阐释张力,丰富了其主题意涵,间接批判了资本主义权力话语的暴力。该剧对中国话剧的创新具有范式意义。
夏延华
关键词:莎士比亚颠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