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SH006)

作品数:8 被引量:14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济洲黄书光毕宪顺孙天华张文立更多>>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教育
  • 3篇社会
  • 2篇社会分层
  • 2篇教育公平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观
  • 1篇职校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萨缪尔森
  • 1篇少子化
  • 1篇社会流动
  • 1篇身教
  • 1篇身心
  • 1篇生源
  • 1篇生源危机
  • 1篇收费政策

机构

  • 8篇鲁东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作者

  • 7篇张济洲
  • 1篇黄书光
  • 1篇孙天华
  • 1篇孔海燕
  • 1篇张文立
  • 1篇毕宪顺

传媒

  • 1篇教育研究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谁读职校——基于社会分层视角被引量:29
2015年
通过对山东、甘肃和安徽三省12市县初中毕业生调查,考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分配的结构特征及其职业教育阶层化机制。当前义务教育后的普教与职教分流逐步异化为一种体制化屏蔽机制,基于职业分工和个性化的自主选择的义务教育后普教和职教的分流,在现实中扮演的却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不自觉地变成了"一流"和"二流"教育的分水岭,家长和学生升入职业学校的热情显然不高。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增强内驱力,促进弱势阶层向上流动。
张济洲黄书光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分层教育机会
教育机会扩展与教育公平——基于国际经验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教育规模扩张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教育机会公平是否可以通过规模扩大而得到改善呢,为此西方教育社会学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展开深入的研究,产生了教育扩展中的不平等最大化假设、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理性教育选择模式等成果,丰富了社会分层与教育获得理论研究。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化进程、市场经济转型和阶层剧烈变动时期,研究机会扩张背景下教育不平等的变化方式、路径与条件,对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张济洲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分层
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探析——基于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理论”的思考
2015年
根据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公共产品理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商品化特征日益明显,研究生教育逐渐转变为准公共产品,这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酝酿与出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收费标准难以核定、奖助政策改革滞后、院校发展不平衡、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改革滞后等。认为应当在"公共产品理论"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公平公正的奖助政策、科学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以推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顺利实施。
张文立孔海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公共产品成本分担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被引量:1
2013年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这一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却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必须从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制度建构等多层面入手。
孙天华张济洲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中小学作业观:特点、问题与走向被引量:57
2013年
作业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折射课程哲学意蕴及其改革思路。作业观演变立足教学知识观和学习观。三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作业观从强化作业的工具理性到逐渐回归作业本体价值,但是由于传统作业模式根深蒂固,以及缺乏完整家庭、社会和学校协同工程,作业改革明显滞后课堂教学改革。当前必须重新审视作业功能,回归作业本质;继续从技术层面探寻作业改革策略;综合治理,优化作业改革外部环境。
张济洲
关键词:知识观
当代西方教育成层理论的身心转向及其启示被引量:8
2018年
教育成层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和传统研究领域。传统教育成层理论始终无法摆脱结构主义约束,忽视行动者身心的自我建构导致教育再生产机制的持续维系。当代西方教育成层理论从身心视域研究教育不平等的微观机制,既不同于教育再生产理论的宏观视角,也区别于抵制教育社会学的微观聚焦。教育成层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基于情景定义基础之上自证效应和期望状态论以及学校教育遭遇的刻板印象,身体机制则体现为教育对象不良的健康状况和受贬低的行为习惯。西方教育成层理论的身心转向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具有借鉴意义。针对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必须通过期望干预策略,弥补社会低收入家庭的文化资本和认知图式缺陷,提升其子女的教育成就动机,从微观层面确保社会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教学过程参与机会公平,使其拥有积极的心理期待。
张济洲
关键词:教育成层教育公平教育期望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生源危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少子化时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的压力。为此,美国积极开拓"非传统"生源市场,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调整教育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完善政府资助体系,成功化解高校生源危机。而日本没有针对适龄人口下降控制大学数量增长,同时没有切实建立新型的生源市场,陷入私立大学倒闭危机。我国已处于少子化时代,高等学校必须在适龄人口变化中主动求变,多方面化解生源危机,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
张济洲毕宪顺
关键词:少子化生源危机终身教育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被引量:35
2015年
"高考工厂"模式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在阶层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愈发困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日益激烈,多样化高考招生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底层子女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难度,高考改革应听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满足社会底层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实现向上流动需求。
张济洲
关键词:高考改革社会流动阶层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