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2004AFQXJ021)
- 作品数:4 被引量:105H指数:4
- 相关作者:程国玲李培军杜葳孙晖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矿物油对小麦、苜蓿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了矿物油对小麦和苜蓿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油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油浓度的增加,二者的根、芽、下胚轴生长和发芽率均明显下降。在0~800mg/kg范围内,随着油浓度增加小麦和苜蓿各项指标下降较快,几乎呈直线下降,大于800mg/kg则抑制减弱,1600mg/kg以上变化不大。在二者的各项指标中,根或根与下胚轴的干重均随油浓度增加呈现规律性下降,是衡量土壤油污染程度的一个较稳定指标,小麦发芽率可作为土壤矿物油污染监测的一个敏感指标。
- 程国玲李培军
- 关键词:矿物油小麦苜蓿种子萌发
- 菌根真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菌根作为真菌与植物的结合体,有着独特的酶途径,可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不仅能从微生物修复角度影响有机物降解,还能从植物修复角度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菌根真菌对土壤中的石油类、农药、氯代芳香烃类及酞酸脂类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进展,探讨了菌根降解污染物的内在可能机理,其中包括酶的作用、根际的作用及土壤中其他微生物对降解的贡献。综合菌根真菌在生物修复中的优点,认为其在生物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程国玲孙晖杜葳
- 关键词:菌根真菌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
- 小叶白蜡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果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E1-毛边滑锈伞(Hebeloma mesophaeusm)、E2-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ns)、E3-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floccopus)和E4-丝膜菌(Cortinarius russus)对沈抚灌区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白蜡不同组合双接种及混合接种中,以混合接种对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比对照提高23.6%;其次为双接种中的E1E3和E2E4组合,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1.0%和12.7%。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可促进白蜡生长,尤其可明显提高其根生物量,增加侧根数,接种E1E3、E2E4和混合菌使白蜡侧根数分别增加了100%、67%和81%。相关分析表明,石油烃降解率与白蜡的侧根数呈显著相关,可能是其降解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 程国玲李培军
- 关键词:白蜡外生菌根真菌石油烃降解
-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被引量:88
- 2007年
-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简便高效、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正逐步成为石油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我国的石油污染概况及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重点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的优点、局限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
- 程国玲李培军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