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DFA030103)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成文罗竖元李萍曾永强刘俊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一个资本分析的视角被引量:6
- 2009年
-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流动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的流动方式。然而,城市教育资源对农民工子女的各种排斥,使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剥夺。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先天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绝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处于贫乏状态,导致其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边缘化的危机。要走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就必须做到:(1)从制度设计上实现由"边缘化"到"城市化"的根本性转换,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2)降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本;(3)提升农民工家庭的资本含量,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鸿沟。
- 陈成文曾永强
-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资本户籍制度农民工家庭
-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与行为选择研究
- 2009年
-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与行为选择息息相关。一是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收益和价值的认知与对子女学校教育的经济投入呈正相关性,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收益的认知与对子女社会教育的经济投入呈正相关性;二是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期望和价值的认知与对子女的教育的时间投入呈正相关性。因此,要引导失业人员形成对子女教育正确的价值认知、期望认知和收益认知,从而选择正确的子女教育行为。
- 陈成文聂伊君罗竖元
- 关键词:失业人员
- 社会资本与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以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被引量:5
- 2009年
- 弱势群体自身社会资本匮乏,其子女与强势群体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及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差距日益加剧,进而导致弱势群体子女接受教育的"隐性"不公平。因此,必须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救助力度,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先赋性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保证教育公正,使社会各阶层的子女享受实质性的平等教育。
- 陈成文刘俊罗竖元
-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资本子女教育
- 论教育投入均衡化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被引量:9
- 2009年
- 教育投入是否均衡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由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四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扩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付转移规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地方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三是优化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重点教育项目的建设;四是拓宽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 陈成文李萍
-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 论加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被引量:7
- 2009年
- 加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息息相关。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加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是形成"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防止"断裂"社会产生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是形成以"自致性"因素为主的社会分层机制,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摄取资源能力,消除社会"结构性紧张"的重要条件。
- 陈成文罗竖元
-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和谐社会
-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受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失业人员对子女的教育极度重视,并已成为失业人员的共识;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期望极高,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过早让子女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倾向;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教育效用比较乐观,大部分(特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作跻身社会强势群体的唯一途径。
- 罗竖元
- 关键词:失业人员教育认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