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1708)
- 作品数:47 被引量:715H指数:18
- 相关作者:盖钧镒赵团结张天真喻德跃陈受宜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豆不同产量水平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分析被引量:25
- 2009年
- 利用亲本间生物量、产量有较大差异的重组自交家系群体(NJRIKY),在相对控制遗传背景的条件下研究地下和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相关的动态,比较高中低产家系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动态特征,为大豆高产栽培管理和育种提供生物量动态调控与选择的依据。结果表明: (1) 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显著相关,随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逐渐增加,至鼓粒期(R5~R6期)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分别约0.76和0.79;(2) 大田条件2 500~2 800 kg hm-2以上的高产家系,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中、低产家系,最大累积值均出现在鼓粒期,地下部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值分别为660~700 kg hm-2和7 200~7 800 kg hm-2。(3) 两年高产组所包含的家系不尽相同,产量下降的家系相应生物量也下降,这归因于环境所致的生物量累积不足;(4) 高产家系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动态特征为茎秆、叶柄占同时期全生物量的比例显著高于中、低产家系,R5时分别为30.8%和10.6%,而叶、根比例显著低于中、低产家系,R5时分别为34.1%和9.7%。未来大豆产量的突破有赖于品种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综合改良和生长调控技术的继续改进。
- 黄中文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
- 回交、DH和RIL偏分离群体遗传图谱的重新构建被引量:8
- 2007年
- 分子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称偏分离)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虽然偏分离可能会影响标记间遗传距离的估计值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locus,QTL)定位结果,但在遗传连锁图构建和QTL定位中偏分离的影响常常被忽视.在分子标记存在偏分离、显性和缺失情况下,根据隐马尔可夫模型,我们已发展了一种新的多点方法来重新构建F2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以解决偏分离对标记连锁图构建的影响.本文简化了上述方法以适用于回交、加倍单倍体和重组自交系群体.模拟研究表明:(ⅰ)两连锁偏分离基因座(segregation distortion locus,SDL)影响标记间遗传距离的程度随SDL遗传率和标记间遗传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受样本容量的影响较小;(ⅱ)两连锁SDL一般会低估标记间遗传距离,但是,加性模型下两个SDL加性效应符号相反时会高估之,上位性模型下两SDL加性×加性效应为负时却不影响其估计;(ⅲ)用本文的方法均能矫正遗传距离估计值的偏差.将新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已构建的一个存在严重偏分离的水稻(Oryza sativa L.)籼粳杂交组合IR28×大关稻的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重新构建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并用Bootstrap法获得了遗传距离的95%置信区间.这些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发展的新方法.这为数量性状和生活力性状的遗传分析提供了基础.为实际数据分析研制的DistortedMap计算机软件可供利用1).
- 朱成松王付华王建飞李广军张红生章元明
- 关键词:偏分离EM算法
-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蛋白质及油脂含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蛋白质和油脂是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掌握大豆种质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地方品种408份、国内育成品种145份、国外育成品种77份,合计76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测定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在南京同一环境下全国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变幅分别为39.2%~54.2%、7.5%~17.5%和47.3%~64.6%,地方品种38.8%~51.5%、11.5%~22.5%和55.6%~69.0%,国内育成品种41.7%~49.4%、12.9%~22.9%和55.6%~68.6%。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人工选育后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有大幅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平均数和变异度则有减小,说明以往人工进化着重在油脂含量的改进。三个性状各群体在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区平均间差异并不大,各区都有优良变异。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并未发现相关;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出现显著正相关;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与地理纬度还出现显著负相关;野生自然状态下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之间无相关,而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依次增强了负相关;形成这种相关的原因在于地区间油脂含量人工进化程度的差异。
- 刘顺湖周瑞宝盖钧镒
- 关键词:油脂含量生态区域
- 1923-2005年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被引量:27
- 2008年
-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可通过追溯其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来估计。本研究搜集1923—2005年全国育成的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系谱资料,追溯其祖先亲本,计算每一育成品种祖先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贡献值,并分析其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年代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全国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细胞核、344个细胞质终端祖先亲本,其地理来源按国内I、II、III、IV、V、VI生态区和国外归类,地理来源不详的另归一类,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5.44(49.77)%、23.23(26.31)%、7.33(9.62)%、4.40(4.62)%、0.87(1.08)%、0.55(0.77)%、17.75(7.00)%和0.45(0.85)%;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核(质)种质主要来自本区祖先亲本。近十年(1996—2005)全国育成的592个品种中,国外、VI区和地理来源不详者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增加了11.96(8.85)%、0.89(1.07)%和0.22(0.62)%,I、II、III、IV和V区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下降了7.83(4.22)%、3.66(6.13)%、0.66(0.34)%、0.64(0.41)%和0.27(0.12)%;归纳出了这期间育成品种的46个重要祖先亲本;各生态区间种质交流虽有增加,但所在区种质仍占绝大部分。整体上说,十年来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有所增宽,但仍主要局限在本生态区,为了拓宽未来品种的遗传基础需进一步加强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与利用。
- 熊冬金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地理来源
-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34
- 2008年
- 1923—2005年中国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其中东北育成682个品种。选用大豆基因组64个SSR标记分析东北169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变异,探讨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及该地区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时期亚群随着时间推移旧的等位变异在消失而新的等位变异不断增加,新增加的多于消失的旧等位变异。分省亚群(黑龙江、吉林、辽宁)间都存在较多互补等位变异数,最多的在黑龙江与辽宁亚群间。分时期亚群间、分省亚群间分别拥有各自特有或特缺的等位变异。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分省亚群、分时期亚群分类与SSR标记遗传距离聚类间有显著相关,省份分群、时期分群都有其相应的遗传基础。东北大豆育成品种可能源自两个血缘群体,分别占Ⅰ、Ⅱ类群的绝大部分,和Ⅲ、Ⅳ类群中较大比例;黑龙江品种兼有两方面血缘,吉林、辽宁品种则侧重在同一种血缘,前者遗传基础较后两者广;东北各分时期亚群均有2种血缘。研究结果启示在新品种选育中应加强东北3省间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相互渗透,从而拓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 张军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结构
- 亚洲地区大豆育成品种幼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优选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亚洲大豆育成品种为对象,评价其幼苗期耐淹性,揭示其遗传变异特点,从而为耐涝育种提供种质基础。采用我国黄淮、南方及亚洲其它15国的350份大豆育成品种,以相对死苗率为主要鉴定指标,结合叶片相对失绿率与相对萎蔫率,在苗期进行大豆耐淹性盆栽鉴定。结果表明:以相对死苗率为主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鉴定大豆品种的苗期耐涝性。亚洲品种群体存在丰富的耐淹性遗传变异,相对死苗率变幅为4.8%-212.0%。中国黄淮、中国南方、东亚、东南亚和南亚5个区域的品种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单峰态分布,遗传变异系数均高于21.24%,耐淹性变异丰富,尤其中国黄淮地区覆盖了全群体相对死苗率变幅。各地区均存在耐淹品种,山东、江苏相对较多;从5个区域中依次优选出7、4、1、1、2,共15份耐淹性种质;系谱追踪发现莒选23、南农493—1、黔豆2号的耐淹性可能传递给后代;4份国外耐淹性品种兼具有抗病性可作为亲本拓宽中国耐涝育种的种质基础。
- 孙慧敏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耐淹性
-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被引量:47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中国1923~2005年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的来源和类型,归纳出近20年来最重要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为今后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23~2005年全国6个生态区育成的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计算其核遗传贡献值。【结果】1923~2005年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终端祖先亲本,其中51.64%为地方品种、38.36%育种品系、7.01%改良品种、2.54%野生豆和0.45%类型不详,相应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6.29%、14.93%、7.79%、0.54%和0.45%。1391个直接亲本由育成品种、外国品种、地方品种和育种品系4类型组成,分别占27.76%、6.10%、11.62%和54.52%。在全国1019个杂交育成品种中,以育成品种和育种品系作为直接亲本的组配方式比例最高,达71.78%。归纳出了1986~2005年间中国941个大豆育成品种最重要的54个祖先亲本和37个直接亲本。【结论】与1923~1995的相比,近十年来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群体扩大了近一倍,地理来源更广泛。但遗传贡献有向少数祖先亲本集中的趋势,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仍少。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有待进一步拓宽。
- 熊冬金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
-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豆腐和豆乳得率的QTL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以176个家系组成的苏88-M21×新沂小黑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为材料,通过MAPMAKER3.0构建了包含131个SSR标记、24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2044.6cM,标记平均间距15.6cM;经2005和2006两年试验,所获数据按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干豆腐、湿豆腐和干豆乳得率的遗传机制;应用软件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区间作图法(MIM)检测QTL。结果显示,在A2连锁群的Satt424-Sat_162区间检测到控制干豆腐和干豆乳得率的主效QTL各1个,qODT-A2-1可以解释15.7%-28.2%的表型变异,qODS-A2-1可以解释30.0%-34.8%的表型变异。检测到湿豆腐得率2个主效QTL,qOWT-A2-1位于A2连锁群的Satt424-Sat_162区间,可以解释20.7%-30.7%的表型变异,qOWT-L位于L连锁群的Satt481-Sat_397区间,可以解释19.0%-27.4%的表型变异。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干豆腐和干豆乳得率均属于1对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湿豆腐得率属于2对非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上述QTL定位结果与分离分析所获的主基因数、贡献率及其和多基因的相对贡献可以相互验证,建议育种中要兼顾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利用。
- 张红梅周斌赵团结邢邯陈受宜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豆腐豆乳得率
- 大豆异黄酮药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药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主要涉及3个方面:(1)骨质方面,大豆异黄酮可以防止更年期妇女的骨丢失和骨质疏松,这可能与骨质保护素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2)血管和肠道方面,大豆异黄酮可以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改善肠道内菌群构成。(3)肿瘤和肾脏等细胞方面,大豆异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和治疗作用,对肾脏等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未来将会把更多的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类的临床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大豆异黄酮的药性作用机理,开发出新的药物和保健品。
- 刘顺湖周瑞宝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骨质血管肿瘤
- 利用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定位衣分和籽指QTL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染色体片段导入系IL-15-5和IL-15-5-1构建的F2和F2:3分离群体,利用SSR标记对数量性状衣分和籽指QTL进行了定位。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两个组合的774个F2单株和F2:3家系衣分和籽指,检测到2个衣分的QTL,1个籽指的QTL。衣分QTLqLP-15-1在两世代中都被检测到,位于相同的分子标记置信区间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40cM和3.20cM;qLP-15-2只在F2:3中被检测到,位于分子标记NAU5302~NAU2901之间,置信的遗传距离为0.08cM。籽指QTLqSI-15-1在F2和F2:3中都被检测到,分别位于分子标记NAU2814~NAU3040和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70cM和5.70cM。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能准确地定位产量组分的QTL,为棉花产量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 朱亚娟王鹏郭旺珍张天真
- 关键词:棉花衣分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