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02154)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荆志伟武红莉王上增琚保军牛朝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颈部注射硬化剂建立痰浊眩晕模型,按照均匀设计原则将48只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泻汤配比1,2,3组和西比灵组,每组8只,3个泽泻汤配比组分别按5∶2(泽泻50 g,白术20 g),1∶1(泽泻20 g,白术20 g),1∶1(泽泻35 g,白术35 g)组方投药,均按煎剂6 g.kg-1.d-1ig,2次/d,连续ig给药2周,10周后分别观察舌苔、眼震持续时间及颈动脉血液动力学。结果:模型组比正常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出现厚腻舌苔,眼震持续时间明显变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配比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P<0.05),甘油三酯(TG)水平有更为明显的差异(P<0.01);配比1,3组TG,TC,LDL-C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配比2组相比,配比1,3组TG,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配比3组左侧椎动脉(L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模型组加快(P<0.05),其右侧椎动脉(RVA)的Vs,Vd和Vm较模型组明显加快(P<0.01),基底动脉(BA)的Vs,Vd,Vm较模型组有明显加快(P<0.05或0.01)。与西比灵组比较,配比3组实验动物RVA,BA的Vd有明显加快现象(P<0.05)。结论:泽泻汤不同配比均能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眩晕模型的眼震症状,其中1∶1(泽泻35 g、白术35 g)配比能获得优于其他配比组和西比灵组的疗效。
- 王艳梅武红莉程先宽王学勇荆志伟
- 关键词:痰证眩晕家兔泽泻汤
- 泽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5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观察泽泻汤加味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口服泽泻汤加味,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恶心、耳鸣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改善LVA、RVA、BA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在改善LVA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LVA、BA方面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泽泻汤加味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症状、脑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牛朝阳琚保军孙永强王上增荆志伟
- 关键词:泽泻汤颈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
- 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新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证候是中医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揭示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中,模式生物的方法在近20年得到应用广泛,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角度回顾并探讨证候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倡导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有助于揭示现代疾病谱下的疾病机制和中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内涵。
- 张慧杨卫彬王丽颖荆志伟武红莉
- 关键词:证候研究动物模型病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