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4B08)

作品数:72 被引量:1,097H指数:17
相关作者:鲁剑巍李小坤鲁艳红廖育林邹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施肥
  • 24篇肥效
  • 20篇钾肥
  • 18篇油菜
  • 17篇土壤
  • 15篇施肥量
  • 13篇氮磷钾
  • 13篇推荐施肥
  • 13篇推荐施肥量
  • 13篇磷钾
  • 12篇肥效试验
  • 11篇氮磷钾肥
  • 11篇施用
  • 11篇磷钾肥
  • 10篇养分
  • 10篇晚稻
  • 9篇利用率
  • 8篇氮肥
  • 7篇早稻
  • 7篇施肥效果

机构

  • 5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5篇湖南省土壤肥...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湖南省土壤肥...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湖北省农业科...
  • 5篇安徽养分循环...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池州市贵池区...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5篇鲁剑巍
  • 22篇李小坤
  • 14篇廖育林
  • 14篇鲁艳红
  • 10篇李银水
  • 10篇邹娟
  • 8篇黄铁平
  • 8篇王伟妮
  • 7篇聂军
  • 7篇赵竹青
  • 6篇陈防
  • 6篇王亚艺
  • 5篇刘威
  • 5篇罗尊长
  • 5篇汤海涛
  • 4篇郭熙盛
  • 4篇张祥明
  • 4篇武际
  • 4篇刘新伟
  • 4篇夏海鳌

传媒

  • 15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土壤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作物研究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9篇2011
  • 28篇2010
  • 16篇2009
  • 3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高强度的种植制度,不同的养分管理措施可能影响土壤生物性质,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敏感性指标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试验设置CK(不施肥)、NP(氮、磷肥)、NK(氮、钾肥)、PK(磷、钾肥)、NPK(氮、磷、钾肥配施).结果表明,苏丹草、黑麦草试验期结束后,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明显低于CK,PK处理.然而,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机质、全氮、蔗糖酶、脲酶活性均高于PK,CK处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施肥,特别是氮肥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而合理施肥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有机质、总氮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李文西鲁剑巍李芳柏王燕鲁君明李小坤
关键词: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碳氮施肥制度
晚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通过在赤壁市布置晚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晚稻都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500、750和1350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1%、10.3%和20.3%,纯增收入分别为1609.5、822.8和1612.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79.9、52.7、108.2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46.7、46.8、94.5kg·hm-2。
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鲁明星姚善军刘清荣彭玉华鲁剑巍
关键词:晚稻施肥效果推荐施肥量
鄂中地区氮磷钾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探究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3414"设计原理,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田间试验,并运用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氮主要影响油菜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磷主要影响单株角果数,钾主要影响油菜的千粒重。施氮油菜最高增产2 185.5 kg/hm2,增加纯收入6 998.8元/hm2;施磷油菜最高增产775.5 kg/hm2,增加纯收入2 527.1元/hm2;施钾油菜最高增产255.0 kg/hm2,增加纯收入578.5元/hm2。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效果最好,施磷次之,施钾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确定推荐肥料最佳施用量分别为N 214.5 kg/hm2、P2O566.0 kg/hm2和K2O 108.0 kg/hm2。
徐维明潘琴王亚艺
关键词:油菜
长江流域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研究被引量:77
2011年
总结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进行的74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及肥料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油菜农学效率分别为6.2kgkg-1N、6.3kgkg-1P2O5和2.6kgkg-1K2O;表观利用率为N34.0%、P2O517.4%和K2O36.9%,生理利用率为18.5kgkg-1N、35.5kgkg-1P2O5和9.1kgkg-1K2O,氮磷钾肥对油菜籽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1.9%、21.4%和11.5%。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条件下长江流域油菜的肥料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油菜高产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邹娟鲁剑巍陈防李银水
关键词:油菜肥料利用率
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综述被引量:15
2009年
阐述了水稻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的背景条件、技术内容和作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关土壤水分管理条件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利范先鹏余延丰熊桂云刘冬碧吴家琼彭洪张富林吴茂前
关键词:水稻水分管理节水灌溉肥水耦合
冬油菜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被引量:83
2011年
【目的】分析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为冬油菜进一步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4—2006年在长江流域10个省的73个油菜肥效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增产量、增产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结果】长江流域油菜施氮增产效果显著,当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平均增产油菜籽1 109 kg·hm-2,增产率为71.7%,地上部生物总量增加72.7%,但施氮对油菜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施氮处理收获期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90.0%、55.4%和59.8%,氮素收获指数随氮肥的施用而明显下降,磷及钾素收获指数则呈现上升趋势;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4.7 kg·kg-1、6.2 kg·kg-1、18.5 kg·kg-1和34.6%。【结论】在磷、钾及硼肥基础上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从而显著增加了油菜籽产量;油菜生产的氮肥利用率还不高,改进技术措施提高利用率的空间还很大。
邹娟鲁剑巍陈防李银水李小坤
关键词:油菜氮肥利用率养分吸收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鲁明星姚善军刘清荣彭玉华鲁剑巍
关键词:早稻施肥效果推荐施肥量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2
2010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水平下,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水稻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和稻草N含量及氮素积累量,但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以施氮180kg/hm2处理最高;籽粒、稻草N含量,稻草氮素积累量及氮素总积累量则以施氮225kg/hm2处理最高,而N180处理仅次于N225处理;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明显,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收获指数(NHI)、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利用率(RE)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PFP)等指标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施氮180kg/hm2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各项指标均高于施氮225kg/hm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和生物产量是影响氮素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结实率对氮素利用吸收效率的影响也较大。
鲁艳红廖育林汤海涛黄铁平夏海鳌李向阳左光华
关键词:施氮量氮素吸收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水稻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根据秸秆还田量设0g·盆-1、100g·盆-1、200g·盆-1和300g·盆-14个处理,每盆装土15kg,施尿素2.8g以调节系统碳氮比,分别测定培养液的电导率、pH、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表层溶液电导率在培养初期呈上升趋势,第36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0μs·cm-1、1150μs·cm-1、1467μs·cm-1和1620μs·cm-1,随后略有降低,到培养结束时分别为683μs·cm-1、910μs·cm-1、1083μs·cm-1和1277μs·cm-1。pH值在培养的前3d呈缓慢下降趋势,与秸秆用量呈负相关;从第4d开始pH迅速升高,16d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到培养结束时变化不大。施加的尿素导致各处理培养液中全氮在20d内保持较高浓度,随后全氮浓度迅速下降,到第76d,下降趋势减缓;施加秸秆对全氮浓度影响较小,施加秸秆能够提高全磷含量。秸秆中钾释放迅速,培养1d后,溶液全钾含量达到较高浓度,分别为6.87mg·L-1、36.10mg·L-1、60.27mg·L-1、114.23mg·L-1,在整个培养期全钾浓度变化不大。淹水培养条件下施加秸秆能够增加培养液中电导率、全磷及全钾浓度,与秸秆用量呈正比,但对pH、全氮影响较小。从养分流失角度考虑,控制田面养分流失主要时期为水稻秸秆还田后30d内。
戴志刚鲁剑巍鲁明星杨文兵范先鹏
关键词:水稻秸秆理化性质养分流失
湖南省晚稻施钾效应及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钾肥对晚稻产量、经济效应的影响,建立湖南省晚稻土壤速效钾的丰缺指标。[方法]2005~2008年在湖南省湘北、湘中-湘东及湘南3个地区的稻田土壤上共布置159个钾肥晚稻田间试验。[结果]晚稻施钾有明显的增产及增收效应,3个地区晚稻施钾平均增产803~871 kg/hm2,平均增产率为13.1%~13.7%;施钾平均增加利润704.01~798.39元/hm2,平均产投比1.94~2.31。施钾增产趋势及经济回报均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缓或降低。晚稻种植体系中,湘北区土壤速效钾"低"、"中"、"高"丰缺指标分别为〈45.8、45.8~143.0和〉143.0 mg/kg;湘东-湘中区分别为〈42.9、42.9~125.2和〉125.2 mg/kg;湘南分别为〈38.8、38.8~139.1和〉139.1 mg/kg。[结论]湖南省晚稻种植体系中,严重缺钾土壤较少,土壤钾素主要为中等水平,8%左右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
鲁艳红廖育林罗尊长聂军黄铁平夏海鳌
关键词:晚稻钾肥效应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