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4B08)

作品数:72 被引量:1,120H指数:17
相关作者:鲁剑巍李小坤鲁艳红廖育林邹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施肥
  • 24篇肥效
  • 20篇钾肥
  • 18篇油菜
  • 17篇土壤
  • 15篇施肥量
  • 13篇氮磷钾
  • 13篇推荐施肥
  • 13篇推荐施肥量
  • 13篇磷钾
  • 12篇肥效试验
  • 11篇氮磷钾肥
  • 11篇施用
  • 11篇磷钾肥
  • 10篇养分
  • 10篇晚稻
  • 9篇利用率
  • 8篇氮肥
  • 7篇早稻
  • 7篇施肥效果

机构

  • 5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5篇湖南省土壤肥...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湖南省土壤肥...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湖北省农业科...
  • 5篇安徽养分循环...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池州市贵池区...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5篇鲁剑巍
  • 22篇李小坤
  • 14篇廖育林
  • 14篇鲁艳红
  • 10篇李银水
  • 10篇邹娟
  • 8篇黄铁平
  • 8篇王伟妮
  • 7篇聂军
  • 7篇赵竹青
  • 6篇陈防
  • 6篇王亚艺
  • 5篇刘威
  • 5篇罗尊长
  • 5篇汤海涛
  • 4篇郭熙盛
  • 4篇张祥明
  • 4篇武际
  • 4篇刘新伟
  • 4篇夏海鳌

传媒

  • 15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土壤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作物研究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9篇2011
  • 28篇2010
  • 16篇2009
  • 3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高强度的种植制度,不同的养分管理措施可能影响土壤生物性质,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制度对土壤敏感性指标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试验设置CK(不施肥)、NP(氮、磷肥)、NK(氮、钾肥)、PK(磷、钾肥)、NPK(氮、磷、钾肥配施).结果表明,苏丹草、黑麦草试验期结束后,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明显低于CK,PK处理.然而,NP,NK,NPK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机质、全氮、蔗糖酶、脲酶活性均高于PK,CK处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施肥,特别是氮肥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而合理施肥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有机质、总氮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李文西鲁剑巍李芳柏王燕鲁君明李小坤
关键词: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碳氮施肥制度
晚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通过在赤壁市布置晚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晚稻都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500、750和1350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1%、10.3%和20.3%,纯增收入分别为1609.5、822.8和1612.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79.9、52.7、108.2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46.7、46.8、94.5kg·hm-2。
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鲁明星姚善军刘清荣彭玉华鲁剑巍
关键词:晚稻施肥效果推荐施肥量
鄂中地区氮磷钾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探究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3414"设计原理,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田间试验,并运用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氮主要影响油菜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磷主要影响单株角果数,钾主要影响油菜的千粒重。施氮油菜最高增产2 185.5 kg/hm2,增加纯收入6 998.8元/hm2;施磷油菜最高增产775.5 kg/hm2,增加纯收入2 527.1元/hm2;施钾油菜最高增产255.0 kg/hm2,增加纯收入578.5元/hm2。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效果最好,施磷次之,施钾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确定推荐肥料最佳施用量分别为N 214.5 kg/hm2、P2O566.0 kg/hm2和K2O 108.0 kg/hm2。
徐维明潘琴王亚艺
关键词:油菜
长江流域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研究被引量:79
2011年
总结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进行的74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及肥料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油菜农学效率分别为6.2kgkg-1N、6.3kgkg-1P2O5和2.6kgkg-1K2O;表观利用率为N34.0%、P2O517.4%和K2O36.9%,生理利用率为18.5kgkg-1N、35.5kgkg-1P2O5和9.1kgkg-1K2O,氮磷钾肥对油菜籽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1.9%、21.4%和11.5%。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条件下长江流域油菜的肥料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油菜高产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邹娟鲁剑巍陈防李银水
关键词:油菜肥料利用率
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综述被引量:15
2009年
阐述了水稻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的背景条件、技术内容和作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关土壤水分管理条件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利范先鹏余延丰熊桂云刘冬碧吴家琼彭洪张富林吴茂前
关键词:水稻水分管理节水灌溉肥水耦合
冬油菜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被引量:88
2011年
【目的】分析当前生产条件下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为冬油菜进一步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4—2006年在长江流域10个省的73个油菜肥效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增产量、增产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等指标分析长江流域冬油菜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结果】长江流域油菜施氮增产效果显著,当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平均增产油菜籽1 109 kg·hm-2,增产率为71.7%,地上部生物总量增加72.7%,但施氮对油菜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施氮处理收获期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90.0%、55.4%和59.8%,氮素收获指数随氮肥的施用而明显下降,磷及钾素收获指数则呈现上升趋势;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4.7 kg·kg-1、6.2 kg·kg-1、18.5 kg·kg-1和34.6%。【结论】在磷、钾及硼肥基础上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从而显著增加了油菜籽产量;油菜生产的氮肥利用率还不高,改进技术措施提高利用率的空间还很大。
邹娟鲁剑巍陈防李银水李小坤
关键词:油菜氮肥利用率养分吸收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鲁明星姚善军刘清荣彭玉华鲁剑巍
关键词:早稻施肥效果推荐施肥量
双季稻种植下洞庭湖区不同类型土壤连续施用控释氮肥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在洞庭湖区3种主要类型土壤上进行连续4年的微区试验,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在双季水稻种植体系下的连续施用效应。试验设不施肥(CK)、尿素、等N量控释氮肥及70%N量控释氮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等N量控释氮肥处理产量最高,在河沙泥、紫潮泥和红黄泥上平均比尿素处理分别增产10.3%、8.0%和2.4%,70%N量控释氮肥处理分别增产6.1%、2.6%和-0.8%;在3种土壤上早、晚稻及全年平均吸N量均表现为等N量控释氮肥>70%N量控释氮肥>尿素>对照。等N量控释氮肥处理在上述3种土壤上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60.7%、59.6%和56.3%,比尿素处理分别高23.8%、19.4%和16.3%,早稻随施用年份的延长其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且高于70%N量控释氮肥处理,晚稻连施3年时利用率由上升转呈下降。连续施用控释氮肥可缓解土壤氮素肥力和有机碳含量的下降,特别是在河沙泥稻田中。施用控释氮肥有利于水稻增产、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及土壤培肥。
鲁艳红廖育林谢坚戴平安
关键词:双季稻控释氮肥连续施肥养分利用率
油-稻轮作制中供氮水平对作物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田间试验条件下探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90、180、270、360 kg/hm2)对油(华油杂9号)-稻(丰两优香1号)轮作下作物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生育前期氮磷钾积累量无显著变化,120 d后氮磷钾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差异显著。磷素积累量在直播180 d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180 kg/hm2处理积累量变化最大,与270、360 kg/hm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27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磷钾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磷素积累量以270 kg/hm2处理最大,180、270、360 kg/hm2处理下,钾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油菜季施用较高氮肥来保证油菜对氮磷钾吸收基础上,后季水稻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便可保证其对氮磷钾的吸收;从整个轮作周期农田氮磷钾平衡状况看,除不施氮肥外,其他处理农田土壤氮素均处于盈余状态,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在投入相同磷钾肥情况下,土壤磷素盈余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70、360 kg/hm2时,磷素出现亏缺,不同氮处理的农田钾素均处亏缺状态,且亏缺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
李汉涛王巧兰黎庆荣浣义林亚蒙赵竹青杨野
关键词:氮水平养分积累农田养分平衡
不同土壤肥力下油菜施肥产量、品质效应和经济效益研究
在安徽省油菜主产区的居巢和贵池地区同流域的六个田块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对于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以显著增加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明显的增效,产投比随...
许征宇张祥明胡鹏郭熙盛杨友斌胡润鲁剑巍武际
关键词:油菜氮肥磷肥钾肥习惯施肥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