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815)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毅李志勤刘艳红李晓刚张震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肝炎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毒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恶性...
  • 1篇血液肿瘤
  • 1篇抑制分子
  • 1篇治疗慢性丙型...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受体
  • 1篇舒尼替尼
  • 1篇透明细胞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张毅
  • 2篇李志勤
  • 1篇余祖江
  • 1篇张英英
  • 1篇李建生
  • 1篇闫婧雅
  • 1篇周蓉
  • 1篇李峰
  • 1篇武淑环
  • 1篇申珅
  • 1篇王盟
  • 1篇张红宇
  • 1篇蒋冬
  • 1篇李华
  • 1篇张震
  • 1篇胡金星
  • 1篇乔亚敏
  • 1篇朱玉楠
  • 1篇李晓刚
  • 1篇刘艳红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8年
嵌合抗体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人工设计的序列,由抗原结合序列和T细胞活化信号元件构成。表达CAR的T细胞(CAR-T)具有强大的抗原特异性杀伤活性。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被批准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临床治疗。该文重点介绍了CD19特异性CAR-T细胞治疗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期望通过阐述CAR结构发展和临床应用方案完善对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影响,为提高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效果提供参考。
轩玉静李峰张毅
关键词:T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抗原
索坦治疗14例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索坦)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常用化疗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置2个剂量观察组:4/2方案组按50 mg·d^(-1),用4周歇2周,6周为1周期;持3方案组按37.5mg·d^(-1),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良事件后,4/2方案可调整为2/1方案(按25 mg·d^(-1),用2周停1周,3周为1周期)。每组7例,若每组≥2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将停止继续用药。结果 14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3例PR,8例SD,3例PD。4/2方案组7例患者中,出现2例严重不良事件和2例次DLT,而持3方案组7例患者未出现DLT。结论索坦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DLT是手足皮肤毒性和血小板减少。持3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对中国人而言,4/2方案出现不良事件后调整为2/1方案较为安全,而对于年轻和体质好的患者优先采用4/2方案。
王伟乔亚敏朱玉楠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苹果酸舒尼替尼安全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免疫抑制分子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 Treg 比例及其表面程序性坏死因子‐1(PD‐1)和 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CHC 患者86例,均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健康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流式细胞仪检测 CHC 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未获得 SVR 患者外周血 Treg 比例及其表面 PD‐1和 TGF‐β表达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 t 检验。结果86例 CHC 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获得 RVR 29例,EVR 67例,ETVR 79例;随访24周时获得 SVR 67例。健康对照组Treg 比例为2.18+0.65,CHC 组为10.3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P<0.05)。1b 基因型患者外周血 Treg 比例在基线、获得 RVR 、EVR 和 ETVR 时分别为14.44±3.78、11.01±1.79、8.24±2.98和5.36±1.47;2a 基因型患者外周血 Treg 比例在基线、获得 RVR 、EVR 和 ETVR 时分别为12.34+2.82、8.99±1.68、7.53±2.96和4.79+1.23,呈逐渐下降趋势。 Treg 表面 PD‐1和TGF‐β的表达也呈下降趋势。获得 SVR 和未获得 SVR 患者的基线 PD‐1分别为29.11±14.65和37.73±11.65(t=2.15,P=0.04);TGF‐β分别为41.20±18.96和56.75±14.42(t=2.66,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时,PD‐1分别为10.36±4.81和36.46±10.52(t=13.95,P<0.01);TGF‐β分别为10.06±4.64和45.23±17.85(t=11.85,P <0.01)。结论抗病毒治疗后 CHC 患者外周血 Treg 比例及其表面PD‐1和 TGF‐β分子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动态检测上述指标可预测抗病毒治疗效果。
李志勤顾心雨平玉胡金星李华闫婧雅申珅余祖江张毅
关键词:肝炎抗病毒治疗淋巴细胞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 α-2a)与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至2012年初次接受IFN抗病毒治疗的HCV患者188例,其中Peg-IFNα-2a组55例,IFNα-2a组133例,比较治疗前、治疗4、12、24、48周时两组HCV载量、ALT、AST之间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初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HCV基因分型、HCV载量、肝功能等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IFNα-2a组和IFNα-Za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CV载量、ALT、AST值均高于治疗4、12、24、48周时HCV载量,尸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g-IFNα-2a组治疗4周时HCV载量为(2.96±0.66)logl0IU/Inl,低于IFNα-2a组的(3.47±1.42)log10IU/nil,两组比较,F=4.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g-IFNα-2a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为72.720/0,高于IFNα-2a组的57.14%,两组比较,疋。=4.37,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物化学应答率、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宿毒学应答率及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尸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组初治慢性丙型肝炎快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IFNα-2a组,但生物化学应答率、早期及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FNα-2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差异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王盟郑伟阳张红宇李志勤蒋冬刘艳红周蓉李晓刚张英英张震武淑环张毅李建生
关键词:干扰素疗效比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