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GJW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洪梅陈朝黄娜刘乃安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财经大学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土地问题与发达国家土地管理机制分析
- 2014年
- 合理利用土地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目前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发达国家有许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需求问题的管理机制。通过分析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指出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基本趋于成熟的土地管理机制,以推动中国的土地立法和土地规制趋向更完善和更科学。
- 刘乃安
-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
-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低效性问题形成根源被引量:2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政策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各国普遍认识到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由于各国经济地位不对称、政策目标不一致、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乏及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国际货币合作陷入了必要性和低效性并存的矛盾之中。
- 张洪梅陈朝
- 关键词: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低效性
- 完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对策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经常虎头蛇尾,甚至事倍功半。其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与机制障碍。尽管利益取向使机会主义随处可见,尽管全球不对称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但货币政策协调依然有法可施,那便是不断增强新兴市场国家的参与度及话语权,以逐步弱化发达国家的霸权力量,渐进营造出制度化的均势格局。为此,要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通过各种途径增强货币政策协调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并最终提高其有效性。
- 张洪梅王云栋
- 关键词: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 目前国际货币协调的新特征及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
- 2015年
- 国际货币协调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货币政策协调的严峻考验和有力推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五大特征,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协调中博弈因素减弱、呈现出"雁式分工"格局、收益分配不均衡加剧、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存。新特征预示着新起点,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实现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以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为起点,以多元货币体系为过渡,最终走向超国家主权货币。
- 张洪梅黄娜
- 关键词: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欧债危机货币风险特别提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