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214605)
- 作品数:38 被引量:888H指数:16
- 相关作者:任战利罗晓容蔡春芳王震亮刘林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二次运移数学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石油运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07年
- 建立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的数学模拟技术正成为油气运移研究的重要手段.基于油气趋向于沿着范围狭窄的优势路径发生运移的认识,利用渗逾理论建立油气运聚数学模型,厘定模型在不同运移实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而通过模拟分析,讨论大尺度宏观均匀输导层内运移路径的特征.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8油层段的运移研究为例,分析盆地尺度油气运移路径特征.获得油气在非均匀输导条件下形成优势运移路径的认识:流体势的空间变化决定了石油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输导层的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二次运移路径的特征及形态.
- 罗晓容喻建张发强张刘平侯平杨飏陈瑞银陈占坤周波
- 关键词:油气运移输导层非均匀性
- 储层特征与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特征。方法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结论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3储层的高渗带。
- 刘林玉王震亮
- 关键词:储层特征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51
- 2006年
-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镇北地区长3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认为该区长3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该区长3储层发育溶蚀作用相、压实作用相、胶结作用相和自生绿泥石胶结残余孔隙相,储层成岩相发育状况决定了孔隙结构的发育特征。发育次生孔隙相和残余孔隙相的砂岩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孔渗较高;压实作用相和胶结作用相发育的砂岩具有很差的孔隙结构,孔渗很低。
- 刘林玉王震亮张龙
-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相孔隙结构鄂尔多斯盆地
- 油气相关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以钱家店铀矿床为例被引量:33
- 2008年
- 基于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床含矿砂岩的显微镜、扫描电镜镜下观察,胶结物同位素测试,以及包裹体烃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UOx,x=2.16~2.70),部分与自生高岭石共生,部分则紧密地与矿化阶段黄铁矿共生或交互生长,表明同时沉淀。矿化阶段黄铁矿形成于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BSR)。碳酸盐胶结物δ13C变化范围为-1.3‰~-21.6‰;流体包裹体烃显示生物降解的特征。这些证据表明,硫酸盐还原菌(SRB)可能厌氧地降解烃类,其产物CO2为碳酸盐胶结物提供了部分碳源,且已有的研究显示,SRB利用新陈代谢作用可以还原U(Ⅵ)。于是,利用烃类作为生存的碳源,硫酸盐还原菌(SRB)将硫酸盐还原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把六价铀U(Ⅵ)还原成四价铀U(Ⅳ),导致沥青铀矿形成。
- 李宏涛吴世祥蔡春芳罗晓容
- 关键词:沥青铀矿Δ^13C生物降解硫酸盐还原菌钱家店铀矿床
-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被引量:2
- 2006年
- 鄂尔多斯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与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与基底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和元素分布特征,尤其是定边—绥德断裂带和华池—大同断裂带将盆地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地貌景观区;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基底断裂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盆地的地势、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石类型、岩性构造、土壤类型及其性质、浅层地下水及其性质,并间接地控制了土壤岩石后期的改造、风与水的动力条件等因素。研究盆地基底断裂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用于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潘爱芳赫英马润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环境地球化学水土流失
- 鄂尔多斯盆地子北油田涧峪岔地区长6油层沉积微相识别与分布特征被引量:9
- 2010年
- 运用石油地质综合方法,结合现代测试技术、测井技术,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资料与单井资料相结合,在对岩石学、粒度、岩心沉积相标志及测井曲线等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子北油田涧峪岔油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长6油层组储层均属于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主要的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受北东—南西走向的分流河道控制,自长62至长61,主砂体走向及分布位置有一定的继承性。分流河道砂体对本地区油气聚集有重要控制作用。
- 曹金舟任战利高兴军康立明张娜韩伟王敏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油田
- 鄂尔多斯盆地韩渠—张天渠地区长2油层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区域地质、测井、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韩渠—张天渠地区长2油层沉积相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2时期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广泛发育的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分流河道储层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一般为15%左右,渗透率一般为5×10-3μm2左右,属低孔低渗型储层。本区构造运动微弱,长2为构造-岩性油藏,分流河道砂体与长1沉积的泥岩盖层配置以及上倾方向分流间洼地的岩性遮挡是油气在长2砂体中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 杨县超李旦康立明卿颖任战利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储集层
-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构造-热演化史被引量:16
- 2011年
- 利用磷灰石构造-热年代学年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和单井EASY%Ro反演等方法,对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系统开展盆山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磷灰石年龄记录了早白垩世(99~124.4 Ma)、晚白垩世(66~87 Ma)和古近纪(28.4~63 Ma)3次抬升过程;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反映出海西期构造抬升过程。单井热史模拟表明,孔雀河斜坡下古生界烃源岩在志留纪末-早泥盆世到达最大热演化程度,模拟最大古地温梯度为3.56℃/100 m,侏罗纪末古地温梯度为3.1℃/100 m,焉耆盆地南部凹陷侏罗纪晚期模拟最大古地温梯度达4.15℃/100 m。海西期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孔雀河斜坡由沉积转入剥蚀演化阶段,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晚白垩世隆升使孔雀河斜坡及焉耆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热演化停止。
- 肖晖任战利赵靖舟王起琮时保宏宋立军
- 关键词:裂变径迹构造热演化塔里木盆地
- 内蒙古赤峰北部林西地区中上二叠统物源研究
- 2010年
- 通过对内蒙古林西地区中上二叠统露头样品重矿物的分析研究,指出研究区内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石榴石—赤褐铁矿—磁铁矿组合,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基于露头样品岩矿鉴定、ZTR指数及稀土元素结果分析,指出研究区西部与东部属于不同的物源系统,西部为来自NE方向较近物源的碎屑沉积。
- 史政任战利崔军平白奋飞
- 关键词:重矿物物源研究
-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方法利用构造解析、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及锆石裂变径迹分析等方法,研究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结果孔雀河斜坡区中新生代以来表现为平缓的斜坡,无明显的前陆拗陷。寒武—奥陶纪孔雀河地区及库鲁克塔格地区处于拉张环境,盆地原型为大陆裂谷盆地;志留—泥盆纪孔雀河地区为一种挤压环境,盆地类型为陆缘拗陷盆地;孔雀河地区侏罗纪呈现出陆内断陷盆地特征。库鲁克塔格隆起至少经历了两次隆升过程,分别是海西期和晚白垩世以来。结论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发育海西、燕山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主构造变形期为早海西期,变形以褶皱及与之相伴的逆冲断裂为主要变形样式。盆山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早海西期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达到最大埋深和最高热演化程度,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主生烃期为加里东晚期-早海西期。早海西期之后孔雀河斜坡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不具有二次生烃条件。孔雀河斜坡油气勘探方向应以形成于海西期且后期保存好的圈闭为主。
- 任战利肖晖韩伟梁宇卿颖腾志宏史政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裂变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