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10B01)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1H指数:10
- 相关作者:胡建忠郑佳丽周心澄高国雄李文忠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水务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在浅山区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A(川赤芍)>模式E(柠条),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309 1、5.089 4、4.657 3、4.081 6、3.410 5;在高山区为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模式J(青杨+中国沙棘)>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中国沙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228 9、5.071 7、4.699 2、2.780 9、2.646 2,群落乔、灌、草3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在优势度方面,草本层在森林中的作用远不及乔木层。
- 贾俊姝李文忠高国雄李得庆李永良周心澄
- 关键词:退耕还林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
-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被引量:23
- 2004年
-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工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必须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并采取切实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 朱金兆周心澄胡建忠
-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对大通县北川河流域内不同植物群落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选取代表性地段,设置了24个标准地,应用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Simp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综合分析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林>退耕地>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林。
- 郑佳丽高国雄王荣秀孙永红张伟周心澄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退耕还林还草植物群落
- 祁连山南麓退耕地主要植物群落植冠层的截留性能被引量:29
- 2004年
- 退耕地人工群落植冠层的截留能力,是群落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掌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用的机理,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促进工程建设步伐。通过"简易吸水法",可以快速掌握退耕地植冠层的最大截留潜力。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较早、平均年龄约10a以上的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等几种人工群落,它们的林冠截留量较高,平均达1 93mm,为当地3种截留量最高、林龄50a之上天然群落的61%。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白桦、青杨、中国沙棘等退耕地人工群落的截留量,基本上显示出与林龄之间呈线性或Cubic、Quadratic正相关关系。在植物群落分层截留、消化吸收降雨的这一空间垂直序列中,植冠层截留量虽然较低,平均仅1 29mm(0 25~2 38mm),但植冠层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减轻、缓冲雨水直接打击地面,改变降水的侵蚀性危害,而这些作用要远远高于截留量自身的区区数量。
- 胡建忠李文忠郑佳丽张春霞李雪萍
-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植物群落
- 黄河上游退耕地植被组成、结构及水保功能评价被引量:21
- 2005年
- 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失衡的严重现实,作为植被恢复重建重要手段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水保功能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十分迫切的实践需要。退耕地人工植被的建立,是一种仿拟自然植被的过程,植物种数越多,垂直层次性越复杂,植被的水保功能也越高。在黄河上游脑山区,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阶段,往往为植物群落演替的中间阶段,此时植物层次较多,一般可达3~5层,种类繁杂,生物基因保存多;同时,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明显,水保功能突出,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阔混交类型,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退耕地植被随着林分年龄增加,其水保功能逐步提高。一些退耕20多年的人工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高,垂直层次结构复杂,水保功能甚至超过一些天然植被类型,直逼水保功能表现最好的50多年生天然青海云杉针阔混交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通过仿拟自然植被结构,建造复层、混交的植被类型,来实现稳定的退耕地人工植被水保功能的整体思路,是切实可行的。
- 胡建忠郑佳丽张春霞
- 关键词:退耕地植被组成功能评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黄河上游地区植物群落演替
-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渗吸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土壤渗吸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征 ,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影响土壤渗吸性能的机制 ,可以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关科学依据。应用双环渗透仪法 ,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流域退耕地土壤渗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退耕地表土层渗吸过程基本上为INVERSE或S模型 ,突出表现为初期渗吸速度极大、中期降低、后期小 ,直至趋于某一常数亦即稳渗速度的过程。退耕地与天然林地的表土层 ,稳渗速度相同 ,平均达 4 2mm/min ,比农耕地高 9 5倍。随着退耕地林分的正常生长 ,林分枝叶重量的增加 ,枯落物的不断积累 ,表土层厚度的增加及改良 。
- 胡建忠朱金兆周心澄李文忠张春霞
-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土壤
- 煤矸石废弃地复垦研究进展被引量:44
- 2005年
- 从煤矸石风化物性质、水体污染、废弃地基质改良、植被对废弃地的反馈作用、废弃地植被演替及复垦物种选择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国内煤矸石废弃地的研究现状和实践需要,提出我国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 许丽周心澄王冬梅
- 关键词:煤矸石理化性质水体污染植被
-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评价被引量:23
- 2005年
-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以为工程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关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流域不同时间序列的退耕地的土壤,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值为坡耕地34.0%<弃耕地40.8%<退耕地(3~10 a)63.6%<退耕地(11~20 a)74.4%<天然次生林地82.8%<天然灌丛地90.6%.随着时间的延续,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质量会逐步得到提高.
- 李文忠贺永元张伟华周心澄
-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质量
-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黄河上游地区10~27 a的退耕地人工林,其植物体、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平均为111.3、5.1和164.9 t/hm2,分别占同一地区天然次生林的28.6%、13.8%和61.0%.植物体、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层次所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对于退耕地人工林来说为39.6:1.8:58.6,而天然林为57.4:2.7:39.9.退耕地人工林的植物体和枯落物层碳密度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长趋势.这2部分在总碳密度中所占比例随林龄而逐步提高.退耕地人工林目前的总碳密度平均为281.2 t/hm2,相当于同一地区天然次生林总碳密度677.4 t/hm2的41.5%,但年均碳密度却高达15.2 t/(hm2·a),较天然次生林的13.6 t/(hm2·a)提高了11.7%;与全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1998年)人工林的年均碳密度1.95 t/(hm2·a)相比,提高了6.8倍.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及荒山人工林具有更强的生长及碳储量优势.总之,科学有序的退耕还林工作,对于形成碳汇、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胡建忠
- 关键词:碳储量植物体枯落物层土壤层黄河上游
- 大通县土地利用结构规划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方略被引量:3
- 2005年
- 青海省大通县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受高寒干旱影响的土地居多,各类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正常运转。运用MicrosoftOfficeXP规划求解方法,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满足各种需求的前提下,使农、林、草面积比例由基准年(2001年)的2.3∶2.6∶5.1调整为规划年(2010年)的2∶3∶5,林地指数达到了26.19%。作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科技试验县,大通县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突出重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长期、短期效益结合,国家与群众利益兼顾,项目区内外统筹安排,才能真正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目标。
- 胡建忠庞有祝郑佳丽
- 关键词:土地利用适宜性退耕还林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