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1EGJ001)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黄琪轩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政府主导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后果
  • 1篇世界政治
  • 1篇贴现
  • 1篇贴现率
  • 1篇权力
  • 1篇权力转移
  • 1篇历史透视
  • 1篇美元贬值
  • 1篇货币
  • 1篇货币体系
  • 1篇技术进步
  • 1篇国际货币
  • 1篇国际货币体系
  • 1篇海外贸易
  • 1篇霸权
  • 1篇贬值
  • 1篇大国经济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黄琪轩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当代亚太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世界政治中的“权力贴现率”与美元贬值被引量:4
2012年
二战后,美元经历了三轮贬值浪潮。美元贬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的地位,从其他国家获取铸币税,进而转嫁负担。文章拟从"权力贴现率"的变迁来解释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当美国遇到强烈的外部挑战,其霸权稳固性受到冲击时,美国的"权力贴现率"会上升,即更加重视短期利益而罔顾长远利益,从而导致美国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良性霸权"变为"恶性霸权"。三轮美元贬值就是在这样的政治逻辑下展开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等级性,国际关键货币具有权力基础。一国要保障自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利益,离不开安全与经济上的自主性。
黄琪轩
关键词:霸权国际货币体系美元贬值
大国经济成长模式及其国际政治后果——海外贸易、国内市场与权力转移被引量:19
2012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何美国的经济成长没有引发英美两国的强烈对抗,而德国经济的崛起却将英德两国推向战争?作者认为,与美国相比,德国依靠海外市场的经济成长模式对英国构成的挑战与冲击更为迫切与直接,英德两国从经济竞争走向了军备竞赛,并最终走向了战争。相比之下,美国依靠国内市场的经济成长模式对英国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美国能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在对德国与美国经济成长模式以及古代中国"五百年的和平"、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成长历程进行了跨地区、跨历史比较之后,作者认为,不同的大国经济成长模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国际政治后果,和平发展需要国内基础,国内市场的拓展是大国和平成长的重要基础。
黄琪轩
关键词:权力转移
技术大国起落的历史透视——政府主导的市场规模与技术进步被引量:17
2013年
本文试图探讨:为何英国与美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具有可持续性,能为其世界经济霸权提供支持;而日本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没能持续下去?本文展示:英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国际市场规模;美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国内市场规模。英美两国都具有政府主导的市场规模,这让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具有可持续性。日本的技术进步依赖美国提供的国际市场规模,自身没有主导权。当美国提供这一市场的意愿下降时,日本的技术与产业发展也就难以为继了。技术大国地位的取得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市场规模。中国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需要重视政府对市场规模的主导。
黄琪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