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27)

作品数:19 被引量:250H指数:9
相关作者:程叶青刘继斌张春丽佟连军张平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农业
  • 4篇农业地域
  • 3篇三江自然保护...
  • 3篇湿地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单产
  • 2篇动因
  • 2篇动因分析
  • 2篇生态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粮食单产
  • 2篇粮食生产
  • 2篇聚类分析
  • 1篇低产田
  • 1篇低产田改造
  • 1篇地区农业
  • 1篇地域分异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吉林省城乡规...

作者

  • 12篇程叶青
  • 4篇佟连军
  • 4篇张春丽
  • 4篇刘继斌
  • 4篇何秀丽
  • 4篇张平宇
  • 3篇房艳刚
  • 2篇张阳生
  • 2篇邓吉祥
  • 2篇刘继生

传媒

  • 6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经济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Chines...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30
2009年
首先梳理了关于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模型与学说,然后总结反思了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最后运用模式匹配方法,讨论了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动力机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改进策略;可验证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效性,也可以为农村区域发展不同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
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区域模式与对策措施被引量:11
2010年
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东北地区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约2/3,改造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有可能成为21世纪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部区和辽河平原东北部4个区域为重点,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出推进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对策措施,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指导。
程叶青
关键词:中低产田改造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构建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对三江平原9个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9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影响指标社会属性差异比自然属性差异明显;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基础和湿地的重要性、知名度直接影响着湿地生态旅游的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湿地的边远区位和严格保护弱化了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保障力差异,湿地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决定了对湿地生态旅游潜力支持力的大小;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的整体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不大,研究对象中只有兴凯湖和三江自然保护区潜力较大,这与该区域的区位条件、产业发展模式等有关。
张春丽佟连军刘继斌
关键词: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
Variation Character of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in Main Grain-producing Area of Northeast China被引量:7
2007年
Based on the surveys and the statistic data during 1980-2003, the variation character of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main factors have been discussed by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s an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has been taking on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recent 20 years. It increased from 2519.80kg/ha in 1980 to 4216.11kg/ha in 2003, with an increasing rate of 67.32%; 2) the variation of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is considerably prominent and its range is also very great, with the maximal increase rate of 42.59% and maximal decrease rate of 21.13%, respectively, which are far above the whole Chinese average level; 3) the variation of main crops' yield per unit area is remarkable, which takes on the character that the yield of cor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oybean and rice; and 4)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the variation of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are the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consump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effective irrigated area.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disaster and income level should not be ignored.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are to construct farmland improvement groundwork, reclaim the middle- and low-yield farmland, etc.
CHENG YeqingZHANG PingyuZHANG Huimin
湿地退耕还湿与替代生计选择的农民响应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9
2008年
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6个村屯和实验区内5个村屯的310家农户家庭就退耕还湿和替代生计选择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退耕还湿问题上,不同区域位置、年龄结构和耕地拥有量决定了他们对退耕还湿支持意愿的不同,表现在实验区内的农民和农民中的年轻人支持率要高,耕地在6~12hm。之间的农民支持率最低;农民反对退耕还湿的原因和农民接受退耕还湿的补偿选择都凝结着农民对现有耕地及补偿制度的思考。在替代生计选择上,当地居民没有明确的目标,多倾向于有保障的种植业调整。研究表明:农民对退耕还湿的支持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且与农民的收入来源和谋生能力有关;替代生计发展的不健全和不稳定,使得农民仍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活保障。缺乏明确的退耕还湿补偿制度和替代生计引导是退耕还湿实施的制度障碍和政策缺失;基于当地农民考虑,提出了核心区生态移民、缓冲区传统农业改造和实验区多元化产业发展总体替代生计模式。
张春丽佟连军刘继斌
关键词:三江自然保护区
农业地域系统演变的动态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着眼于人地系统的复杂动态特征,基于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系统的结构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构建农业地域系统演变的动态仿真模型。依据区域农业发展态势与未来目标,进行多情景模拟,提炼出传统发展、种植业结构优化发展和农牧综合协调发展3种代表性调控模式。对比分析后认为,农牧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是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系统较为合理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农业地域结构必须控制非农用地快速扩张、挖掘农业综合生产潜能、培育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
程叶青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1980-2007年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和集中度,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竞争力及其总产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呈现波动型增长态势,可分为高速增长期、低谷期和稳定恢复期3个阶段,这3个阶段粮食产量与国家粮食总产量变化都呈较强的正相关。黑龙江省2020年和2030年粮食生产潜力可分别达到4418.08万t~4664.60万t和4432.43万t~4707.42万t,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表3,参14。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关键词:区位商粮食生产
21世纪初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塞尔指数和GIS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2000~2007年42个典型县域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评估模型,探讨该省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省域东部、南部和西部,三大片区行政面积约占全省的46%,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80%。(2)2000年以来,全省及三大片区内部各县域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逐渐由波动趋于相对稳定。(3)化肥使用量、农村用电量、耕地面积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除涝面积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耕地面积、水库容量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差异。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关键词:粮食生产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动因分析被引量:57
2009年
基于东北地区183个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 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0—2005年该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动因,并划分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类型。结果表明:①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黑土区和辽河平原区,单产水平较低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区;②区域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单产水平增加的县域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约占全部县域的83.61%;③粮食单产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单产水平较高的区域总体表现为中部平原区向周边低山丘陵区扩张的趋势,单产水平较低的区域总体呈现南部向北部减缩的趋势;④农业投入变化是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自然灾害和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⑤依据1980年粮食单产和1980—2005年粮食单产平均增长率,可将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划分为5种空间类型。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
程叶青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粮食单产
三江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湿地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构建了衡量耕地—湿地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耕地生产与湿地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54-2000年耕地生产与湿地环境比较协调,1995年协调度达最高点0.992,2000年二者综合发展水平达最高点0.389;2000-2005年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湿地开垦已经超过其临界规模,湿地面积的急速下降已威胁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995-2000年这段期间三江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湿地协调水平最高,此时耕地面积大约为2.6×10^4hm^2,湿地面积大约为3.5×10^4hm^2。此结果可以作为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重要的参考标准。在该标准下,通过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和提高单产水平,三江自然保护区粮食可满足目前的需求,湿地重要的生态功能也可大大恢复。
张春丽佟连军刘继斌
关键词:耕地湿地协调度三江自然保护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