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16)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齐雁冰常庆瑞杨凤群蒲洁刘梦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植被
  • 3篇县域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植被重建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交错带
  • 1篇氮磷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空间
  • 1篇养分空间变异
  • 1篇有机质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齐雁冰
  • 7篇常庆瑞
  • 4篇杨凤群
  • 4篇蒲洁
  • 3篇刘梦云
  • 2篇周磊
  • 1篇刘京
  • 1篇付标
  • 1篇陈涛
  • 1篇黄聪
  • 1篇王茵茵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地学报
  • 1篇Intern...

年份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县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样点数确定被引量:28
2014年
以武功县为例,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县域有机质合理采样数。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均存在中等强度空间变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的顺序是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各土壤养分均存在正的基底效应,其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控制其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控制其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因素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少样点数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县域土壤有机质合理采样数应控制在2213个以上,即最大以17.8 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齐雁冰常庆瑞刘梦云刘京陈涛
关键词:有机质
不同植被重建管理方式对沙质草地土壤及植被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以陕北横山县雷龙湾乡恢复15年的退化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未封育自然恢复、封育自然恢复、未封育人工恢复和封育人工恢复4种管理方式对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退化沙质草地筛选科学的植被恢复模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流动沙地对照组相比较,经过15年的植被恢复4种管理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退化草地土壤及植被性质,地表植被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0.12~1.03 m,12.70%~53.18%和7.27~29.08 g·m^(-2),土壤容重降低0.12~0.27 g·cm^(-3),土壤总孔隙度提高6.80%~17.01%,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也显著提高。封育管理方式下植被与土壤的恢复效果优于未封育方式,人工植被恢复优于自然植被恢复,采取封育与人工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严重退化沙质草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征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为了促进农牧交错带退化沙质草地生态恢复,研究区应该采取封育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植被恢复管理方式。
付标齐雁冰常庆瑞
关键词:植被恢复封育退化沙质草地土壤性质
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群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解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年的乔木、灌木和草地3种植被群落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可以明显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的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以灌木林地为最高,含量为288.35 mg·kg-1,显著高于草地和乔木,分别是乔木林地和草地的3.99和2.10倍;土壤微生物磷在三种植被群落间差异不明显;三种植被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碳氮比的高低为乔木林地>草地>灌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碳磷比表现为草地略高于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与土壤养分各指标大多呈现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容重多为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蒲洁齐雁冰王茵茵楚万林杨凤群
关键词:植被群落植被恢复农牧交错带
县域耕地土壤速效钾空间预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筛选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最适宜的土壤速效钾空间预测方法,为准确预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汉中汉台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3种方法,在选取3种方法最优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对试验区域内2 022个土壤速效钾样点进行空间插值,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通过对3种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交叉验证,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均方根误差为267.349,小于其他2种插值方法;其相关系数为0.687,大于其他2种插值方法。利用分区符合度法和插值结果图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更能反映试验区域土壤速效钾的分布格局。【结论】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较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更适宜于试验区耕地土壤速效钾的空间预测;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分区符合度验证法对土壤养分空间预测方法进行选择是切实可行的。
周磊齐雁冰常庆瑞杨凤群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土壤速效钾
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数的确定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秦巴山地县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为研究区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样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插值精度进行评价。[结果](1)土壤碱解氮的变异系数为42.95%,属于中等变异;(2)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约为1/2,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最大相关距离为9 171m;(3)样点数目从1 060个到742个时,变程以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出现明显偏差,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52.32%和36.1%,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同样出现明显偏差。[结论]汉滨区土壤碱解氮空间连续性较好,适当地减少采样密度,仍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考虑到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结果,县域土壤碱解氮的合理采样数应该控制在1 060个以上,即最大以345.5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楚万林齐雁冰常庆瑞蒲洁
关键词:合理采样数碱解氮秦巴山地
煤炭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垒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煤炭矿区地球化学垒进行研究是了解矿区土壤元素迁移、富集及污染状况的重要途径。以大柳塔矿区周围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采集52个耕地样点的基础上,对样品重金属含量、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过20多年的煤炭开采,对大柳塔矿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污染有显著贡献,矿区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明显积累,除zn外,重金属元素表层含量明显高于下层11%~52%,形成明显的人为地球化学垒,表层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EF在1.7~3.3之间,富集不是十分强烈,重金属含量虽然高出土壤环境背景值,但明显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尚属清洁。矿区土壤因矿业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已经接近轻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齐雁冰杨凤群楚万林蒲洁周磊
关键词:煤炭开发
风蚀水蚀交错区黄土粘土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为理解风蚀与水蚀过渡区黄土的形成特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风蚀水蚀交错区不同黄土剖面的粘土矿物特性及其环境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蚀水蚀交错区黄土粘粒的矿质元素组成以SiO2、Al2O3、Fe2O3和MgO为主,Sa、Sf和Saf分别变动于3.33-6.83,16.71-35.94和2.99-5.58之间,盐基指数ba大部分在0.5-0.8之间,黄土成土过程中没有硅、铝、铁等氧化物的迁移和富集,土壤风化仍然以由粗变细的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仍然微弱。水蚀风蚀交错区黄土粘土矿物组合与典型黄土一致,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占50%-55%,其次为伊利石,高岭石稍低,但由于经常处于扰动状态,剖面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粘土矿物组成预示着矿物的形成处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土壤发育过程还处于幼年性阶段,并有局部向脱钾阶段过渡,但未达到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的脱钾阶段。
齐雁冰常庆瑞刘梦云
关键词:矿质元素粘土矿物黄土
Impacts of re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i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被引量:10
2015年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various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on sandy grassland's soil property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field surveys and lab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under four different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i.e.,unenclosed natural restoration,enclosed natural restoration,unenclose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and enclosed artificial restoration,which have a restoration history of 15 years i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degraded sandy land area of Mu Us Desert in Leilongwan Town,Hengsh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After 15 year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these four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all proved to be useful for improving the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soil quality of the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not only by enhancing the aboveground vegetation height,coverage and biomass but also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soil clay,organic matter,CEC,total nitrogen,available nutrient while reducing soil bulk density.The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 and soil quality under enclosed or artifici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unenclosed or natur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and the most satisfactory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s and soil quality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enclosed an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Severely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during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would form an interactional coordinat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Vegetation properties as height,coverage and biomas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organic matter,CEC,total nitrogen and available nitrogen,phosphorus,and potassium contained in soil.Only the adoption of the strict enclosure system,implementation of aggressive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easur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gurgitation-feeding policy of industry towards husbandry can guarantee the gradual restoration o
Fu BiaoQi YanbingChang Qingrui
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沙生植物园植被恢复30a的10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与流动沙地相比较,植被恢复后表层土壤容重降低了0.1-0.5g/cm3,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1%-10%,土壤颗粒组成虽然仍然呈现砂粒占绝对优势,但明显表现出细化的趋势,1-0.25mm含量明显降低,其它粒级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差异显著,灌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优于草本和乔木,其中柠条较其它植物种类可更好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杨凤群齐雁冰常庆瑞姚亚庆黄聪
关键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颗粒组成植被重建农牧交错带
陕北某化工企业周围污灌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对陕西北部某化工企业污灌区土壤一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土壤Cu、zn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在剖面上,所有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Cm范围内,在空间分布上,污水排放企业污灌区土壤和作物重金属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出现在企业排污口附近100m范围内,而Pb集中在200m范围内,并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企业污水灌溉的影响下,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0.129和0.036mg·kg^-1,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P11达到5.7%的超标率.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小为Pb〉Cu〉Zn〉Cd,综合污染指数为0.53,属安全清洁等级;4种重金属元素中,除Cd在作物中与土壤中有效态和全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其余元素作物中和土壤中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该化工企业周围,尽管由于污灌引起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但由于在农作物中的积累有限,暂时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由于交通及烟尘引起的Pb的超标应引起重视.
齐雁冰楚万林蒲洁刘梦云常庆瑞
关键词:重金属作物污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