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19)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吕胜华李有利司苏沛王怡然田建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北省地矿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北麓断裂
  • 3篇地震
  • 3篇新构造
  • 3篇全新世
  • 3篇阶地
  • 3篇古地震
  • 2篇地震事件
  • 2篇断层
  • 2篇新构造意义
  • 2篇活动速率
  • 2篇北麓
  • 1篇第四纪
  • 1篇断层陡坎
  • 1篇新构造活动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探槽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晚期
  • 1篇滑动速率
  • 1篇黄土-古土壤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作者

  • 6篇李有利
  • 6篇吕胜华
  • 5篇王怡然
  • 5篇司苏沛
  • 2篇田建梅
  • 2篇闫冬冬
  • 1篇熊建国
  • 1篇钟岳志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山西中条山北麓断裂中段活动速率
通过分析中条山北麓山麓面上的黄土地层,认为山麓面形成于2.4Ma以前,与邻近盆地内钻孔的研究成果对比,得到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垂直活动幅度约700米,抬升速率为0.29mm/a。根据距今约2万年的地层被垂直错断16-18m,...
李有利王怡然司苏沛吕胜华
关键词:阶地黄土-古土壤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活动速率
文献传递
山西中条山北麓断裂夏县段新构造运动被引量:12
2014年
通过分析夏县段中条山北麓山麓剥蚀面上的黄土地层,认为山麓剥蚀面形成于2.4 Ma以前。与邻近盆地内钻孔的研究成果对比,得到中条山北麓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垂直活动幅度约700 m,抬升速率为0.29 mm/a。GPS测量得到断层将末次冰期极盛期形成的冲沟阶地垂直错断7 m,垂直活动速率为0.28~0.5 mm/a。探槽揭示,距今2万年以来断层有四次活动——距今8000年之前、距今4100年前后、距今3100年和距今720年以后。断距分别为大于2m、0.6m、1.55 m和0.25 m。断层活动速率为0.22~0.55 m/a。
苗德雨李有利吕胜华田建梅王怡然司苏沛
关键词:阶地古地震活动速率
中条山北麓断裂中南段全新世地震事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对中条山北麓断裂进行探槽研究,揭露了全新世以来,断裂中段和南段的3次古地震事件,包括1次发生在8 570-8 010a BP、贯通断裂中段和南段的8级以上特大地震,以及4 800-6 010a BP和2 110-320a BP发生的2次7级左右的大地震,地震复发间隔约为3 500a。研究表明,中条山北麓断裂的南段和中段在全新世发生过多次活动,活动性较强。
王怡然李有利闫冬冬吕胜华司苏沛
关键词:古地震活动断层全新世
中条山北麓中段洪积扇上全新世断层陡坎的发现及其新构造意义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室内航片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中条山北麓中段虞乡镇西南山前洪积扇上发育走向NW290°的陡坎。野外差分GPS测量和DEM数据分析得到其最大高度为13 m,最小高度只有3 m,高度的差别主要与陡坎所在的地貌面的发育先后有关,早期冲积扇上发育的陡坎高度较大,晚期冲积扇上发育的陡坎高度较小。另外,断层下降盘冲沟扇状堆积也影响同一期洪积扇面上陡坎的高度,离开冲沟越远,堆积作用越弱,陡坎就高一些。探槽研究揭示,虞乡镇西南洪积扇上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至少发生过两次古地震事件,断层第一次活动时间在16720±70 aBP以后,7700±40 aBP之前,接近16720±70 aBP;断层第二次活动的时间在7700±40~7020±40 aBP之间,垂直断距大于2.2 m,说明该陡坎为全新世断层陡坎。对比研究估计,该断层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9 mm/a。
田建梅李有利司苏沛吕胜华王怡然
关键词:洪积扇断层陡坎全新世
山西中条山北麓断裂盐池段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中条山北麓断裂是控制运城盆地南界的主深断裂,虽然对其研究不多,历史地震较少较弱,但活动强度不容低估。通过航空影像解译、地貌测量以及探槽开挖,对运城盐池以南小李村一带的断层分布、地貌面变形以及活动性进行了研究。依据三个探槽中断层活动痕迹,得知全新世以来该段至少发生过三次较强的古地震事件,时间分别为:1~3.5,3.6~4.4和7.4~8.8 ka BP。通过14C测年确定了断层上下盘相同年代的砾石层,并用差分GPS测量了其高差以及所在位置的地形剖面,得到(24.7±0.2)ka BP以来中条山北麓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75±0.05)mm a^-1。结合他人的资料,计算出一次大地震的垂直断距可能为2.35 m,除以平均滑动速率,得到特征地震重复间隔可能为2940~3360 a。
司苏沛李有利吕胜华王怡然
中条山北麓韩阳段冲沟发育及其新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运用河长坡降指标(SL)、河流Hack剖面、面积高度积分值(HI)及盆地流域形态因子(BS)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中条山北麓韩阳段6条冲沟地貌发育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条山北麓韩阳段流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期阶段,断层活动性自西南至东北方向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野外发现盘底村和三新村沟口东岸阶地发育明显而西岸发育相对较弱的一致性规律,说明沟谷东侧山地抬升较强烈、西侧抬升较弱,从而验证韩阳段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新构造活动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慈洪娟闫冬冬李有利钟岳志吕胜华熊建国
关键词:新构造活动
Holocene slip rate and paleoearthquake records of the Salt Lake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Zhongtiaoshan Fault, Shanxi Province被引量:3
2014年
The Northern Zhongtiaoshan Fault is a major deep fault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uncheng Basin.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the fault, and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re few and weak. However, the intensity of activity on the fault should never be underestimated. Through interpretations of aerial images, topography measurements and excavation of trench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ault distribution,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normal fault south of Salt Lake near the city of Yuncheng. By tracing faults in the three trenche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had been at least three large paleoseismic events, at 1–3.5, 3.6–4.4 and 7.4–8.8 ka BP. Employing 14 C dating, we determined the same gravel layers in the uplifted side and downthrown side. Making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 of the vertical difference and topographic profile, we obtained the mean slip rate of the Northern Zhongtiaoshan Fault since 24.7 ka BP(0.75±0.05 mm/a). Using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studies, we calculated the possible vertical fault displacement of one earthquake(2.35 m) and obtained the recurrence interval of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as 2940–3360 a after dividing the displacement by the mean slip rate.
SI SuPeiLI YouLiLü ShengHuaWANG YiRa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