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920130112)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积源蒲琳高红霞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托马斯·沃尔夫的语言叙事风格
- 2013年
- 托马斯·沃尔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既天真又充满朝气,时而像抒情的小诗,时而像疯狂的呓语。这种恣情狂放、气势磅礴的风格在美国作家中绝无仅有。从批评界对其语言的不同评价入手,探讨沃尔夫的语言特点及叙事风格。沃尔夫独特的诗性语言、散文体式的叙述风格、意识流等技巧的综合运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既继承了美国文学传统,又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以极富诗意的语言载着丰富的思想任意飞翔,把小说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小说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
- 刘积源高红霞
-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诗性语言散文体写作风格
- 现代派成长小说的相似性探究——以《儿子与情人》、《天使,望故乡》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均为英美文学史上重要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均围绕作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迷惘困局与成长历程。然而,这两部作品却在许多方面极为相似。本文从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爱情主题、语言叙事等多方面入手,着力分析、对比了两者的相似点,并且扼要探讨了两部作品相似性产生的可能原因。尽管劳伦斯与沃尔夫这两位现代派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一些相似的技巧和手段,但是两部作品仍然各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 刘积源
-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天使,望故乡》
- 托马斯·沃尔夫的“不能再回家”主题解读
- 2013年
- "不能再回家"是托马斯·沃尔夫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解读"家"的寓意、剖析小说主人公与故乡、童年、浪漫的爱情等精神家园的背离,意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文本解读视角,同时也展示沃尔夫所宣扬的积极自为的人生哲学。
- 刘积源蒲琳
-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精神家园
- 恋父背后的隐性暴力——电影《不请自来》的心理学解读
- 2014年
- 安娜是美国电影《不请自来》的女主角,由于潜意识中的恋父情结,她制造了多起谋杀事件,最后被送入精神病院。文章围绕影片剧情,借用相关精神分析理论,简要分析了扑朔迷离的剧情以及安娜攻击型人格的形成机制。安娜的恋父情结与主体人格的分裂,使她在妄想症的驱使下以暴力手段消除敌对的"他者"。
- 刘积源
- 关键词:恋父情结人格分裂暴力
- 论托马斯·沃尔夫作品中犹太人形象嬗变
- 2021年
- 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犹太人形象。在沃尔夫的笔下,这些犹太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神秘和怪诞色彩,同时也赋予了崭新的面貌。文章通过分析沃尔夫对犹太人的负面形象塑造、对犹太人的夸张描绘和逐渐的同情、敬重等几个方面,呈现了犹太人物形象的嬗变过程和作家对犹太人的复杂情感。沃尔夫对犹太人的生动塑造是其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体现。
- 刘积源
-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犹太人形象嬗变
- 成长、迷惘、逃离——《儿子与情人》与《天使,望故乡》的主人公塑造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是两部现代派成长小说,作品均围绕作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保罗·莫瑞尔和尤金·甘特这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描绘主人公心理、家庭、社会背景、成长轨迹等方面,劳伦斯和沃尔夫采用了极其相似的手法。主人公保罗和尤金的成长历程似乎正是劳伦斯和沃尔夫艺术而独特的写照。
- 邓俊娥刘积源
-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成长小说
- 论托马斯·沃尔夫作品中的“寻父”主题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中,"寻找父亲"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在他的初期作品中,随着作品主人公尤金的不断成长,他心中的"父亲"也相应地变化成各种不同的精神力量。文章结合西方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演变历史,重点探讨沃尔夫作品中的"寻父主题",分析主人公心目中"父亲"形象的六种原型,探寻其精神追求的实质与内涵。"寻父"主题的扌契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小说的外在形式与内部思想更趋于完美、统一。
- 刘积源蒲琳
-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