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960)
- 作品数:7 被引量:112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根林杨惠林刘政胡牮朱雪松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KP组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各16例。对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手术前后伤椎后凸畸形角度(Cobb’s角)、伤椎椎体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KP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45.0±1.3)min比(80.0±3.3)min,(2.09±0.18)d比(64.00±27.00)d](P〈0.05)。术前2组Cobb’s角、椎体压缩率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2个月时,PKP组的Cobb’s角及椎体压缩率均明显低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术后1周:(7±4)°比(9±4)°,(15±7)%比(17±7)%;术后12个月:(9±4)°比(15±7)°,(15±7)%比(24±5)%](P〈0.05)。术后1周时,PKP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1.7±0.7)分比(7.0±2.1)分](P〈0.05)。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KP可迅速缓解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可有效预防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和矫正角度的丢失。
- 柳海铭张沿洲张圣兵胡牮刘政王根林
- 关键词:椎骨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椎弓根内固定术
- 延期手术和非延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延期手术和非延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Rüedi-AllgwerⅡ型、Ⅲ型Pilon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拟行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延期手术治疗组(25例)和非延期手术治疗组(20例)。延期手术治疗组早期理疗,伤后7-16 d伤口愈合,出现皮肤皱褶后方行手术治疗;非延期手术治疗行急诊清创术,不延期手术复位。比较2组骨性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延期手术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非延期手术治疗组[(17±3)周比(22±4)周],延期手术治疗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优良率高于非延期手术治疗组[92.0%(23/25)比60.0%(1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期手术治疗组术后无皮肤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非延期手术治疗组有2例发生皮肤感染;延期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延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25)比10.0%(2/20)](P〈0.05)。结论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优于非延期手术治疗。
- 柳海铭张沿洲胡牮刘政严益军邱龙祥王根林
- 关键词:PILON骨折延期手术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疼痛性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科行PKP治疗VH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2.0±12.6)岁;血管瘤位于胸椎18例、腰椎9例、胸椎合并腰椎多发者3例,共累计34个椎体,其中2个椎体血管瘤合并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双侧穿刺28个椎体,单侧穿刺6个椎体,平均随访时间为(14.77±4.98)个月。两组病人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63±1.52)分、(1.31±1.06)分、(0.88±0.82)分、(0.69±0.58)分;各时间点的ODI分别为(61.09±18.95)%、(21.72±10.57)%、(12.66±9.10)%、(9.31±5.60)%,两组病人术后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例椎体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无临床症状;1例病人术后8个月因骨质疏松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KP术;1例92岁病人术后1年自然死亡。术后影像学资料未显示有VH复发。结论对于无神经压迫、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VH,PKP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且对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VH病人同样有效。
- 谢计乐王根林章戈朱雪松姜为民杨惠林
- 关键词:血管瘤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 Wiltse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采用Wih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48例患者资料,Wiltse肌间隙入路的患者为A组(24例),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的患者为B组(24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下地前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切口并发症、螺钉松动及断钉发生。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术后下地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1周、2周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低于B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均能使椎体骨折获得良好复位,但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 王根林张福占谢计乐张彬陈洁汪恒姜为民杨惠林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钉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诊断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被引量:3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初步诊断依据及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岁;腰背部疼痛病程3周~10年,平均3.2个月。术前腰椎骨密度T值为-2.69^-6.73,平均-3.17。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MRI及CT检查,病变椎体为T7 1例,T92例,T11 5例,T12 13例,L1 9例,L2 5例,L3 3例,L4 1例。均术中抽取病变椎体内组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坏死。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结果:术前均有腰背痛,坐起、翻身及行走等脊柱承受负荷时疼痛加重,且病程>3周。脊柱X线片上均有椎体压缩改变,25例(64%)骨坏死椎体在X线片可见椎体内裂隙征,31例(79%)骨坏死椎体在CT片上可见椎体内裂隙征,所有骨坏死椎体在MRI片上有界限清晰的信号改变区域。随访13~48个月,平均26.3个月,骨坏死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1.7±11.1)%恢复至术后2d(69.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7.2±15.5)%,与术后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2±1.4分和(80.1±8.7)%,术后2d分别为1.8±0.6分和(2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0.5分和(26.1±7.9)%,与术后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根据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
- 王根林杨惠林朱雪松陈康武邹俊陈广东
- 关键词:骨坏死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
-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1周、2周、6个月时腰背部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上椎体高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 柳海铭张沿洲张圣兵胡牮刘政王根林
- 关键词:椎旁肌间隙入路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 丝素蛋白/双相磷酸钙/半水硫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水泥的制备及修复椎体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制丝素蛋白(SF)/双相磷酸钙(BCP)/半水硫酸钙(CSH)/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骨水泥,并探讨其在绵羊椎体内的成骨作用。方法制备SF/BCP/CSH/rhBMP-2骨水泥,分别在12只绵羊的L2、L3、L4椎体内制作直径为6.0mm、深度为10mm的圆柱型骨缺损模型,在3个缺损处随机植入SF/BCP/CSH/rhBMP-2骨水泥作为实验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P)作为对照组,另一椎体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3、6个月分别随机处死6只绵羊进行CT、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CT和组织学检查显示:术后3个月实验组椎体密度与正常椎体相似,骨缺损修复基本完成,术后6个月骨缺损修复完成;对照组术后3、6个月时PMMP无降解,并与骨之间结合疏松,表面无新骨形成;空白对照组术后3、6个月时骨缺损一直存在。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3、6个月时实验组椎体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BCP/CSH/rhBMP-2骨水泥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在成骨过程中能维持椎体的力学性能,有望成为经皮椎体强化术的一种可降解、具成骨作用的填充剂。
- 王根林陈广东朱雪松朱志军谢瑞娟卢神州张波夏太宝杨惠林
- 关键词:丝素蛋白椎体成形术绵羊骨水泥填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