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3840015)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勇刘贝贝陈丽王萍朱亚先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温州医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红树
  • 3篇多环芳烃
  • 3篇红树林
  • 2篇荧光
  • 2篇荧蒽
  • 2篇红树林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氧化硅
  • 1篇有机物
  • 1篇溶解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室温磷光
  • 1篇团聚体
  • 1篇气中
  • 1篇污染
  • 1篇磷光
  • 1篇解吸
  • 1篇赖氨酸
  • 1篇活性剂
  • 1篇降解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漳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5篇张勇
  • 3篇刘贝贝
  • 2篇朱亚先
  • 2篇陈丽
  • 2篇王萍
  • 1篇杨燕
  • 1篇王学东
  • 1篇李锐龙
  • 1篇肖翔
  • 1篇张勇
  • 1篇张勇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光纤荧光法对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上荧蒽的测定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光纤荧光法实现了吸附于白骨壤(Am)、海漆(Ea)、秋茄(Kc)、桐花树(Ac)和老鼠筋(Ai)叶片表面上荧蒽(Fla)的定量测定。所建方法测定吸附于Am、Ea、Kc、Ac和Ai叶片表面上Fl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500、2.0—600、4.5~1100、15~600、3.5~450ng/spot,相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91、0.63、1.12、3.52、1.40ng/spot,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n=1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08%、78%~95%、77%~90%、84%~108%和78%-102%。利用所建方法考察了5种红树叶片正反面吸附不同量Fla的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00min内,叶片正反面上Fla的信号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且反面的信号衰减率大于正面;5种红树叶片正反面对Fla的吸附特性均不同;吸附于叶片正面的Fla多残留在叶片表面,而吸附于叶片反面的Fla易向叶片内部迁移。
陈丽王萍刘贝贝张勇
关键词:荧光光纤荧蒽
银二氧化硅核壳增强异硫氰酸荧光素酯滤纸基质室温磷光法检测赖氨酸
2012年
银二氧化硅核壳(Ag@SiO2)可使异硫氰酸荧光素酯(FITC)产生金属增强室温磷光(MERTP)。当所研究体系加入赖氨酸时,其MERTP猝灭。据此,建立了检测赖氨酸的新方法。在FITC和Ag@SiO2的加入量之比为1∶1.5,pH=8.0时,本方法检测赖氨酸的检出限为0.270μmol/L;线性范围为1.50~90.5μmol/L,人工合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0%~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2.1%(n=9)。本方法用于检测赖氨葡锌颗粒和赖氨酸磷酸氢钙片中的赖氨酸,结果满意。
杨燕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赖氨酸室温磷光
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水溶液中溶解态蒽的光降解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利用荧光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溶液以及水溶液中蒽(An)的光降解,初步探讨了Brij35溶液中An的光降解机理.结果表明,An在不同表面活性剂胶团中的增溶位点不同,对其光降解的影响显著.实验证实An在Brij35溶液中的光降解是一个由激发三重态发生且无自由基产生的过程,与其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机理一致.
肖翔张勇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光降解
芘在不同粒径红树林沉积物团聚体上的吸附/解吸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覆的方法,研究了芘在九龙江河口红树林区不同粒径沉积物团聚体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凝胶包覆可有效减少沉积物团聚体粒径的改变,其等温吸附、吸附/解吸速率情况与未包覆沉积物团聚体存在明显差异.包覆后等温吸附曲线中吸附容量Kf值取决于总有机碳(TOC)的含量,非线性吸附常数n不仅与其硬碳和软碳的比值有关,还与团聚体复杂的孔隙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包覆后沉积物团聚体的快吸附速率常数值与沉积物团聚体的比表面积值正相关(krap=0.041S-0.0146,R2=0.9923).小粒径沉积物团聚体的"老化"现象较大粒径更为显著,使得其解吸量较小.
李锐龙刘贝贝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红树林沉积物解吸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城乡大气中PAHs的分布
1.引言持久性有机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是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三大环境问题。因具有持久性和半挥发性等特点,进入环境中的POPs可通过大...
孙海峰朱亚先张振轩陈佳灵张勇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
文献传递
Fluovision荧光系统测定吸附于红树叶片上的荧蒽
1.引言多环芳烃(PAHs)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植物、沉积物和土壤中。地球上80%的陆地表面被植物覆盖,而植物叶表面积是所覆盖陆地面积的6-14倍,加之叶片表面亲脂性结构的角质层可吸附大气中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因此,叶...
陈丽刘贝贝张勇
文献传递
典型多环芳烃在红树林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九龙江口红树林沉积物对典型多环芳烃(PAHs)萘(Nap)、蒽(Ant)和苯并[a]芘(BaP)的吸附特性,以及温度、盐度及沉积物不同尺寸团聚体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PAH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行为,吸附呈非线性;沉积物吸附3种PAHs的强弱顺序为:BaP>Ant>Nap,其吸附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盐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尺寸团聚体对PAHs的吸附容量顺序为0.063—0.25>(<0.063)>0.25—1.0>(>1.0)mm,并与其碳黑含量相关.
刘贝贝陈丽张勇
关键词:多环芳烃红树林沉积物
红树林生态系统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文章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污染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的污染分布及其来源,以及PAHs污染胁迫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评述了红树植物对PAHs的直接吸收、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对PAHs的降解等研究;最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PAHs污染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综合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典型PAHs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2)结合双光子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技术等原位研究手段,开展红树植物对典型PAHs的吸收、存赋形态、转运等相关研究;(3)结合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定系统,实现对现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原位检测。
王萍王学东张勇
关键词:红树林多环芳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