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115)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开忠郝先中朱德佩更多>>
相关机构:皖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新青年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书信
  • 1篇青年
  • 1篇追随
  • 1篇追随者
  • 1篇作者群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运动
  • 1篇先进知识分子
  • 1篇历史使命
  • 1篇白话
  • 1篇场域

机构

  • 3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朱德佩
  • 1篇徐开忠
  • 1篇郝先中

传媒

  • 2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陈独秀的追随者:新文化运动中的高语罕被引量:4
2013年
20世纪初,高语罕作为一位皖籍知识分子,积极追随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文章,在芜湖地区进行教育改革,向青年鼓吹革命,组织芜湖学生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对安徽地区新文化运动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徐开忠
关键词:新青年
五四时期皖籍先进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与历史使命被引量:1
2013年
五四新文化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皖籍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显得特别耀眼。这一群体具有双重教育背景,历经辛亥革命、新文化启蒙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逐渐形成独特的历史性格和群体特征。群体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内呼外应的二元格局,陈独秀是这一群体的奠基人和精神领袖,启蒙与革命的历史责任构成了这一群体一身二任的双重使命。
郝先中
《新青年》场域中的皖籍作者群及其使命
2013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杂志一纸风行,成为引领国人思想的言论重镇。陈独秀的周围聚结了众多近代知识分子,而皖籍人士最为显眼。在《新青年》早期撰作阵营中,皖籍作者星光闪耀,阵容庞大,令人侧目。地缘关系、师友情缘、革命同道以及思想主张的相互吸引是这一群体聚合的主要缘由。地域情结固然是首要因素,但共同的思想支点才是群体合作和联动的情感纽带和内在动因。
朱德佩
关键词:作者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