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15B07-03)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董树亭张桂国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苜蓿
  • 2篇间作
  • 1篇沙打旺
  • 1篇饲喂
  • 1篇饲养
  • 1篇饲养试验
  • 1篇屠宰
  • 1篇屠宰试验
  • 1篇种间
  • 1篇种间竞争
  • 1篇种间竞争力
  • 1篇小尾寒羊
  • 1篇寒羊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在宾
  • 3篇张桂国
  • 3篇董树亭
  • 1篇姜淑贞
  • 1篇杨维仁

传媒

  • 2篇草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沙打旺饲喂小尾寒羊试验被引量:8
2008年
以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分别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干草、青干草、沙打旺干草(50%)+青干草(50%)为全期日粮做饲养对比试验。对体增重、耗草量、饲料报酬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屠宰试验对血液和内脏器官表观性状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打旺组试羊日增重极显著优于青干草组(P<0.01)。试羊单位体重的增加沙打旺组比青干草组少消耗草39.58%,50%沙打旺组比青干草组少消耗饲草18.91%,沙打旺干草饲用价值明显优于青干草。屠宰剖检试验表明,各试验组屠宰指标差异不大,肉质及血液内脏器官都表现正常,无明显差异。
张桂国董树亭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
关键词:小尾寒羊饲养试验屠宰试验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产量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被引量:47
2011年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种间竞争力变化,及其对间作系统产量建成的影响。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采用土地当量比(LER)、侵占力(Aam)、相对拥挤系数(RCC)等指标来评定不同间作处理系统内的作物竞争力。结果表明,在苜蓿+玉米间作系统第1年生产中,苜蓿竞争力大于玉米,所有间作处理总产量和经济产出均低于单作玉米,高于单作苜蓿,各间作处理相比以5∶2间作模式生产性能最佳。在第2年生产中,苜蓿进入高产期,始终占据间作系统的优势生态位,所有间作处理生物总产量都不低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苜蓿,经济产出均大于单作苜蓿和单作玉米,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张桂国董树亭杨在宾
关键词:苜蓿玉米间作种间竞争力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被引量:18
2011年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张桂国杨在宾董树亭
关键词:苜蓿玉米间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