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6B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兆锋张镱锂摆万奇尚二萍王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藏农牧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湿地
  • 3篇拉萨河流域
  • 3篇河流
  • 3篇高寒湿地
  • 2篇养分
  • 2篇鱼类
  • 2篇水文
  • 2篇水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养分
  • 2篇拉鲁湿地
  • 2篇放牧
  • 2篇草甸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多样性
  • 1篇养分特征
  • 1篇鱼类资源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藏农牧学院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藏大学

作者

  • 7篇张镱锂
  • 7篇王兆锋
  • 3篇潘刚
  • 3篇摆万奇
  • 3篇王丽
  • 3篇尚二萍
  • 2篇王春连
  • 2篇范丽卿
  • 2篇周晨霓
  • 1篇任德智
  • 1篇刘林山
  • 1篇郭其强
  • 1篇孙威
  • 1篇方江平
  • 1篇刘海平
  • 1篇赵东升

传媒

  • 5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烧对拉萨地区湿草甸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基于对拉萨地区典型湿草甸火烧样地与对照样地内表层土壤pH、有机质、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特征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火烧干扰对高原湿草甸表层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在6.06~6.85之间,火烧干扰导致土壤pH升高;土壤中w(全氮)、w(全钾)分别为2.35~5.34、23.33~28.72 g/kg,火烧干扰使其值下降;火烧对土壤中w(全磷)无明显响应;火烧后土壤中w(有机质)(53.97~144.57 g/kg)下降,并且与土壤中w(全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中w(速效氮)的季节性差异较大,火烧干扰使生长季初期表层土壤中的w(速效氮)减少,而在生长季旺盛期则增加,w(速效氮)占w(全氮)的比例变化一致;w(速效磷)在2个生长阶段总体增加,占w(全磷)的比例升高,以平地中变化最为明显;w(速效钾)及其占w(全钾)的比例在生长季初期显著增加,后期则下降明显.
王丽王兆锋张镱锂土艳丽尚二萍
关键词:土壤养分青藏高原
西藏拉萨河流域湿地水质分析与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为全面了解西藏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水质状况,对西藏拉萨河流域江夏湿地、雅让湿地、察巴朗湿地、塘嘎郭湿地以及拉萨河进行水质监测,并利用单污染指数法评价单因子对环境产生的等效影响程度,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该流域水质综合质量现状。结果表明:拉萨河和雅让湿地铁元素超标,拉萨河和江夏湿地总磷超标,其余各项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评价标准,水质总体情况较好。总体上,塘嘎郭湿地水质较好,拉萨河水质较差,说明人为因素对拉萨河流域高原湿地水质状况影响较大。
周晨霓潘刚
关键词:高原湿地水质
拉萨河流域湿地系统景观格局多尺度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以2006年中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拉萨河流域湿地类型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在ArcGIS支持下,基于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貌区3个不同尺度开展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不同,高寒草甸湿地景观是流域湿地基质景观,占湿地总面积的77.74%。藏北嵩草沼泽草甸是高原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类型(占65.45%),其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的聚散程度等景观指数都具有极大值。河源区湿地类型简单,仅5种,斑块破碎度较高。河谷区湿地景观类型丰富(13种),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1.841),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当雄盆地区优势度指数最大(1.288),以藏北嵩草沼泽草甸为主,分布较集中,抗干扰能力较强。
王春连张镱锂王兆锋摆万奇
关键词: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景观特征
拉萨甲玛湿地鱼类资源及其时空分布被引量:5
2010年
近年来,青藏高原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鱼类组成正面临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09年春、夏、秋,使用地笼调查了拉萨甲玛湿地的鱼类资源及其时空分布。根据植被类型和流速,将湿地分为静水沉水草型(SS)、流水挺水草型(FE)和流水沉水草型(FS)3种生境进行采样。共捕获6种鱼类计3318尾,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younghusband(i26.1%)和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22.3%)是优势种。甲玛湿地是小型鱼类和较大型鱼类幼鱼的生活场所,相比于其他地区,其渔获物中缺乏异尾高原鳅和拉萨裸裂尻鱼较大个体的样本。甲玛湿地鱼类多样性较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718,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191,Pielou均一度指数为0.959。生境、季节和昼夜对鱼类种类没有影响,但对鱼类群落结构和渔获量有显著影响。FS生境的鱼类数量显著多于SS(p=0.006)和FE生境(p=0.002),不同种类的鱼对生境有不同的选择性。春季的鱼类数量远远大于夏季(p<0.001)和秋季(p<0.001),且季节差异随种类而不同。夜间的渔获量显著多于白天(p=0.014),大多数种类在夜间更活跃。
范丽卿刘海平郭其强潘刚
关键词:湿地鱼类多样性
筑坝在湿地恢复中的作用——以拉萨市拉鲁湿地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对拉鲁湿地筑坝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的分析表明,湿地筑坝是一项经济有效、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湿地恢复技术,其优越性表现在它的简易性和低成本。筑坝能够迅速扩大湿地水面覆盖,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湿地功能全面恢复奠定基础。筑坝后拉鲁湿地水面从偏于西南低洼处,向较高的东北部扩展。在新增水面覆盖内,原有的湿生、中生或旱生植物群落,在2年左右时间内便被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为主的水生植物取代,鸟类尤其是水鸟的种类与数量随之增加。湿地景观明显改善,湿地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水面覆盖和水生植物增加后,牲畜的活动空间和可食用牧草数量减少,放牧压力自然缓解,促进了湿地保护。
摆万奇土艳丽李建川王兆锋郭光亮曲扎张镱锂
关键词:湿地恢复湿地保护拉鲁湿地
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水质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西藏高寒湿地在生态平衡、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西藏拉萨河流域内各个典型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聚类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流域内各项水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个湿地的总N、Cu元素含量都超出了Ⅰ类水质标准;总P、Zn没有超标;Mn元素含量除了塘嘎郭湿地超标3倍外,其他均小于国家标准;Fe元素含量除了塘嘎郭湿地超标7倍外,其他均小于标准。总N、总P、pH值、Cu、Fe等因子对拉萨河流域内各个高寒湿地水质污染贡献最大。拉萨河水体有机污染较重,其余各个湿地有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同时流域内湿地独特的自然因素造成该流域内重金属污染偏高。对策建议包括应加大对城市污水的治理,加强流域内及周边矿藏资源的开发管理等。
周晨霓潘刚任德智
关键词:高寒湿地水质因子
拉萨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被引量:20
2010年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拉萨河流域湿地30年(1976年-2006年)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评价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拉萨河流域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02×104hm2,达8.8%,其中水域、高寒草甸以及沼泽湿地呈减少趋势,森林湿地和滩地呈增加趋势;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损失41.20×108元,年均损失1.37×108元,以气体交换功能价值损失量最大。生态价值的损失主要是由对环境调节起主要作用的水域、草甸和沼泽湿地的减少造成的。
王春连张镱锂王兆锋摆万奇
关键词: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放牧及水文扰动对拉萨地区湿草甸湿地土壤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对不同放牧及水文扰动下湿草甸群落土壤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调节与水文扰动对土壤特征的交叉影响复杂。禁牧加水提高土壤pH值、全氮含量,放牧加水则降低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及速效钾的含量;放牧干扰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且在放牧加水条件下最高,禁牧加水条件下最低;但放牧干扰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而不同放牧条件下,水文条件改善均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
王丽张镱锂王兆锋土艳丽尚二萍
关键词:土壤养分湿地
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方法——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有关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的分析多是基于人均经济指标与人居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人均指标反映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潜力与可能性,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尤其是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较大的农区及牧区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程度。本文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分析中,加入了反映环境变化的因子,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概念模型;并利用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变化线性斜率值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区分了协调县区和不协调县区,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角度探讨了各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该研究为分析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兆锋张镱锂孙威赵东升刘林山
关键词:协调发展分析方法
拉萨市拉鲁湿地鱼类现状与保护被引量:36
2011年
拉鲁湿地是西藏拉萨河流域重要的湿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于2010年4月、6月及2011年4月,通过刺网和地笼对拉鲁湿地的鱼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拉鲁湿地现有7种外来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鲤Cyprinus caupio Linna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ier et Valencienne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Temminck et Schlegel)、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黄黝鱼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和5种土著鱼类: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Lloyd)、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younghusbandi Regan、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Hora)、细尾高原鳅T.stenura(Herzenstein)、西藏高原鳅T.tibetana(Regan)。外来的麦穗鱼和鲫为绝对优势种,而5种土著鱼类的数量极少、几近灭绝。不均衡的群落结构导致拉鲁湿地的鱼类多样性极低。在分布上,麦穗鱼和鲫几乎遍布整个湿地,而土著鱼类仅分布于小部分水域中。当前,拉鲁湿地的鱼类群落已散失其独特性,而转变为以外来鱼类为主体、部分土著鱼类残存的格局。今后,改善拉鲁湿地的水质、加强群众对外来鱼类识别的能力和危害的认识、清除外来鱼类等措施对于保护拉鲁湿地的鱼类及其生态系统将有重要的意义。
范丽卿土艳丽李建川方江平
关键词:拉鲁湿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