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5055)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锡林马铁军顿国栋王坤平何谐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吸虫
  • 7篇吸虫
  • 5篇血吸虫病
  • 5篇吸虫病
  • 5篇虫病
  • 3篇多态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三峡库区
  • 3篇库区
  • 2篇钉螺
  • 2篇多态性研究
  • 2篇斯氏狸殖吸虫
  • 2篇湖北钉螺
  • 1篇蛋白
  • 1篇血吸虫病流行
  • 1篇血吸虫病流行...
  • 1篇血吸虫感染
  • 1篇日本血吸虫病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张锡林
  • 4篇何谐
  • 4篇王坤平
  • 4篇顿国栋
  • 4篇马铁军
  • 3篇陈琳
  • 3篇牛慧
  • 2篇王英
  • 1篇牛靖萱
  • 1篇王利芳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辅助性免疫诊断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确定人群的感染率、感染度、传播监测、考核防治效果以制定防治策略的主要工具。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渗入,多种纯化组分抗原、重组抗原、模拟抗原以及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被制备,并应用于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以提高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文将分别对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主要免疫诊断方法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一综述。
王坤平顿国栋马铁军张锡林
关键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抗体抗原
日本血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交叉抗原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筛选和鉴定可与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产生交叉反应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或其排泄分泌(ES)抗原组分,为筛选血吸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然后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中能够与斯氏狸殖吸虫病人血清反应的蛋白条带,最后取下对应的阳性条带进行质谱检测,对该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成功采用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进行了分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ES蛋白中出现了一阳性条带,分子量约为53kDa;质谱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为未知蛋白。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ES成分中的53kDa蛋白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交叉抗原。
王英张锡林何谐牛慧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感染ELISA检测的交叉反应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病免疫反应的交叉反应率。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标准条件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后,采用ELISA方法分别用肺吸虫成虫抗原检测血吸虫病人阳性血清,用血吸虫虫卵抗原检测肺吸虫病人阳性血清,观察二者间的交叉反应率。结果在质控条件下ELISA的检测结果显示,80例三峡库区肺吸虫患者血清经血吸虫虫卵ELISA检测阳性19例,交叉反应率为23.75%。30例血吸虫患者血清经肺吸虫成虫抗原检测阳性11例,交叉反应率为36.67%。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5,P>0.05)。结论三峡库区肺吸虫病与血吸虫病ELISA检测有较高的交叉反应率,需建立肺吸虫和血吸虫病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减少交叉反应。对三峡库区上下游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传入库区的血吸虫病作出特异诊断、早期预防,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在库区流行、扩散的目的。
马铁军王坤平顿国栋王英张锡林
关键词:三峡库区肺吸虫病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血吸虫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宿主肝组织内虫卵的沉积诱发虫卵肉芽肿及其后的纤维化病变。在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已显示Th1细胞主要参与血吸虫虫体抗原的免疫调节反应,而虫卵衍生抗原主要介导Th2细胞免疫反应。研究证明Th1细胞、Th2细胞、巨噬细胞、Treg细胞和IL-17分泌型淋巴细胞对调节虫卵肉芽肿反应和肝脏的纤维化过程起重要作用。
马铁军王坤平顿国栋张锡林
关键词:血吸虫免疫病理巨噬细胞
三峡库区上、下游湖北钉螺基因组DNAITS2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上、下游湖北钉螺核糖体DNA第2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的遗传变异。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上游四川、云南及下游安徽、湖北4省8地(市)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rDNA ITS2基因并测序,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3.1)软件Kimura2-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间ITS2基因差异约为11%,下游地区的肋壳与光壳钉螺ITS2基因差异约为3.8%,上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13,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17,上游与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33~0.041之间。2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其拓扑结构一致,分为2大支,上游的云南和四川地理株形成一支系,下游的湖北、安徽地理株形成另一支系,既有肋壳钉螺又有光壳钉螺。结论上、下游地理株湖北钉螺间ITS2基因遗传差异较显著,但下游肋壳和光壳钉螺ITS2基因遗传变异小,表明地域距离和生态环境对湖北钉螺的遗传变异影响较大,不能以钉螺纵肋表型的有无作为钉螺种株的判断标准。
陈琳张锡林何谐牛慧
关键词:湖北钉螺基因组遗传多态性
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对血吸虫病疫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已鉴定、克隆和表达了近百种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虽然这些疫苗候选分子都没有获得如照射减毒活尾蚴疫苗那样好的免疫效果,但已有一些被WHO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疫苗候选分子,它们在各种动物试验中均能诱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本文将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方面研究作一综述性介绍。
顿国栋马铁军王坤平张锡林
关键词:血吸虫病膜蛋白
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cox1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方法检获日本血吸虫和三峡库区上下游流行区斯氏狸殖吸虫样本,提取其细胞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序;分别用Clusterx和DNAsis软件对两虫种线粒体cox1基因片段进行序列的变异分析和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分析。结果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日本血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cox1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5 bp和418 bp。两虫种cox1基因序列有138位碱基相同,占斯氏狸殖吸虫cox1碱基的33.01%。两虫种cox1基因包含的转录因子基因序列全部相同,均为12种,18个。结论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在遗传进化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两虫种存在交叉抗原的可能性。
何谐张锡林牛靖萱陈琳
关键词:血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遗传多态性
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cox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基因的遗传变异。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上游四川、云南及下游安徽、湖北4省共7个地、市的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4.0)软件Kimura2-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间cox1基因差异约为16%,下游地区的肋壳与光壳钉螺cox1基因差异约为3.7%,上游不同地域株钉螺碱基差异约为5.4%。遗传距离显示,上游四川与云南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022~0.050,下游安徽与湖北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014~0.027,而上游与下游各地区螺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127~0.138之间,明显大于上游或下游各地区螺群内的遗传距离。进化树结果表明,下游湖北的荆州、石首和安徽的芜湖、宁国钉螺形成一支系,上游四川的绵竹、新都钉螺同属一支系,但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在云南大理钉螺的归属上存在差异,MP法提示大理钉螺从上游的分支中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类。结论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cox1基因遗传差异较显著,下游肋壳和光壳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较小,而上游光壳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较大。
陈琳张锡林何谐牛慧王利芳
关键词:湖北钉螺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