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C751)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华蔡光先王宇红贺海霞伍参荣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黄花片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其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双黄花片的HPLC指纹图谱和其主要成分绿原酸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2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确定了10个共有峰,10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8以上,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6~0.768μg和0.184~0.920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6%和97.23%。结论所建立的HPLC简便、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王华蔡萍万丹
- 关键词:绿原酸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双黄花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双黄花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阻肺(卫)兼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分别给予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花颗粒超微制剂、双黄花颗粒提取制剂,疗程均为3d。结果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0.00%、86.67%,治疗1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花颗粒治疗风热阻肺(卫)兼气虚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 贺海霞胡学军蔡光先甘荣王帅王华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虚证
- 双黄花颗粒抗炎解热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双黄花颗粒的抗炎、解热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足肿胀、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来观察该制剂抗炎作用;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来观察该制剂解热作用。结果在足肿胀实验中,双黄花高、中剂量组在药后2、4 h均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此外双黄花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度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在酵母致热实验中,双黄花高剂量组大鼠药后不同时间点体温值显著降低,双黄花中剂量组给药后2 h体温值显著降低。结论双黄花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林莫韦皓邓东方孟盼杨蕙王宇红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炎解热
- 双黄花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双黄花颗粒对风热阻肺(卫)兼气虚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90例受试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及治疗组2,分别予以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花颗粒超微制剂、双黄花颗粒提取制剂,疗程为3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鼻病毒(Rh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HPIV)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清RhV、ADV、HPIV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上述病毒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1优于治疗组2(P<0.05)。结论:双黄花颗粒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一定的抗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蔡光先贺海霞伍参荣王宇红王华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