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79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彩霞谢余初巩杰王玉川降同昌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有机碳
  • 1篇中国干旱区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氮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系统服务功能
  • 1篇价值评估
  • 1篇干旱半干旱
  • 1篇干旱半干旱区
  • 1篇半干旱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巩杰
  • 2篇谢余初
  • 2篇赵彩霞
  • 1篇岳东霞
  • 1篇降同昌
  • 1篇王玉川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民勤红崖山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以干旱区典型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为例,估算干旱区水库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07年红崖山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静态和动态生态价值分别为4.525 2亿元/a和3.529 7亿元/a,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主要有:水源涵养1.453 9亿元/a、废物处理1.296 9亿元/a和食物生产1.253 0亿元/a,分别占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静态生态价值的32.13%、28.65%和27.69%,而其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娱乐文化、气候调解等仅占11.53%。
巩杰降同昌谢余初赵彩霞岳东霞
关键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国干旱区
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碳氮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田、林地、灌丛和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土碳、氮含量影响显著;草地转化为农田将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60.9%和-54.3%),草地转化为林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降低(-21.5%和-31.3%);草地转化为灌木林地将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33.6%)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5.9%)。可见,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强烈的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低,而草地、灌木林地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保持功能。因此,开展灌草植被恢复和农田弃耕(自然恢复)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碳、氮存贮。
巩杰王玉川谢余初赵彩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土壤氮干旱半干旱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