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2006C24012)

作品数:8 被引量:181H指数:6
相关作者:魏兴华袁筱萍徐群汤圣祥王一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4篇微卫星
  • 4篇微卫星标记
  • 3篇普通野生稻
  • 2篇水稻
  • 2篇SSR标记
  • 1篇多样性
  • 1篇选育
  • 1篇选育品种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遗传资源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中国普通野生...
  • 1篇三系杂交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8篇魏兴华
  • 5篇袁筱萍
  • 4篇徐群
  • 3篇余汉勇
  • 3篇吕建珍
  • 3篇王一平
  • 3篇汤圣祥
  • 3篇王海岗
  • 3篇张晓丽
  • 2篇杨致荣
  • 2篇彭锁堂
  • 1篇杨武德
  • 1篇王兴春
  • 1篇郭辉
  • 1篇李润植
  • 1篇华蕾

传媒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东南亚与南亚稻属AA基因组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被引量:8
2008年
选用36对水稻微卫星(SSR)引物,对稻属428份东南亚及南亚AA组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选取的SSR标记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达100%。36个多态位点共扩增出31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3-17个,平均8.6。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为0.650,变幅为0.337(RM455)-0.865(RM169)。东南亚稻属AA组的SSR多样性大于南亚,两地区又以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指数(He)最大。种(类型)间遗传分化东南亚小于南亚,其中以尼瓦拉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特异等位基因的数量、涉及的位点数及频率均表明东南亚及南亚稻属AA组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而某些特异位点(如RM161)等位基因所显示的较高频率,则表明该位点较高的鉴别效率。
吕建珍张晓丽王海岗袁筱萍徐群王一平余汉勇魏兴华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1
2007年
采用40个SSR标记,比较分析了151份20世纪50年代(78份)和近10年(73份)我国常规稻主栽品种的遗传差异,发现有39个标记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21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2~11个,平均5.5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649,范围在0.309(RM174)~0.869(RM418)。籼粳亚种间SSR多样性差异明显,籼稻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Na=4.4,He=0.458)均高于粳稻品种(Na=4.0,He=0.395)。比较了78份20世纪50年代与73份近10年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籼、粳亚种表现出相近的变化趋势,即Nei多样性指数和等位基因数20世纪50年代主栽品种高于近10年的。虽然Nei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并不显著(籼稻:z=1.471,P=0.141;粳稻:z=1.932,P=0.053),但等位基因数目的变化达到显著水平(籼稻:z=2.677,P=0.007;粳稻:z=3.441,P=0.00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变异绝大部分存在于两时期内,尽管时期间平均贡献的遗传变异仅占1.9%,但仍然达到5%的显著水平;籼、粳亚种两时期间平均贡献的遗传变异高于整个分析样本,分别为5.0%和8.2%;籼、粳亚种不同位点的遗传分化程度也各不相同,籼稻和粳稻品种分别有13个(占33.3%)和11个(占28.2%)SSR位点的等位基因在两时期间差异显著,而其余位点的遗传变异则是因时期内品种间的差异引起的。研究表明近10年我国常规稻主栽品种丢失了一部分等位基因,水稻育种仍应加强更广泛的种质亲本的选择。
华蕾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徐群汤圣祥魏兴华
关键词:水稻主栽品种微卫星标记
海南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48个SSR标记分析了海南11个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海南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Na=8.3,He=0.716)。居群内多数等位基因(77.6%)频率较低,其中,70个等位基因仅出现在1个居群中。62.9%的等位基因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多数居群及等位基因实际杂合度大于期望杂合度,表明居群内自交率低、杂合体过剩。居群间遗传变异差异明显,在11个自然居群中,崖城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低(Na=1.7,He=0.348),和庆、椰林B两居群遗传变异最为丰富(和庆:Na=4.0,He=0.577;椰林B:Na=4.0,He=0.531)。Mantel测验表明,居群间Nei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极显著相关(r=0.386,P=0.004)。东、西海岸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但较小(Fst=0.048,P=0.024),而居群间遗传分化则较大(Fst=0.335,P<0.001)。11个自然居群间基因流非常有限(Nm=0.404),表明居群间隔离程度较大。基于居群等位基因数目、基因多样性指数以及基因频率特点,认为海南11个自然居群中和庆和椰林B居群应是优先保护对象。
王一平魏兴华袁筱萍余汉勇徐群汤圣祥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微卫星标记
我国三系杂交稻主要不育系的微卫星标记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对28份我国杂交水稻主要不育系进行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在所分析的48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41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85.4%;每1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5,变幅2~6个;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P)和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分别为0.40和0.36。AMOVA分析表明,不育系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各选育时期内,时期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3%,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我国三系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多数含有相近血缘,背景单一。
彭锁堂王海岗魏兴华吕建珍张晓丽袁筱萍杨武德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微卫星标记
利用SSR标记进行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宽窄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18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选取的30对SSR引物有28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这些多态性引物在18个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5.14,/位点。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可将18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部分不同生态型的稻种聚在一起,说明这几个品种之间有了一定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单单考虑生态型。
杨致荣李润植魏兴华
关键词:粳稻SSR标记
国外对野生稻资源的评价和利用进展被引量:19
2008年
稻属(Oryza Linnaeus)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澳洲的77个国家。近代多学科研究表明,野生稻存在着众多的优良性状,包括抗病虫、耐寒、耐盐碱、耐旱、耐荫、节间伸长、胞质雄性不育、大柱头、大粒、早熟、广亲和、高生物产量等,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其潜在作用日益凸显。野生稻的遗传评价和利用,已从传统的个体水平进入到DNA水平,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胚拯救、体细胞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原位杂交、外源基因渗入系构建、基因定位、稻属野生种的全基因测序和文库构建等,为野生稻有利基因的评价、有效转入栽培稻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有性杂交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克服栽野生殖障碍、利用野生稻优良基因的有效途径。
汤圣祥魏兴华徐群
关键词:野生稻遗传资源生物技术
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0
2008年
采用48对SSR引物对288份我国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0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20,平均10.5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731,变幅为0.384(RM409)~0.905(RM206)。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稻种,栽培稻等位基因数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70.2%和88.2%,其中,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65.4%和53.0%,选育品种等位基因数仅为地方品种的81.1%。AMOVA分析表明,总变异的10.3%是由于种间SSR遗传差异所引起的,不同SSR位点种间的分化程度不同,在0.7%~46.3%之间,有43个位点种间遗传分化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RM427分化最为明显,达46.3%。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总体偏粳,极少数广东、海南材料偏籼。
张晓丽郭辉王海岗吕建珍袁筱萍彭锁堂魏兴华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栽培稻选育品种
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改变目前遗传基础狭窄的状况,试验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2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选取的30对SSR引物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这些多态性引物在20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2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3条。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在Nei遗传距离为1.3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即2个国外群体和1个国内群体;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个别不同生态型的稻种由于品种间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说明SSR是一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切实有效的方法;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仅仅依据生态型。
王兴春杨致荣魏兴华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SSR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