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34)

作品数:36 被引量:1,313H指数:22
相关作者:汪德根牛玉刘昌雪钱佳孙枫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2篇旅游
  • 9篇高铁
  • 5篇城市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铁路
  • 4篇京沪高铁
  • 4篇高速铁路
  • 3篇旅游流
  • 3篇旅游者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圈
  • 2篇游客
  • 2篇商务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文明
  • 2篇中心城
  • 2篇中心城区
  • 2篇网络化
  • 2篇旅游厕所
  • 2篇旅游地

机构

  • 30篇苏州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苏州市职业大...
  • 3篇亚利桑那大学
  • 3篇佛罗里达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黄山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苏州旅游与财...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苏州职业大学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26篇汪德根
  • 13篇牛玉
  • 5篇刘昌雪
  • 5篇钱佳
  • 5篇孙枫
  • 3篇朱梅
  • 2篇王莉
  • 2篇魏向东
  • 2篇陈田
  • 2篇陆林
  • 2篇赵慧莎
  • 2篇王金莲
  • 1篇唐承财
  • 1篇章鋆
  • 1篇宋玉芹
  • 1篇李凤

传媒

  • 8篇地理研究
  • 6篇旅游学刊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经济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科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Chines...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被引量:66
2016年
交通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中国进入高铁网络时代,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对区域交通可达性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致"哑铃型"旅游系统或旅游"人地关系"体系中一系列区域旅游要素产生"多米诺"效应,尤其是高铁对旅游空间行为、旅游市场需求和客源结构、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与其他交通系统竞合、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加凸显,由此催生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20个新命题。梳理这些新命题既能为系统性开展高铁旅游研究提供思想启示,又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汪德根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
Temporal-spatial change and driving mechanism for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被引量:1
2013年
By using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coefficient,this paper make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emporalspatial change features and driving mechanism for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09.According to the results,we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tends to be narrowing generally,and is less than that of inbound touris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narrowing the overall gap of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2)The regional internal difference features: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difference among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comparatively obvious and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ly shrinking tendency,the change tendenc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tendency of overall difference and exercises a decisive role in overall difference,whereas the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small and relatively stable,having less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difference.(3)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 in regional difference is featured by:low-level provinces occupy a majority and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showing a tendency of narrowing difference;high-level provinc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showing a tendency of spreading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ifference demonstrates 4 types,i.e."proliferation type","polarization type","quiescence type"and"collapse type."(4)The driving force for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comes down to 3 aspects:regional socio-economic attribute,regional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leve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Degen WangTian Chen
关键词:DOMESTICTOURISMREGIONALDIFFERENCECHANGE
城市创意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空间分异——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6
2014年
首先在界定创意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提出了创意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并对分类指标进行深入阐释;其次,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创意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及因子权重和等级划分标准;最后,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实证分析了创意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和空间分异。本文构建的分类和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普适性、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可为其他其余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
钱佳汪德根牛玉
关键词:空间分异
中国自驾车房车营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39
2017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户外探险等新潮休闲方式兴起,自驾车房车营地的建设成为发展休闲经济的重要途径。借助GIS空间技术手段,分析了全国营地的总体分布特征,利用聚类图展示出营地聚集十大板块,重点阐释了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从全国看,营地分布呈现不均衡凝聚状态(R=0.588),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湘鄂、内蒙古中部、滇中西、吉延边、闽海西和青东北等十大板块中,营地倾向集群于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和中西部热点旅游城市,营地未来发展将呈现"聚集-扩散"新格局;(2)透视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的时空趋势,可以发现市场条件、自然资源、交通网络以及政策环境是影响营地建设的主要要素,其中,自驾游市场规模的扩大、露营产品和理念的营销推广、依附于高禀赋资源的吸引、依赖于优良生态环境的支撑、交通水平提升与线路改进、景观廊道空间的利用、国家政策保障与引导和地方标准制定与规划等是推动营地发展的二级要素。
李凤汪德根刘昌雪孙枫
关键词:营地
基于多样本潜在类别的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分析——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多样本潜在类别模型,划分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的潜在类别,比较不同性别、学历、年龄和收入旅游者潜在类别的异同。研究发现:1根据生态文明行为差异,可以将旅游者划分为成熟型、起步型和淡漠型3种类型,分别占旅游者总数的28.7%、33.2%和38.2%,成熟型旅游者最少。2性别间、学历间、收入间存在较高的形貌同构性(潜在类别数目都为3)和内涵同构性(各潜在类别命名一致),表明性别、学历、收入对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的影响较小;高学历对成熟型、起步型旅游者的生态文明行为有少量促进作用。3年龄间尽管分类形貌相似(潜在类别数目都为3),但是分类内涵存在异质性,高、中、低年龄者的潜在类别命名和占比不尽相同;中年龄者生态文明行为表现优于低年龄者,表明年龄增长对主流旅游者的生态文明行为有积极影响;高年龄者生态文明行为呈现两极分化状态。4生态文明行为六要素方面,游览生态文明化最易实现,其次是出行生态文明化,而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生态文明化实现难度较大。最后,从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探讨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提升路径。
朱梅
苏州市旅游安全救援系统构建研究——以苏州太湖快艇事件为视角被引量:5
2013年
构建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已成为旅游地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工作。2012年"4.4苏州太湖快艇事件"反映出苏州当前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存在一定漏洞,给苏州著名旅游目的地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该事件为视角,深入剖析出该事件旅游救援过程中存在没有统一救援指挥中心、各部门联动不足和景区内安全救援漏洞大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构建苏州旅游安全救援指挥中心、旅游报警定位子系统、旅游救援行动子系统、旅游救援善后子系统、旅游救援协调子系统和旅游救援保障子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的完整、快捷、高效的苏州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并对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内在机理进行深入阐释。
牛玉汪德根
关键词:旅游安全
城市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支持度及出游行为变化——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2012年国庆首次实行的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作为一项惠民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在引爆假日旅游尤其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同时,高速公路拥堵不堪、事故频发和旅游质量下降等弊端集中凸显,有违制定政策的初衷。文章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支持度及出游行为感知概念模型,并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借助2013年春节后及2013年国庆后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居民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感知与支持度及出游行为相关关系变化,结果显示:(1)春节和国庆调研中出游质量与支持度相关性最强,且关联性得到提升;(2)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和安全隐患都是支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略有下降的同时安全隐患的影响力得到提升;(3)出行成本与支持度的相关性有所减弱,相反地,公平性对支持度产生了影响,但并不显著;(4)支持度作为居民出游行为感知与再次出行决策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提升。
钱佳汪德根牛玉
关键词:出游行为
城市青少年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参与机制——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多以旅游地居民总体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各居民群体的差异性。以海门为例,探讨了青少年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感知和该群体参与城市旅游发展的机制。研究表明:(1)受海门所处旅游地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和青少年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受访者积极感知强烈,消极感知不太明显,经济影响感知强于其他感知;(2)城市青少年旅游参与机制,由依托单位、场地、资金、辅导员、管委会、参与活动、规章制度等各项软硬件保障机制组成,是大中尺度旅游地社区参与的有益尝试;(3)该机制运行应形成政府主导、共青团带动、管委会负责、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模式,并实现对青少年的增权。
朱梅魏向东
关键词:城市旅游影响感知
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中国出境旅游规模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当前,中国出境旅游呈"井喷式"增长现象,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输出国,极大提升了中国对世界旅游业影响力。合理预测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将对世界旅游业发展及中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基于线性回归和灰色模型提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并对2017—2025年中国出境旅游客流规模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和精度要优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弥补单一模型预测精度不够的缺点,提高预测的精密性和科学性;中国出境旅游客流在2017—2025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年均增幅为21%,至2025年,出境旅游总人数将达6.2亿人次。
胡贝贝王莉汪德根
关键词:出境旅游
城市居民使用市内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93
2014年
城市公共自行车因其零排放、灵活性强和可达性高等优点,成为城市公交和地铁之间转换和衔接的重要市内交通工具,也是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影响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假设模型,并以苏州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灵活便捷、设计布局、舒适环保和安全是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经济成本和运营服务是重要因素。②灵活便捷对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其影响路径系数为0.40,其次为设计布局和舒适环保,路径系数分别为0.39和0.36,安全、经济成本和运营服务影响程度相对较小。③灵活便捷、设计布局、舒适环保、安全和运营服务与满意度表现为正相关,而经济成本与满意度表现为负相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提高公共自行车利用率,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目标。
钱佳汪德根牛玉
关键词:城市公共自行车满意度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