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04WWB009)
- 作品数:19 被引量:775H指数:13
- 相关作者:黄贤金翟文侠马其芳钟太洋张强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咸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85
- 2005年
-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探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江苏城市用地呈总量上升趋势,城市用地扩展速率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城市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因素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差异则是其直接诱导因素。
- 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
- 关键词:城市用地扩张
- 无锡市马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评估被引量:2
- 2005年
- 研究目的:评估城镇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尤其是景观用地的价值。研究方法:对成本与效益做出界定,对体现存在价值的景观用地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其余用地用“成本-效益法”评估。研究结果:在现行用地结构中,第三产业占地比例最大,住宅用地次之,具有存在价值的人文景观用地最小;而用地的效益是商业服务业占第一位,交通与住宅用地分居二、三位。研究结论:城镇建设用地中直接经济价值占98%以上,间接价值及非使用价值所占比例很小,这与建设用地特征有密切关系。
- 华文彭补拙张燕
- 关键词:建设用地价值评估
-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6
- 2006年
- 依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类指标在内的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测算了指标权重,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用2003年的数据,对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水平良好)的城市为无锡、苏州、常州;第二层次(水平中上)的城市为盐城、南通、泰州;第三层次(水平中等)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徐州、南京、连云港;第四层次(水平较差)的城市为淮安、宿迁。从总体上看,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沿江沿海地区要好于内陆地区,靠近工业产业带的地区好于远离工业产业带的地区。
- 王晨黄贤金翟文侠张丽君
- 关键词:工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区域分异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55
- 2006年
- 科学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选取14个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多元回归驱动力模型,对江苏省17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闲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首要限制性因素,依据产出指标影响程度高于土地、资金的投入指标可知,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土地利用转换期;(2)苏南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翟文侠黄贤金张强杜文星
-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被引量:69
- 2006年
-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函数法,对2003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反映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将13个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第Ⅰ类为宿迁、徐州、镇江、淮安、常州、无锡、扬州,平均值为1.349;第Ⅱ类为南通、苏州、泰州、南京,平均值为1.547;第Ⅲ类为盐城、连云港,平均值为1.837。其次,通过障碍度计算,对2003年限制研究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诊断。发现有7个城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环境安全,4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资源减量投入因素的限制。
- 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
-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障碍度
-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被引量:168
- 2005年
- 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选择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85至2003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98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依次历经缓慢提升、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的稳定发展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增强,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5)内;并对2003年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资源减量投入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依次为57%、19%、13%和11%。为提高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比如减少物质投入,推广适合本区域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构建经济激励机制等。
- 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翟文侠刘林旺
-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 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以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研究作为立足点,构建了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再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1985—2003年间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分为萌芽阶段(1985—1992年)、起步阶段(1993~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3年)三个阶段;由此得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此,论文根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具体是:制定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明确第三产业循环经济指导方针、总体定位和具体实施的途径、采取经济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激励循环利用技术的采用与推广、促进公共参与。
- 李璐璐黄贤金石志宽
- 关键词: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有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4
- 2005年
-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DEA(Data Envelopm entAnalysis)数据包络模型,选取输入指标开发区占市域土地面积比重、开发区生产总值指数、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开发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选取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体系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1)区域差异:苏南有效性大于苏中,苏中有效性大于苏北地区;(2)无效原因:以开发区土地比重和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为主;(3)工业化的联动发展机制趋势尚不明显;(4)江苏省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集中表现为对市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研究结论:D EA模型分析开发区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具有可行性。
- 翟文侠黄贤金周峰钟太洋马其芳杜文星
- 关键词:土地利用开发区DEA
-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文章在描述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在物质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形下,物质代谢效率提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布局等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于物质代谢变化的影响机理。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1989年以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强度的不断提高,物质代谢通量快速增长。土地利用强度越高,物质代谢通量值越大,土地利用强度提高10%,则物质代谢通量将提高5.62%,因此,资源利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越多,带来的环境冲击也就越大;但土地利用强度越高,物质代谢效率值就越小,土地利用强度每提高10%,物质代谢效率就提高5.03%,因而单位GD P的资源利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越少。虽然物质代谢效率在提高,但是物质资源日益稀缺,物质代谢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最后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物质代谢效应响应的研究方向。
- 黄贤金于术桐马其芳李璐璐翟文侠
- 关键词:物质代谢土地利用变化
-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区域差异与政策建议被引量:10
- 2005年
- 依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分析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发现江苏省业已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减排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为以资源减投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研究也表明1986 ̄2003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0% ̄100%,此外,不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也十分显著,常州市、苏州市、无锡市为一类地区;泰州市、盐城市、宿迁市、扬州市、镇江市、南通市为二类地区;淮安市、南京市为三类地区;连云港市、徐州市为四类地区,属最低水平。从资源减投、循环利用、污染减排及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 黄贤金王舒
- 关键词: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循环利用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