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ZJ007)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小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太一
  • 2篇论略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新论
  • 1篇信仰
  • 1篇原始宗教
  • 1篇人神
  • 1篇人神关系
  • 1篇儒家
  • 1篇商代
  • 1篇神明
  • 1篇水崇拜
  • 1篇太一生水
  • 1篇陶文化
  • 1篇宗教
  • 1篇先秦
  • 1篇先秦道家
  • 1篇先秦道家思想
  • 1篇礼乐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李小光

传媒

  • 3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一与中国古代水崇拜--以彩陶文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09年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章的发现,提示我们必须对中国古代对水的体认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文借助《太一生水》的重要提示,结合文献资料,详细解读中国彩陶文化所表现的水崇拜思想,认为对水的崇拜在中国古代起源甚早且长期存在,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到对水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的信仰,水中所蕴涵的生命力,后世被称为"太一",它与古代的巫术文化关系密切,是巫术发生作用的基础。直到战国时期,"太一生水"、"太一藏于水"的思想依然被保存,中国先秦诸子极为重视水,其根源就在于此。继续深化对远古水崇拜的研究,应该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真正的"众妙之门",在这扇大门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关乎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神奇丰富的世界。
李小光
关键词:太一彩陶文化水崇拜
道与太一关系论略被引量:1
2009年
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太一"与"道"的关系历来备受重视。本文以为,太一观念源自于先民之灵魂信仰,着重于万物之生命过程,而道则融摄了它,并被推之于社会进程。以太一为代表的原始宗教灵魂观对老子道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道"唯恍唯惚"的存在状态,"恃之以生"的巨大作用,以及"归根"、"复命"、"守常"的运动方式,都是参照灵魂观提出的。展开道与原始宗教灵魂观关系的探讨,对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原始思维,了解宗教尤其是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转化以及道家思想向道教的演化,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李小光
关键词:原始宗教灵魂观
“神明”新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思想溯源被引量:3
2009年
"神明"概念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中作为宇宙生成之重要一环,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运用哲学、宗教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之进行细致考察,认为:神明应是并立的一组概念,以光明之义释之为佳,它与商代的灵信仰有密切关系。
李小光
关键词:神明
商代人神关系论略被引量:6
2005年
中国国家的形成与祭祀的集中密切相关——或者说,通过对祭祀对象的掌握而掌握对不同民族的权力,这是中国国家形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神的关系既体现为人与祭祀对象的关系,也体现为人与神的代言人—巫师集团的关系,它使中国的王权与神权一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这在中国商代有着鲜明的表现。
李小光
关键词:商代人神
“礼必本于太一”考--论先秦道家思想对儒家礼乐文明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最早对"太一"有着精辟阐述的,始于道家典籍。从"道"、"一"、"执一"一连串的言说与见解,道家所建立的"太一",是为形上本体的地位颇为清晰。而儒家典籍所使用的"太一"一名,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主要取向都只能用道家的形上本体义来呈现,而从语言条件及思想条件来看,几乎可断言在儒家思想中,根本没有发生此种"太一"观的条件与材料,只能视为援入道家的"太一"观以满足自身理论需求的一种现象,对这一进程的析理,庶几对儒道关系思想史研究有所裨益。
李小光
关键词:太一礼乐文明道家儒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