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312-008-004)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寿岭赵性泉李雯陈朔华朱颖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脉搏波
  • 6篇脉搏波传导
  • 6篇脉搏波传导速...
  • 5篇老年
  • 5篇老年人群
  • 4篇中老年
  • 4篇中老年人
  • 4篇中老年人群
  • 4篇收缩压
  • 4篇颈动脉
  • 3篇血糖
  • 3篇血压
  • 3篇压变异性
  • 3篇空腹
  • 3篇空腹血
  • 3篇空腹血糖
  • 3篇空腹血糖受损
  • 3篇检出
  • 3篇检出率

机构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开滦总医院
  • 2篇开滦医疗集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吴寿岭
  • 5篇赵性泉
  • 4篇李雯
  • 4篇陈朔华
  • 3篇朱颖
  • 3篇陶杰
  • 2篇刘秀荣
  • 2篇刘星
  • 2篇姚涛
  • 2篇梁洁
  • 2篇高新颖
  • 2篇董岩
  • 2篇赵海燕
  • 2篇刘雪梅
  • 2篇杨慧
  • 2篇李俊娟
  • 2篇王义
  • 1篇孙玉艳
  • 1篇阮春雨
  • 1篇黄玮

传媒

  • 5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华肾病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440例为调查对象,排除资料不完整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为5192人。进行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IFG诊断标准分为理想血糖组、IFG组、糖尿病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FG与baPWV的关系。结果与理想血糖组比较,IFG组baPWV较高[左侧:(1580±379)比(1516±380)cm/s;右侧:(1568±344)比(1507±368)cm/s;均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后,IFG仍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4,95%CI1.104~1.563)。结论 IFG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慧李建民李伟赵雅宁姚涛朱颖陈朔华李晓芳吴寿岭赵性泉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脉搏波传导速度动脉粥样硬化
空腹血糖受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关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于2010—2011年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92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IFG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理想血糖组(空腹血糖〈5.6mmol/L,n=3652)、IFG组(空腹血糖5.6~〈7.0mmol/L,n=1236)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0mmol/L,n=50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FG对CIMT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CIMT均值高于理想血糖组和IFG组(0.90比0.81、0.82mm,均P%0.05),IFG组CIMT高于理想血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与CIMT增厚无关(OR 0.929,95%CI 0.757~1.140,P〉0.05)。结论IFG可能与CIMT增厚无关。
李雯刘雪梅黄玮李晓庆刘星李俊娟梁洁吴寿岭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中老年人群外周血压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老人群外周血压(SBP、DBP、MAP、PP)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在开滦集团职工体检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且资料完整的4937人纳入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SBP、DBP、MAP和PP水平对baPWV的影响。结果(1)4937(男2959,女1978)例平均年龄(51.24±11.43)岁,平均SBP为(126.93±19.34)mmHg,平均DBP为(81.19±10.92)mmHg,平均MAP为(96.44±12.88)mmHg,平均PP为(45.78±13.20)mmHg。2010年至2011年体检时平均baPWV为1578.02 cm/s。(2)SBP、DBP、MAP、PP与baPWV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1、0.269、0.403和0.508,均P<0.001)。(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相同混杂因素后,SBP、DBP、MAP、PP每升高一个标准差,baPWV分别增加91.59(82.12~101.06)cm/s、59.57(50.68~68.46)cm/s、78.62(69.48~87.76)cm/s和77.15(67.51~86.80)cm/s(均P<0.001)。(4)在男/女性人群及不同年龄阶段(40~49岁,50~59岁,≥60岁)人群中,结果均与总人群结果一致。结论SBP、DBP、MAP和PP增加均与baPWV增加独立正相关。
陶杰张永强许巧玲姚海珍甄利波
关键词: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TIA、心肌梗死者史共4554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动脉硬化监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诊间SBPV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 (1)SBPV≥9.67 mmHg组人群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LDL-C、Lghs-CRP、baPWV均大于SBPV<9.67 mmHg组;(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baPWV随SBPV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2=0.528,P<0.01),SBPV每增加1 mmHg,baPWV增加5.396 cm/s,男性、女性人群baPWV均与SBPV呈正相关(分别为R^2=0.468,R^2=0.607,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baPWV与随诊间SBPV呈正相关。
陈冀刘星梁洁李雯孙玉艳刘丽英郑久明刘秀荣吴寿岭
关键词:收缩压变异性中老年人群
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对象,于2010-2011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为5440例,资料完整的4703例纳入统计分析,BPV采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3次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计算,并对BPV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703例观察对象中,男性为2863例,女性为1840例,年龄为(54.1±11.2)岁。颈总动脉无斑块者为2844例,单侧窦部斑块者为802例,双侧窦部斑块者为472例,窦部和主干均有斑块者为509例,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者为76例。其中2351例观察对象的BPV≥9.65mmHg,占观察对象的50.0%;颈总动脉无斑块、单侧窦部斑块、双侧窦部斑块、窦部和主干斑块、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人群BPV中位数分别为8.74、9.77、10.44、11.93、10.85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研究人群BPV的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双侧窦部、主干和窦部斑块仍为BPV升高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84(95%CI1.031~1.599)和1.779(95%CI1.406~2.252)。结论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BPV的升高有关。
姚涛赵性泉王张锋李丽陈朔华杨慧刘向欣朱颖蒋雄京吴寿岭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流行病学研究
静息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对中老年女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静息心率与收缩压乘积(率压乘积)水平对女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2006年至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1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Ba PWV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为5440例,最终对资料完整的2043例女性进行统计分析。根据2010~2011年度体检时率压乘积水平,按照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第一分位组为率压乘积<7500.00,第二分位组为7500.00≤率压乘积<8624.00,第三分位组为8624.00≤率压乘积<10121.00,第四分位组为率压乘积≥1012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静息心率与收缩压乘积水平对Ba PWV的影响。结果 (1)2043例女性,平均年龄52.2±9.7岁,平均Ba PWV为1488.9 cm/s;(2)四组平均Ba PWV分别为1266.0、1377.3、1525.6和1786.7 cm/s;Ba PWV≥1400 cm/s的检出率分别为19.5%、37.2%、59.6%、84.3%;(3)影响Ba PWV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等因素后,相比于第一分位组静息心率与收缩压乘积,第二、第三和第四分位组Ba PWV≥1400 cm/s风险均增加,其OR值分别为1.66(95%CI 1.16~2.37)、3.18(95%CI 2.19~4.62)和7.30(95%CI 4.67~11.42)。结论静息心率与收缩压乘积是中老年女性Ba 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艳秀齐艳红高明吴寿岭陈朔华陶杰赵海燕李伟哲李冬青
关键词:女性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共633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22.1%,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增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74、2.357、4.191、8.968、1.751、1.499、1.446;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三酰甘油、吸烟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17、3.570、10.776、48.526、1.777、1.974、1.614、1.61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高龄、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吸烟。
李雯周勇刘雪梅刘秀荣吴寿岭赵性泉朱颖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斑块流行病学研究
不同收缩压水平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收缩压(SBP)水平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在101510名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其中符合入选标准(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5440人,将资料完整的5222人纳入统计分析。依据2010-2011年度体检时SBP值将研究对象分为理想SBP组(SBP<120 mmHg)、正常高值Ⅰ期组(120 mmHg≤SBP<130 mmHg)、正常高值Ⅱ期组(130 mmHg≤SBP<140 mmHg)、高血压组(SBP≥140 mmHg或<140 mmHg但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BP水平对baPWV的影响。结果(1)5222(男性3132,女性209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1岁,平均baPWV(1587.57±400.71)cm/s,baPWV≥1400 cm/s的检出率为62%;(2)4组人群平均baPWV分别为1322.19、1456.27、1544.78、1827.77 cm/s,baPWV≥1400 cm/s的检出率分别为26.4%、49.3%、64.2%、88.3%;(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的标准化β值为0.40,仅次于年龄的0.48;(4)影响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理想SBP组比较,正常高值Ⅰ期、正常高值Ⅱ期和高血压组均为baPWV≥1400 cm/s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0(95%CI:2.20~3.32)、4.56(95%CI:3.67~5.67)和13.51(95%CI:10.87~16.78)。结论SBP升高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义陶杰董岩陈朔华高新颖季春鹏杨光郑瑶吴寿岭
关键词:收缩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5852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资料完整的有5440例,理想血糖组(n=3808)、IFG组(n=1155)、糖尿病组(n=418)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6%、45.5%、63.6%;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组、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理想血糖组增加19%和85%,其OR值分别为1.19(95%CI1.01~1.39)、1.85(95%CI1.44~2.37)。结论 IFG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颖李雯周艳茹安利杰戚长春秦天榜袁凤辉赵洪涛赵性泉吴寿岭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斑块
收缩压水平对中老年人群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收缩压水平对年度间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06-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每2岁为一年龄段按比例随机分层抽取5852名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的5440名纳入研究队列,其中999名因任一次血压资料不完整未纳入统计分析,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4441名。将研究对象按平均收缩压水平分为〈120、120~、140~、160~、≥180mmHg(1mmHg:0.133kPa)组,并对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和变异系数(CV)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人群的收缩压变异性均值为10.35mmHg,CV为7.96%;男性人群为10.54mmHg,CV为7.90%,女性人群为10.06mmHg,CV为8.04%。男性BPV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与女性的收缩压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收缩压增加BPV呈升高趋势(P〈0.001),不同收缩压组按性别分层后,BPV仍有随血压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20mmHg,BPV升高2.02mmHg,CV升高0.388%;年龄每增加1岁,BPV增加0.044mmHg,CV增加0.029%;影响收缩压变异性的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水平升高、高龄、女性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论收缩压水平、年龄、性别、hsCRP是影响中国北方中老年人群年度间BPV的主要因素,其中收缩压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陈朔华刘颖辉蔡军王爱田马宇杰李晓岚高景利赵性泉吴寿岭
关键词:血压血压变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