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401-308-037)

作品数:20 被引量:138H指数:8
相关作者:唐志书李博朱华旭唐俊琪潘林梅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膜分离
  • 3篇小鼠
  • 3篇膜法
  • 3篇挥发油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制药废水
  • 2篇山茱萸
  • 2篇提取物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制药废水
  • 2篇茱萸
  • 2篇膜法处理
  • 2篇膜分离过程
  • 2篇膜分离技术
  • 2篇膜技术
  • 2篇精制
  • 2篇废水
  • 2篇白质
  • 1篇大叶茜草素

机构

  • 21篇陕西中医药大...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西安医学院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东步长制药...

作者

  • 14篇唐志书
  • 7篇朱华旭
  • 7篇李博
  • 6篇唐俊琪
  • 6篇潘林梅
  • 5篇宋忠兴
  • 5篇付廷明
  • 4篇曲永红
  • 4篇王梅
  • 3篇姚薇薇
  • 2篇郭立玮
  • 2篇崔春利
  • 2篇刘红波
  • 2篇邢卫红
  • 2篇潘永兰
  • 2篇李国龙
  • 2篇高从堦
  • 2篇郭东艳
  • 1篇刘力
  • 1篇年婧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草药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三七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建立三七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三七药材中22种游离氨基酸,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A含5 mmol· L-1甲酸胺、5 mmol· L-1乙酸铵和0.15%甲酸水溶液,B含1 mmol·L-1甲酸铵、1 mmol·L-1乙酸铵和0.05%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0 ~6 min,15%~20%A;6 ~ 10 min,20% ~30%A;10 ~ 11 min,30% ~ 46% A),流速0.4 mL· min-1,柱温35 ℃;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模式检测(MRM).结果:在12 min内22种氨基酸得到较好分离,22种氨基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1 7~0.999 9,回收率93.7%~104.7%,日内精密1.13% ~4.95%,日间精密度1.84% ~ 5.62%,10批三七药材样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4.72 ~ 5.96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三七药材中氨基酸类成分的测定,为三七药材全面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朱太雷郭盛唐志书王明耿李国龙杨洁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淫羊藿配方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优化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分析法,以出膏率、淫羊藿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22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36 min,淫羊藿苷含量可达10.16 mg.g-1,出膏率为17.26%。结论 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用于淫羊藿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
谢蓉李思维王梅郭东艳宋忠兴唐志书
关键词:淫羊藿苷
传统工艺与膜分离技术联合对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分离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将传统工艺与膜分离技术联用对马齿苋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L9(43)正交试验对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马齿苋粗多糖脱蛋白和脱色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不同孔径的膜联用对马齿苋多糖进行精制研究;采用Fenton反应、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研究马齿苋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活性。结果马齿苋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100℃,每次3 h,4次。Sevage法、三氯乙酸法和盐酸法脱蛋白多糖的回收率分别为17.05%、9.66%、16.61%。活性炭法、过氧化氢法、丙酮-无水乙醇法和氯仿-正丁醇法除色素多糖的回收率分别为17.04%、17.09%、27.06%、17.58%。膜分离研究表明纯化后的马齿苋多糖主要存在于0.8μm的渗透液中。马齿苋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8.89%、38.89%。结论合适的微滤超滤膜联用可以达到纯化马齿苋多糖的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显示马齿苋多糖能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汪荔王征张娇唐志书孙晓春宋忠兴黄文静刘力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膜分离技术抗氧化量效关系
基于超滤和蒸汽渗透膜法广藿香挥发油分离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在比较超滤膜和蒸汽渗透膜对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基础上,提出膜法中药挥发油提取的适用范围,进而对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解析。方法选取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分别采用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从挥发油收率、膜分离前后挥发油理化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对膜法中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型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超滤技术和蒸汽渗透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84.87%、78.46%;从化学组成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对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酮类成分的亲和透过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所透过油在3600~3650cm-1的官能团峰强度显著减弱,即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截留了挥发油中的醇、酮类成分,对醇、酮类成分的透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超滤法和蒸汽渗透法均为较好的广藿香挥发油富集方法,相比于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而超滤法趋向于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酚等含氧基团类成分的富集,蒸汽渗透法更趋向于烯类成分的富集。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其分离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对分离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王晗刘红波李博潘林梅付廷明张悦宋忠兴唐志书朱华旭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超滤膜技术
XDLVO理论解析超滤处理中药含蛋白质模拟废水膜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以小分子药效物质回收为目的,解析膜法废水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膜选择;筛选对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可进行有效处理的超滤膜。方法选取7种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超滤膜(PES5K、PES10K、PES20K-M、PES20K、PS20K、RC20K、PVDF100K)进行膜筛选实验;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檗碱为主要物质模拟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以膜通量、截留率、小分子透过率为考察指标,测试膜运行过程的操作参数;采用接触角表征膜表面亲、疏水性;进而运用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the 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解析筛选出高分离性能、耐污染且适宜于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超滤膜。结果PES5K膜总界面自由能最小,膜污染程度较小,该结果与膜滤过实验数据一致,实际运行中PES5K膜通量稳定,化学需氧量(COD)截留率达79.8%、蛋白质去除率超过95%,小檗碱保留率83.75%,符合"双膜法"废水处理的优选原则。结论PES5K膜可作为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优先选择;为膜法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的材料优选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赵文静张鲜丽李博潘林梅付廷明彭文博唐志书朱华旭
关键词:中药制药废水膜法处理膜污染
正源方对环磷酰胺所致豚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正源方对环磷酰胺(CTX)致豚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G-CSF组(20μg·kg-1)、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g·kg-1)。正源方各给药组及rhG-CSF组在造模前提前给药3d,其余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8d。除对照组外,实验第4天各组肌肉注射CTX(64mg·kg-1),连续3d。于造模后第8天观察外周血象。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指数,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涂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P<0.01或P<0.05),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巨核细胞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P<0.01),以rhG-CSF组提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最为显著(P<0.01);其中正源方中剂量组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或P<0.05);各给药组豚鼠的心、肝、脾、肺、肾指数并无显著变化(P>0.05);骨髓涂片显示,正源方中剂量组对环磷酰胺抑制的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修复作用最好。结论正源方能够促进环磷酰胺所致豚鼠骨髓抑制外周血的恢复和骨髓细胞的再生,对豚鼠的骨髓造血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曲永红王鹏远王晓娟唐志书唐俊琪
关键词:环磷酰胺白细胞骨髓抑制
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李益群徐丽朱华旭唐志书李博潘永兰姚薇薇付廷明郭立玮
关键词:蛋白质小檗碱
正源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正源方对模型小鼠血小板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正源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皂矾丸组、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隔日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小鼠ITP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复方皂矾丸组按1.68g/kg灌胃,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按3、6和12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脾脏指数,进行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通过腹腔注射GP-APS,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颗粒巨核细胞比例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源方各剂量组(3g/kg,6g/kg,12g/kg)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3g/kg,6g/kg脾脏指数显著下降、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增高,3g/kg颗粒巨核细胞比例显著下降;骨髓涂片显示正源方对巨核细胞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结论:正源方能够明显促进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和脾脏的恢复,促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曲永红王鹏远唐俊琪王晓娟唐志书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小鼠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柴黄口服液的纯化分离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索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柴黄口服液纯化分离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醇沉处理的药液和以无机陶瓷膜和聚砜膜,进行膜分离处理的药液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柴胡皂苷a为评价指标,结合物理化学参数p H、电导率、浊度、黏度的测定,考察膜分离法和醇沉分离法制得各制剂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稳定性差异。结果膜分离处理后的药液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醇沉处理的药液,且有更好的稳定性。结论膜分离技术能有效提高柴黄口服液的质量,可应用于口服液的大生产过程。
宋逍段玺赵鹏唐志书王昌利
关键词:膜分离醇沉黄芩苷柴胡皂苷A
茜草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优选茜草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有效成分大叶茜草素为指标,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茜草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叶茜草素含量。结果茜草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90 min。结论薄层色谱法可用于鉴定茜草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配方颗粒中的大叶茜草素含量稳定。
朱丽红贺文娟王梅唐俊琪
关键词:茜草大叶茜草素正交试验薄层鉴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