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90087)
-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权孙敏杨大楷张学文裴晓婧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政府教育投资对私人教育投资引导作用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文章简要介绍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数学工具,分析政府教育投资对私人教育投资的引导性。研究发现:二者关系在短期内是挤出效应,长期内为挤入效应,但贡献率较低。对此提出转变教育投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等积极建议。
- 杨大楷孙敏
- 关键词:政府教育投资挤入效应挤出效应
- 资本账户开放、金融风险与最优外汇储备被引量:23
- 2011年
-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出现新的动态。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金融危机风险是最优外汇储备规模决策的重要变量。在传统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一变量,新的最优外汇储备测算模型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拟合结果表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近年来甚至存在储备不足,"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确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一结果只有用"极度谨慎",也就是"金融危机恐惧"才能解释。此外,中国即便考虑了金融危机恐惧,外汇储备仍显过度。
- 杨权裴晓婧
-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危机资本账户开放
- 东亚储备库的成员收益、动力及监督机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10年
- 东亚储备库的实质是CMI的多边化。CMI多边化之后,部分成员可获得的贷款额度小于CMI时期。东亚储备库的收益在成员间的配置是不对称的,储备水平较高的经济体并不能从区域储备库中获益。从区域合作主导权的配置看,中、日两国没有获得有效激励。由于东亚各成员间的金融联系弱于各成员与区外的金融联系,东亚储备库缺乏对某一成员的危机做出快速反应的动力机制。东亚区域经济监督机制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使之成为一个有效且可信的系统。东亚储备库要成为一个更为稳定、有效且运行顺畅的区域合作机制,还需各成员进一步的共同努力。本文就东亚储备库运行过程中的成员收益配置、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等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东亚储备库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及中国参与该进程的对策。
- 杨权
- 关键词:动力机制
- 公共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
- 2009年
- 从长期看,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总量具有正效应,但相关系数较小。从就业结构层面看,公共教育投资对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不同,公共教育投资增加会引起第一、二产业就业增加,第三产业就业量减少。这与我国公共教育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的实情相符。在当期我国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及就业结构的引导性作用。
- 杨大楷孙敏
- 关键词:公共教育投资教育结构就业效应就业结构
- 东亚经济体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迷思被引量:1
- 2010年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东亚新兴经济体逐渐累积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国际储备理论研究的重心由最优外汇储备理论转向东亚新兴经济体持有超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动机。在关于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差异极大的各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亦有学者对"东亚经济体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命题本身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伪命题说"。东亚经济体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反映了其所处的国际金融环境及自身金融发展状况均面临极其不利的严酷现实。
- 杨权
- 关键词:东亚经济体
- 东亚外汇储备集体管理与区域福利增进被引量:2
- 2010年
- 近年来,东亚经济体逐渐累积了与其经济规模极不相称的外汇储备。在没有区域协调与约束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体竞争性增持会造成区域福利损失。在测算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基础上,东亚超额外汇储备的两种使用途径对区域整体的福利改进程度可采用变量分解法进行度量。建立外汇储备库改进了区域整体福利,但与完善的区域金融市场所能发挥的产出平滑和消费保险相比仍相去甚远。东亚经济体若将超额外汇储备用于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区域整体的福利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 杨权
- 关键词:外汇储备东亚经济体
- 县级基建项目财政管理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移,县级政府融资能力快速发展,投资规模与投资范围不断扩张。县级财政部门作为基建管理的基层组织,提高其管理绩效具有重大意义。结合调研分析了我国县级财政部门在基本建设投融资管理与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张学文
- 关键词:基本建设财政
- 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东亚地区双边货币互换的发展——东亚金融合作走向及人民币角色调整被引量:24
- 2010年
-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各层级的流动性救援设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于东亚地区尚未进入汇率协调阶段,建立在丰富流动性资源基础上的东亚各层级流动性救援设施的有效性不足。若将这些流动性资源用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则有助于区域金融稳定,同时可为区域货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在参与东亚金融合作进程中,应积极主张区域金融市场发展路径,并籍此助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 杨权
- 关键词:金融合作
- 东亚经济体大规模囤积外汇储备现象:影响因素、行为特征及政策含义被引量:5
- 2009年
- 近年来,东亚经济体超额累积外汇储备现象用传统的衡量外汇储备水平的经验法则已无法解释。本文在分析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持续累积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同时,试图区分东亚经济体不同类别国家之间的差异。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为防范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风险的较强的谨慎动机,东亚相对发达经济体则主要是对规模和交易需求的反应,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谨慎动机倾向;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相联系,而东亚相对发达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与其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波幅收窄相联系,东亚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累积行为并不能用重商主义动机进行解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超额累积现象凸显出加快推进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的重要性。
- 杨权
-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因素
- 我国公共教育投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 2009年
- 针对我国人力资本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投资的总体就业效应较弱,但对第二产业就业促进效应较显著,而对第一、三产业就业量影响较小。为此,要在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就业容量,稳步提高教育投入对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效果。
- 杨大楷孙敏
- 关键词:公共教育投资第三产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