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54)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黄梅波刘力臻冯永琦王珊珊裴祥宇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日元离岸与在岸利率联动效应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日本早已开放资本账户、完成利率自由化,并建立了离岸金融市场,这些金融开放政策必然会对日元离岸与在岸利率联动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日本资本账户逐步开放和利率自由化的背景,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多元GARCH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日元离岸与在岸的利率联动效应。结果表明,日元离岸与在岸利率相互传导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资本账户开放对离岸与在岸利率传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利率自由化是离岸与在岸利率联动效应增强的重要内部条件。这些结论对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自由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冯永琦梁蕴兮裴祥宇
- 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短期战略目标
- 2013年
- 文章在分析中国与东亚区域贸易和投资联系,即人民币区域化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克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尝试三个方面探讨了以人民币区域化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短期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国内、区域和国际三个层面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
- 黄梅波王珊珊
- 中国内生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多元排序Probit模型的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从汇率的本质出发,认为汇率制度内生于它所依托的经济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多元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汇率制度选择,并通过控制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较弱;二是有限弹性汇率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宏观经济实际的;三是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对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是稳健的。
- 王珊珊黄梅波
- 关键词:汇率制度
-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东南亚人民币化——基于小国视角跨期均衡货币替代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建立东南亚国家代表性居民效用最大化的跨期均衡货币替代模型,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是东南亚人民币化的重要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不断强化的升值预期,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的东南亚人民币化的可行策略。
- 张见刘力臻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预期货币替代
- 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面临的美日挑战——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考虑到国与国之间博弈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本文采用多群体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论,分析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国际货币发行国与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之间的博弈。通过演化博弈模型的推导和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美日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会长期抵制人民币区域化;二是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应长期选择共同合作,主动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内外战略两个方面提出人民币在东亚实现区域化的政策性建议。
- 黄梅波王珊珊
- 关键词:演化博弈
- 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经济结构调整及减少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依赖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角度对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行业地研究了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相应结论和启示。
- 冯永琦裴祥宇
-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
- 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
- 后危机时期,美元依然主导,欧元面临挑战,人心向往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既取决于储备货币发行国间的政策博弈,又离不开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合作。尽管美元霸权弱化,但短期内并不会丧失国际本位币地位,改革的时间被显著拉长。国际货...
- 石凯聂丽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霸权稳定论
- 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影响的理论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冲击,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出口结构的转型迫在眉睫,然而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是制约中国贸易结构调整与贸易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文章借鉴Ju和Wei封闭情形下的基本架构,构建了两部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导致资本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促进该行业产出乃至出口增加。因此,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一国出口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刘璐丁一兵
- 关键词:金融发展贸易转型
- 欧洲的“财政契约”及其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欧洲"财政契约"是欧盟25国在德国的倡导下签署的一项协议,是欧盟为化解主权债务危机而向"财政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截至2012年6月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结束,危机国葡萄牙、爱尔兰已批准通过"财政契约"。核心国德国面临国内外反对力量,力排众议,争取于2012年7月之前获得本国议会批准,为欧洲各国做出表率。对于"在签约国中获得12国议会批准即可将契约付诸实践"的条件而言,契约的真正实施似乎悬念不大。然而,复杂多变的欧洲经济形势预示,仅靠"财政契约"无法实现欧洲经济复苏。如何将财政手段与金融手段有机结合运用于欧洲经济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 黄梅波吕少飒
- 关键词:财政契约金融手段
- “欧猪五国”的债务形势及展望
- 2012年
- 2012年对"欧猪五国"来说是较为关键的一年,今年的债务形势对各国债务危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欧猪五国"的债务危机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其中,西班牙是欧债危机的"风暴中心";意大利"大而不能救,大而不能倒";希腊依旧"退欧"疑云密布;葡萄牙债务前景依旧黯淡;爱尔兰将在蹒跚中前行。我们从"欧猪五国"各国的个性特点出发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形势,并对未来各国债务危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