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48)

作品数:18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衡正昌饶朝龙高绪芳文卫华张治位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基因
  • 13篇DNA损伤
  • 8篇P53基因
  • 4篇RAS基因
  • 3篇地高辛
  • 3篇地高辛标记
  • 3篇地高辛标记探...
  • 3篇探针
  • 3篇K-RAS基...
  • 2篇联苯
  • 2篇联苯胺
  • 2篇氯乙酸
  • 2篇苯胺
  • 2篇P53
  • 2篇PCR技术
  • 2篇PCR技术检...
  • 2篇DNA链
  • 2篇DNA链断裂
  • 2篇DNA损伤作...
  • 2篇N

机构

  • 17篇四川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作者

  • 17篇衡正昌
  • 8篇饶朝龙
  • 7篇高绪芳
  • 5篇文卫华
  • 4篇张治位
  • 3篇谢方莉
  • 3篇吴青
  • 2篇张遵真
  • 2篇帅培强
  • 1篇杨媛
  • 1篇陈俊
  • 1篇马晓军
  • 1篇叶运莉
  • 1篇曹叔翘
  • 1篇李明川
  • 1篇杨军
  • 1篇朱虹

传媒

  • 5篇卫生研究
  • 4篇卫生毒理学杂...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Biomed...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酸序列水平定位DNA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在核酸序列水平定位DNA损伤的方法。方法培养TK6细胞,抽提基因组DNA,制备k-ras基因外显子2的单链探针。酶切基因组DNA构建损伤模型,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RDPCR)进行Southern blot,对产物进行测序。结果酶切DNA的RDPCR产物在相应位置出现杂交条带,测序证实损伤位于Hinf在k-ras外显子2的酶切位点。结论将RDPCR和测序技术结合在一起,可在核酸水平上准确定位DNA损伤的碱基位置。
高绪芳饶朝龙文卫华衡正昌
关键词:DNA损伤K-RAS基因
氯乙酸类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大鼠p53基因的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检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对大鼠p53基因的DNA损伤作用,证实其遗传毒性并探讨其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二氯乙酸、三氯乙酸腹腔注射染毒SD大鼠,提取肝组织DNA,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技术检测其对大鼠p53基因外显子7的DNA损伤作用。结果在DCA染毒组检测出2条杂交条带,表明DCA可引起大鼠肝组织p53基因外显子7的损伤,有2个位点。未检测到TCA对大鼠p53基因的损伤作用。结论二氯乙酸的致癌作用可能与损伤p53基因有关,RDPCR技术检测靶组织p53基因的损伤作用与大鼠致癌试验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杨媛衡正昌
关键词:P53基因DNA损伤氯乙酸
建立非放射性连接介导PCR技术检测p53基因链断裂被引量:7
2001年
张治位谢方莉衡正昌张遵真
关键词:P53基因DNA链断裂地高辛标记探针
职业砷接触工人某些遗传毒性指标的变化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职业砷接触工人某些遗传毒性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云南某砒霜厂40人为接触组,当地无明显毒物接触史28人为对照组,检测并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彗星试验拖尾率和尾长,以及尿中总砷、有机砷水平。结果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彗星试验拖尾率、尾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中总砷、有机砷浓度也高于对照组(均低于0.02mg/L)。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随有机砷浓度、工龄乘积增加有升高趋势(rs=0.356,P=0.024;rs=0.347,P=0.028)。结论职业性砷暴露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
文卫华杨军高绪芳衡正昌朱虹曹叔翘
关键词:遗传毒性
联苯胺对k-ras基因DNA损伤位点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在核酸序列水平定位检测联苯胺对k-ras基因的DNA损伤。方法联苯胺染毒TK6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制备k-ras基因外显子2的单链探针,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联苯胺染毒剂量100μmol/L检测到较k-ras外显子2短的一条清晰的杂交条带,测序结果表明linker与k-ras外显子2的第66位碱基T发生连接。结论首次证实联苯胺可引起k-ras外显子2发生DNA损伤,该损伤位点位于k-ras外显子2的第65位碱基G,可能是联苯胺重要的致癌作用靶点。
高绪芳帅培强饶朝龙文卫华衡正昌
关键词:联苯胺DNA损伤K-RAS基因
单链连接PCR技术检测p53基因的DNA损伤被引量:3
2002年
张治位衡正昌谢方莉
关键词:P53基因DNA损伤地高辛标记探针
联苯胺对大鼠P53基因损伤作用及器官特异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联苯胺对大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及其遗传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联苯胺腹腔注射染毒SD大鼠,提取肝、肺、肾及膀胱组织的DNA,运用单链探针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聚合酶链反应(RDPCR)技术检测其对大鼠P53基因外显子7的DNA损伤作用。结果杂交显色后在大鼠肝、膀胱、肺组织检测到了杂交条带,而肾组织未检测到杂交条带。结论联苯胺对大鼠P53基因外显子7具有DNA损伤作用,其致癌机制可能与P53基因损伤有关,联苯胺对大鼠的主要靶器官为肝、膀胱和肺。
吴青衡正昌
关键词:联苯胺P53基因DNA损伤靶器官
N-ras基因DNA损伤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5年
目的建立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RDPCR)技术检测N-ras基因DNA损伤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单引物PCR技术制备N-ras基因外显子1单链探针,酶切构建DNA损伤模型,再经RDPCR扩增后与探针杂交显色。结果单引物PCR技术制备单链探针获得成功,目的基因在相应位置出现了清晰的杂交条带。结论RDPCR技术可定位检测到该酶切DNA损伤位点,表明该方法已成功建立,将有利于其在化学致癌作用机制研究及肿瘤预防领域的应用。
饶朝龙张遵真衡正昌
关键词:DNA损伤
重铬酸钾致N-ras基因DNA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研究重铬酸钾对N -ras基因的DNA损伤作用,探讨其致癌作用分子机制。方法 制备N -ras基因外显子1单链探针;重铬酸钾染毒细胞提取基因组DNA ,再经RDPCR扩增后与探针杂交显色。结果 重铬酸钾染毒剂量10 0 μmol L可检测到DNA损伤片段杂交条带,其损伤片段长于完整的N ras基因外显子1;更高剂量(10 0 0 μmol L)未能检测出DNA损伤作用。结论 重铬酸钾可能造成N- ras基因外显子1上游序列DNA损伤,且该损伤作用可能正是其致癌作用分子机制的关键所在。
饶朝龙衡正昌
关键词:DNA损伤重铬酸钾
RDPCR技术检测p53基因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张治位衡正昌
关键词:P53基因DNA损伤地高辛标记探针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