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0-011-04)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慧卿曹立迎傅礼兵张宗元蔺高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控水措施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边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水平井见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受到井身轨迹如:水平段长度,避水距离等的影响,还与油藏的自身条件如:油水黏度比,各向异性有关。采用无因次水平段长度、无因次避水距离综合分析水平井的井身轨迹及油藏的自身条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影响,并给出各个影响因素与水平井见水时间的数学关系式。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见水时间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用注聚合物的方式控制边水突进,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比较明显。本研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的应用、合理井身轨迹的确定,以及水平井的控水增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曹立迎刘慧卿张宗元蔺高敏傅礼兵
- 关键词: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井身轨迹无因次堵水
- 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油藏剩余油富集分布研究
- 2011年
- 本文针对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高含水、水驱动用程度较差的特点,以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基础,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及分流量方程建立了计算水淹程度分布的方法。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反求出含水率为98%时的残余油饱和度。建立了计算剩余水驱可采储量分布的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剩余储量丰度和含水率小于75%的中等水淹程度作为筛选剩余油富集区的第一标准和第二标准。结合有利的地质构造和沉积微相叠合得到剩余油的富集分布。总结了该区块剩余油分布的五种模式,给出了挖潜的有利区域。研究的结果对于指导该区块的二次开发和挖潜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伟波王庆张彬张清波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富集水淹程度
- 特高含水期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 2010年
- 用Forchheimer运动方程取代常规的达西运动方程,建立特高含水期非线性渗流的径向无因次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Laplace变换、差分离散和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算法求解数学模型,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根据所求结果做出井底流压及产量曲线,并分析特高含水期油藏开采的规律。
- 曹立迎刘慧卿乔月云雄梅
-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LAPLACE变换
-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利用水平井技术可有效控制底水油藏普遍存在的水锥问题,然而这一技术受油藏地质条件、操作参数等许多因素影响。以江苏油田永安25区块为例,详细研究了不同油藏参数、操作参数等对原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产量随水体倍数、油层厚度、平面渗透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对于该地区,合适的避水高度为0.3 h~0.4 h;合适的采液速度为130 m3/d;合理的提液时机在含水率达到50%~60%时。
- 杨俊峰刘仁静姜汉桥
-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采液速度
-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在底水油藏的开采中,油井何时见水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数值模拟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底水油藏水平井概念地质模型研究了水平井开采条件(水平段长度、避水高度、生产压差、采液量)及油藏自身条件(含油面积、油层厚度、水平渗透率、渗透率各向异性以及油水黏度比)对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平段长度、避水高度、含油面积、油层厚度及水平渗透率等因素与见水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生产压差、采液量、渗透率各向异性及油水黏度比等因素与见水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 王庆刘慧卿李华锋李丹
-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影响因素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