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916)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臧运祥朱祝军王雅琼施柳李云龙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百合切花脱落进程中乙烯对PG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百合切花在采后贮运及应用中易于发生花瓣脱落现象。脱落主要是离区细胞分离并最终导致器官脱落母体的过程,而细胞分离时细胞间的果胶多糖会降解或溶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是水解果胶多糖的主...
- 程桂平何秋微李红梅吴志成罗志鸿黎洪波何生根
- 关键词:百合切花乙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表达
- CYP79B2/B3基因在吲哚族硫苷与IAA代谢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吲哚族硫苷与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acid,简称IAA)在十字花科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YP79B2/B3基因催化生成的吲哚乙醛肟(IAOx)是这2条代谢途径的共同前体物,因此,阐明CYP79B2/B3基因在吲哚族硫苷与IAA代谢平衡中的作用,对于十字花科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及病虫害防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吲哚族硫苷合成途径、IAA合成途径及CYP79B2/B3基因在2条代谢途径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孙夏莉臧运祥徐义康许双双
- 关键词:IAA代谢途径
- 小白菜‘四月慢’与自交系05-51的组培再生比较研究
- 2011年
- 以不同器官为研究对象,对小白菜常规种‘四月慢’与自交系种质材料05-51的组培再生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小白菜的遗传转化和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试验结果表明,以带柄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效果较好;MS培养基中3mg/L的6-BA与0.5mg/L的NAA组合有利于不定芽形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再生频率差异较大,与自交系种质材料05-51相比,常规种‘四月慢’更易再生。
- 臧运祥于丹丹陈春晖朱祝军
- 关键词:小白菜自交系
- 非洲菊切花弯茎进程中茎结构的观察
-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切花采后极易发生弯茎现象而丧失观赏价值。通常认为弯茎的发生是因为在瓶插后期因花茎变软,支撑力减弱。但是,非洲菊花茎的上部茎段的机械强度明显低于中部,而弯茎却多发生在中部茎段。观察...
- 吴志成余欣繁何生根何秋微罗志鸿黎洪波程桂平
- 关键词:非洲菊切花茎结构
- 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4
- 2014年
- 以9个大白菜品种的花蕾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6-BA以及不同固体培养基对大白菜小孢子胚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其它十字花科蔬菜小孢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白菜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9个大白菜品种中有6个诱导出胚状体,‘北京特好吃火锅菜’出胚率最高,达到每蕾12.38胚;添加0.3mg/L的6-BA可以促进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以‘北京特好吃火锅菜’提升效果最显著;添加0.01g/L活性炭的MS固体培养基比B5培养基更适于成熟胚状体发育成苗。
- 施柳王雅琼李云龙朱祝军郑伟尉臧运祥
- 关键词: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
- 非洲菊切花弯茎进程中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变化
- 非洲菊切花采后极易发生弯茎现象而丧失观赏价值,且弯茎部位多发生在离花冠基部8~12 cm处。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多糖在细胞壁中的含量、组成、结构和交联方式等可影响植物组织的机械强度。为此,本试验初步研究非洲菊切花弯茎过...
- 程桂平王迪刘泽伟李红梅何生根
- 关键词:非洲菊切花细胞壁多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