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399)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敦金张镜孙雯方元龙肖雪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母源性细颗粒物暴露对仔鼠生长发育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母源性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暴露对仔鼠生长发育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Sprague Dawley大鼠雄性25只,雌性50只,按1:2合笼。雌鼠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倒置显微镜下见雄鼠精子满视野视为妊娠第0天。将孕鼠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M2.5暴露组。从妊娠0~18d分别将含5%二甲基亚砜或PM2.5抽提物混悬液(4个暴露组分别用0.1、0.5、2.5或7.5mg/kg抽提物溶于5%二甲基亚砜)腹腔注射,每3天注射一次,待其自然分娩。观察孕鼠体重、妊娠天数、仔鼠的体重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计算仔鼠的肺体系数和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各组随机抽取出生后28d的仔鼠测定肺通气功能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和LSD法以及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孕鼠和仔鼠均未出现自然死亡。2.5和7.5mg/kg组胎窝重量均低于对照组[(65.71±9.02)、(62.55±7.64)与(69.68±11.9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05,P〈0.05)。0.1、0.5、2.5组和7.5mg/kg组的仔鼠体重分别为(5.82±0.83)、(5.76±0.49)、(5.65±0.51)和(5.36±0.64)g,其中2.5组和7.5mg/kg组低于对照组的(5.89±0.50)g,以7.5mg/kg组为最低(F=9.905,P〈0.05)。PM2.5暴露组肺内病变分布不均一,肺泡大小不一,肺泡腔明显缩小,部分肺泡腔完全闭锁;肺泡间隔显著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肺泡结构破坏,呈现肺间质纤维性病变的表现。各组肺泡数和肺泡等效表面积均小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23.680和63.817),肺泡间隔等效厚度大于对照组(F=100.023,P〈0.05)。0.5、2.5和7.5mg/kg组肺泡数和肺泡等效表面积逐渐下降,肺泡间隔等效厚度逐渐上升,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5mg/kg组的用力肺活量�
- 汤雯婷匡丽云龚景进李晓梅李秀英杜丽丽陈兢思陈敦金
- 关键词:颗粒物胎儿发育肺活量肺顺应性
- 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 2014年
- 背景:建立高纯度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对研究胎盘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采用三步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然而步骤过于繁琐且对细胞损伤较大。因而,如何简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步骤,同时又能提高目标细胞纯度的体外培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从早期绒毛组织中分离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健康孕6-8周孕妇行人工流产后的绒毛组织,经两步酶消化法和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传代时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获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24 h后基本完全贴壁,第10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2至13天细胞浓度达80%,传代细胞较原代细胞生长活跃,培养5-7 d可长满培养瓶底,呈"铺路石样"排布。免疫荧光化学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中FⅧ因子与CD31相关抗原双荧光染色呈阳性,细胞阳性率达100%。MTT法测得培养第5代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倒"S"形。结果证实,应用两步酶消化法、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并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纯化细胞,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
- 张慧丽杜培丽方元龙张镜何玉甜孙斌肖雪孙雯周燕媚陈敦金
- 关键词:细胞鉴定胰酶消化CD31MTT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