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90260) 作品数:9 被引量:112 H指数:5 相关作者: 赵定涛 范进 洪进 邓雅静 许晓燕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将全国268个地级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划分为低效、集约、挖潜三类,选取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探索出了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建设投资水平是提高集约用地水平的关键,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城市有着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而在实现挖潜用地时,则需要将发展重点放在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上,警惕可能出现的由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交通便利性产生的负面效应。 赵定涛 吴丽 范进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水平 影响因素 城市建设投资 城市空间结构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已经形成了两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蔓延式发展和紧凑性发展。本文基于能源消耗视角研究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问题。首先构建了城市空间-环境模型,揭示了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并通过对220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城市蔓延对城市能耗的影响。在这些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压力-愿景-势力(Pressures-Visions-Forces,PVF)动态框架。主要结论有:城市蔓延式发展将导致城市能源负荷增加,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应是紧凑性发展。 赵定涛 邓雅静 范进关键词:PVF 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专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2013年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命令—控制型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工业比重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影响。R&D的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 许晓燕 赵定涛 洪进关键词:影响因素 环境规制 R&D投入 外商直接投资 个人碳交易理论视域下的阶梯电价定价模型 被引量:10 2013年 阶梯电价作为一种电力定价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电力成本核算体系,要求高用电量群体承担较高的电力价格。但这一定价方式违背了规模经济中平均成本随需求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鉴于此,本文基于个人碳交易理论,构建阶梯电价的定价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不同电力消费群体间电力价格差距,研究成果为能源商品价格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定涛 邓雅静 范进关键词:阶梯电价 消费排放权交易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源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 被引量:23 2012年 消费模式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和管制,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为了将消费因素纳入减排框架,本文基于总量管制和交易机制(Cap-and-Trade Rules)构建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消费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均衡问题,以及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费排放权的交易价格会收敛于理论竞争均衡价格,即临界碳价;消费排放权交易能够激励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有利于创造低碳需求,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文章给出启示性政策建议。 范进 赵定涛 洪进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消费者选择 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被引量:3 2013年 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ECF)是居民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测量比较困难。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对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CF)进行测算,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活水平效应较大,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233%;碳排放强度为负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133%;消费结构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9%。因此,政府应倡导居民节约消费,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注重交通项目的减排。 赵定涛 张韧 范进关键词:LMDI 影响因素 减排政策 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的测定及演化 被引量:4 2012年 能源效率与排放总量之间存在"杰文斯悖论",鉴于此,需要从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研究视角(Thelifestyle and social-behavioral,LSB)研究排放问题。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以2001~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数据为样本,核算个人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并分析其结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个人消费支出高于10000元拐点时,总的ECF排放强度将会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享受型排放强度的上升,但与此同时,生存型和发展型排放强度会下降;中国正走向一条高碳消费的道路,结构性排放强度仍有上升的空间。基于以上分析,在扩大消费的背景下,为减缓碳排放,应加大需求管理。 赵定涛 郭韬 范进中国城市为何会“蔓延式”发展——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的人口密度持续下降,呈现出蔓延的发展态势。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揭示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本文在Brueckner的城市空间扩张经典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城市蔓延理论模型,并以1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典的城市扩张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私人汽车拥有量正相关。但本文实证结果还显示,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地租也呈正相关关系,这与经典理论不完全一致,对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城市蔓延的治理方式,应运用城市理性增长的理念,提高城市的紧凑性,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范进 赵定涛关键词:城市蔓延 地租 共同责任视角下贸易碳排放分摊机制 被引量:17 2013年 国际贸易中内涵碳排放的责任归属关系到国际减排框架公平性与我国切实经济利益。本文基于由产业链各方共同分担责任的思想,提出了"共同责任"的分摊原则,建立了国际贸易碳排放责任分配的SCR测算模型,将贸易产业链中各方的排放责任在其自身、下游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间进行分配;并应用此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三大重点行业进行实证测算分析,界定具体行业的贸易双边责任。研究结论认为,共同责任视角使得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共同对产品生产中的碳排放负责,体现了受益与责任的相匹配。SCR模型下中国作为出口国将承担50%-80%的碳排放责任,其余责任由相应进口国承担。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进口国和出口国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而分担的份额大小与行业附加值有关,附加值越低,进口国所承担的责任份额也越大。 赵定涛 杨树关键词:碳排放 国际贸易 SCR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