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13)

作品数:17 被引量:227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德威刘德民袁晏明廖群安魏启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青藏高原
  • 7篇青藏
  • 6篇下地壳
  • 5篇地壳
  • 5篇板内
  • 4篇盆山耦合
  • 4篇冈底斯
  • 3篇地震
  • 3篇西藏冈底斯
  • 3篇下地壳流动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东段
  • 2篇东昆仑
  • 2篇青藏高原及邻...
  • 2篇西藏冈底斯东...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冈底斯东段
  • 2篇板内地震

机构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作者

  • 15篇李德威
  • 4篇刘德民
  • 2篇廖群安
  • 2篇袁晏明
  • 1篇王国灿
  • 1篇庄育勋
  • 1篇徐祖丰
  • 1篇赵继龙
  • 1篇储玲林
  • 1篇汪校锋
  • 1篇卢炼
  • 1篇郝爽
  • 1篇魏启荣
  • 1篇范旭光
  • 1篇余忠珍
  • 1篇唐峰林
  • 1篇曹圣华
  • 1篇罗文行
  • 1篇肖灯意
  • 1篇朱伟鹏

传媒

  • 5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陆板内地震的发震机理与地震预报--以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23
2008年
大陆板内地震主要产于新生代厚壳造山带或高原,在平面上呈弥散状分布,在剖面上震源沿中地壳成层分布,为浅源地震。盆山活动断层系统呈规律性组合,盆山挤压边界为逆冲型压性发震断层;盆山走滑转换边界为走滑型扭性发震断层;造山带内部主要是伸展型张性发震断层。大陆板内地壳分层流变作用制约了板内地震的构造物理过程。大陆下地壳韧性流层为地震活动提供了热能,热软化和热融化介质发生缓慢的韧性流动,是孕震构造;中地壳韧一脆性剪切带发生热一应力转换,聚积应力和应变,为蕴震构造;当下地壳流动在中地壳积累的应变超过上地壳特定构造部位介质的应力一应变极限时,上地壳形成脆性发震断层,产生地震。震源出现在上地壳脆性断层与中地壳脆一韧性剪切带的交汇部位,青藏高原的震源深度通常为12-35km。目前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然而,大陆动力学和板内地震的理论突破可能为短临预报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大陆下地壳热动力作用是中地壳产生地震和上地壳发生地震的根源,那么上地壳脆性断层活动会释放出地壳深部的热流体和热气体,引起局部的地温异常、水文异常和大气异常。建议从大气到地表再到地下系统地监测活动断层带及邻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的温度异常和成分变化,结合观测下地壳流层厚度、地应力一应变变化、重力异常、磁异常、地电异常等,综合评价地壳活动性和发震可能性。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上,是典型的大陆板内地震,震源处于映秀-北川断层上,震源深度为12km。35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呈右行左阶雁行排列在具有逆冲和右行走滑性质的汶川-茂县-青川、映秀-北川和江油-都江堰3条断层带上。下地壳的
李德威
关键词:板内地震发震机理地震预报下地壳流动汶川地震
大陆板内盆山耦合及盆山成因——以青藏高原及周边盆地为例被引量:29
2009年
大陆造山带与沉积盆地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空间上相互依存,物质上相互补偿,构造上相互作用,时间上同步演化。这些内在联系体现在统一的形成机制上:大陆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在大陆边缘俯冲板片脱水熔融和大陆内部地幔柱(枝)上隆的热动力作用下,地壳由盆向山侧向流动,导致盆山地壳物质发生循环运动。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的耦合作用十分典型。青藏高原不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而是形成于下地壳流动驱动的板内盆山作用。青藏高原板内盆山耦合可分为两个阶段:(1)板内造山成盆阶段,表现为180~120Ma→65~30Ma→23~7Ma从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盆山系统→青藏高原中部盆山系统→青藏高原南部盆山系统有序迁移,以构造隆升、水平运动、地质作用和大规模板内金属成矿为特征;(2)均衡成山成盆阶段,表现为从3.6Ma开始,青藏高原整体快速隆升和周边沉积盆地边缘坳陷带巨厚的磨拉石沉积,以3.6MaB.P.、2.5MaB.P.、1.8~1.2MaB.P.、0.8MaB.P.和0.15MaB.P.等一系列脉动式快速隆升、垂直运动、地理作用和水系-环境变化为特征。大陆板内盆山构造演化经历从伸展构造向挤压构造的转换,伴随盆地主动作用转变成造山带主动作用。大陆下地壳流动和盆山耦合形成非安德森式的低角度拆离断层、波状起伏逆冲断层和异常共轭关系走滑断层。
李德威夏义平徐礼贵
关键词:下地壳流动盆山耦合板内构造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板内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被引量:15
2008年
青藏高原板内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下地壳基本上没有地震,地震震源多集中在15-40km的深度范围,主要在中地壳内,呈似层状弥散分布.其中30-33km深度是一个优势层,与壳内分层有关.总体上青藏高原南、北部的震源面略呈相向倾斜特征.70-100km深度区间出现了比较集中的震级较小的地震,可能与壳幔过渡带的拆离作用有关.高原内部的正断层系与板内地震密切相关,是板内浅源地震的主控构造.总之,青藏高原地震震源沿着活动的上地壳脆性层与软弱层之间的脆-韧性过渡带分布.这些板内地震活动属于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板块碰撞和板块俯冲无关.初步认为青藏高原浅层到深层多震层的成因分别是韧性基底与脆性盖层、韧性下地壳与脆性上地壳、韧性下地壳与脆性上地幔的韧-脆性转换、拆离和解耦的产物.
罗文行李德威汪校锋
关键词:青藏高原板内地震震源深度多震层
Paleoproterozoic granitic gneisses of the Dinggye and LhagoiKangri areas from the higher and northern Himalaya,Tibet:Geochronology and implications被引量:6
2008年
Granitic gneisses have been widely found in crystalline rocks in the Dinggye area of the Higher Himalaya (HHM) and the LhagoiKangri area of the North Himalaya (NHM), Tibet. In the HHM, the gneisses intruded in the granulite-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known as Nyalam group. In the NHM, the gneisses intruded in the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osed ones, known as LhagoiKangri group. These granitic gneisses are peraluminous monzonitic granites in terms of their mineral assemblage, and are considered as being derived from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by anatexis based on the tran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gneisses with their migmatitized wall rocks. Zircons are similar in crystal shape and interior structure from both gneisses. Most of them are euhedral or subhedral elongated prism-shaped transparent crystals, with fine oscillatory zoning, showing the magmatic genesis. Some of them are short prism-shaped and with relict core inherited from magma source and oscillatory zoning mantle crystallized from magma. SHRIMP U-Pb dating of zicons shows that both the granitic gneisses in the HHM and NHM are Paleoproterozoic (1811.6±2.9 Ma and 1811.7±7.2 Ma, respectively). These ages are similar to those (1815 to 2120 Ma) from granitic gneiss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Lesser Himalaya (LHM). The ages of inherited zircons (>2493.9±7.0 Ma, 2095.8± 8.8 Ma, 1874±29 Ma) exhibit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several thermal events in Paleoproterozoic. All of the ages suggest the same India basement beneath the different units in Himalaya area, and do not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HHM and NHM are accretionary terranes in Pan-Africa orogenic event. The fact that the basement in HHM is as old as or even younger than LHM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ly prevalent orogenic models such as either extrusion of low-viscosity mid-crust or orogenic channel.
LIAO QunAnLI DeWeiLU LianYUAN YieMingCHU LingLin
关键词:HIGHERHIMALAYAPALEOPROTEROZOICGRANITICGNEISSGEOCHRONOLOGY
冈底斯朱诺地区中新世板内热隆伸展成矿被引量:4
2010年
位于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中段西侧的朱诺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已发现有朱诺大型斑岩铜矿床和铁雅铁铜矿点。野外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调查、构造分析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朱诺斑岩铜矿床在构造上受近EW向和近SN向伸展断裂控制,时间上属于中新世青藏高原南部板内构造过程,含矿斑岩具有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特征。朱诺及其所在的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在中新世处于板内构造环境,板内伸展构造—埃达克质岩—斑岩铜矿系统叠加在早期的俯冲—碰撞构造岩石组合之上。与埃达克质岩形成直接相关的下地壳流动导致冈底斯上地壳及下地壳显著加厚,发生部分熔融作用,下地壳物质可能源于地壳减薄的锡瓦利克盆地,流经喜马拉雅,穿过并改造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挤入地壳的洋壳地幔岩石,造成被混入洋壳地幔成分的冈底斯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上升并顶托冈底斯上地壳,致使冈底斯上地壳先后发生近EW向和近SN向的伸展,在上地壳伸展扩容空间中含矿埃达克质岩浆沿伸展断裂上升、侵位,并富集成矿。
曹军李德威肖灯意郭建慈次邛
关键词:埃达克岩斑岩铜矿冈底斯
西藏高喜马拉雅定结和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古元古花岗质片麻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7年
在西藏高喜马拉雅(HHM)定结地区和北喜马拉雅(NHM)的拉轨岗日一带,发现有大面积分布的花岗质片麻岩,分别侵入于聂拉穆群的麻粒岩-角闪岩相和拉轨岗日群角闪岩相的变质沉积岩中.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原岩主体岩性相当于过铝质的二长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反映为上述基底变质岩深熔的产物.2个不同产地的花岗质片麻岩中所含的锆石在结晶形态和内部结构上非常相似,大部分锆石为柱状的自形-半自形透明晶体,发育有很窄的振荡生长环带,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少部分锆石中含有粒度大小不等的残留锆石核,其幔部仍主要为具振荡生长环带的岩浆锆石.用SHRIMP方法对锆石进行了U-Pb定年,获得HHM和NHM花岗质片麻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811.6±2.9)和(1811.7±7.2)Ma,与广泛分布于小喜马拉雅,年龄介于1815~2120Ma之间的花岗质片麻岩的年龄基本一致但略偏新.两个不同产地花岗质片麻岩锆石核部的残留锆石的年龄>(2493.9±7.0),(2095.8±8.8),(1874±29)Ma,显示了古元古时的其他可能重要热事件时间和聂拉木群、拉轨岗日群原岩的下限年龄(新于(1874±29)Ma).这些结果说明,喜马拉雅的不同构造单元具有相同的印度结晶基底,而不支持HHM和NHM是泛非造山事件的增生地体的说法,同时高喜马拉雅具与小喜马拉雅相同或较年轻的基底也与当今较流行的喜马拉雅造山模式,如低黏度的中地壳挤出模式和造山通道模式不吻合.
廖群安李德威袁晏明储玲林卢炼
关键词:高喜马拉雅古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科学问题被引量:19
2006年
在初步分析大陆动力学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岩石圈动力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8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其核心科学问题是: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滞后效应还是大陆板内构造过程;青藏高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是否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机制;解体的青藏高原岩石圈下地壳何时、何处、如何和为何流动;青藏高原怎样与周边的盆地同步强耦合作用;如何通过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创新带动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等应用基础理论的创新。
李德威庄育勋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下地壳盆山耦合青藏高原
大陆下地壳流动:渠流还是层流?被引量:26
2008年
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和模拟资料证明大陆岩石圈存在壳内流层,目前创建了渠流和层流两种假说来解释大陆下地壳的流动规律和流动机理。渠流模式是指厚地壳、高地势的造山带或高原中、下地壳低粘度物质在地貌负荷的侧向压力梯度或剥蚀作用驱动下从山根向外侧向扩张。笔者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基础上于1992年提出的层流模式是指在大陆边缘俯冲板片脱水熔融和大陆内部地幔柱(枝)底辟上隆的热动力及其相关的重力驱动下的盆山地壳物质循环系统,盆地热软化下地壳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层流向相邻的山根,盆地地壳减薄,造山带地壳加厚,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物质带动深层变质岩向上运动,热-重力派生的垂直主应力形成热隆伸展的变质核杂岩和低角度拆离断层,隆升的山体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侧向扩张,盆山边界形成逆冲推覆和滑覆构造,同时遭受强烈的剥蚀作用,造山带源粗碎屑沉积物快速堆积在盆缘受下地壳拖曳的壳内有限俯冲坳陷带内。渠流构造和层流构造在大陆板内变形、中下地壳韧性挤出、造山带的挤压和伸展同步转换、中深变质岩的韧性变形及剥露过程、部分熔融及岩浆活动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在发育背景、产出部位、流层边界、流层规模、流动型式、流动体制、流动方向、流动物质、流动效应、流动时间、驱动力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异。渠流构造基本上可作为层流构造时空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层流的驱动力是热能和重力,而不是地表剥蚀作用和山体负荷作用。从全球角度来看,层流只是地球多级物质循环流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德威
关键词:下地壳层流盆山耦合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成因被引量:5
2007年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各构造单元有一定的匹配性,异常区的形成与青藏高原和周边盆地耦合过程中下地壳岩石的热软化以及韧性流动有关。下地壳层流是下地壳岩石热软化和韧性流动的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层流作用的表现,目前层流作用的动力来源于恒河盆地下地壳,层流方向由恒河盆地流入青藏高原。
赵继龙袁晏明李德威郝爽
关键词:高导层低速层
东昆仑万保沟群火山岩(Pt_2w)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被引量:23
2007年
东昆仑万保沟群火山岩(Pt2w)为一套溢流相的基性火山岩夹少量的碳酸盐岩-硅质岩、泥质岩,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Pt2),其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谐和年龄为1343 Ma±30 Ma。火山岩的爆发指数Ep=0.18,岩石类型以变质玄武岩为主体,变质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和变质玄武质凝灰岩少量。万保沟群火山岩(Pt2w)在主量元素成分上表现为低SiO2(42.95%~52.68%,平均为47.52%)、低K2O(0.06%~1.62%,平均0.53%)和高Na2O(1.53%~4.23%,平均2.76%),火山岩中碱性系列与拉斑系列并存。稀土元素含量高(ΣREE=83.71×10-6~232.59×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斜型,其(La/Yb)N=1.92~10.72,无铈异常(Ce/Ce*=0.92~1.06),铕异常也不明显(Eu/Eu*=0.83~1.10)。普遍高U(0.42×10-6~4.2×10-6)、Th(0.93×10-6~7.0×10-6)、Nb(9.9×10-6~44×10-6)、Ta(0.83×10-6~2.7×10-6)、Zr(141×10-6~357×10-6)和Hf(4.6×10-6~9.6×10-6),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呈现为一个“大隆起”的分布型式。火山岩以典型的洋岛玄武岩为绝对主体,洋脊型玄武岩少量。Pt2w洋岛玄武岩与Pt2q碳酸盐岩共同构成了洋岛(或海山)的“双层型”结构,洋岛(或海山)的下部为Pt2w玄武岩,上部沉积的则为Pt2q的碳酸盐岩。火山岩的形成环境为东昆仑地区在中元古代时期的一有限洋盆。
魏启荣李德威王国灿
关键词:东昆仑火山岩地球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