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BYY002)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缑瑞隆李计伟吕兆格田明秋刘钦荣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量词
  • 6篇对外汉语
  • 6篇教学
  • 6篇汉语
  • 5篇量词教学
  • 4篇意象
  • 3篇对外汉语教学
  • 3篇个案
  • 3篇个案研究
  • 3篇汉语教学
  • 2篇用法
  • 2篇语义
  • 2篇认知语义
  • 1篇中药
  • 1篇理据
  • 1篇句法
  • 1篇范畴化
  • 1篇搭配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郑州师范高等...

作者

  • 3篇缑瑞隆
  • 2篇吕兆格
  • 2篇李计伟
  • 1篇田明秋
  • 1篇黄卓明
  • 1篇刘钦荣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语文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下...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条形”量词的句法认知基础探析——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五被引量:6
2010年
"条形"个体量词"条、枝、支、丝、毫"都凸显了计量对象"细长""条形"等特征,但句法组配能力有差异。以意象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它们的认知原型进行分析,可找出制约其句法组配的认知理据,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帮助。
缑瑞隆
关键词:意象句法
示形量词“股、束、缕、绺”的用法及认知基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二被引量:3
2009年
汉语许多量词都有提示计量对象形状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致,用法复杂。“股、束、缕、绺”是计量长条状物体的量词,用法有分工也有重合,纷繁复杂,但都可以从认知上找到其制约因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和意象分析为指导,力图揭示出这4个量词的认知基础,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缑瑞隆黄卓明刘钦荣
关键词:量词用法意象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药”的量词教学被引量:1
2009年
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必然要接触到很多中药的量词,而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反映着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根据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认知隐藏在“习惯”背后的一些搭配规律或者“倾向”,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吕兆格
关键词:量词教学
理据法在“药”的量词教学中的运用
2009年
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可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一种语用习惯,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其实在“习惯”的背后也有一些规律或者“倾向”,如果我们研究这种名量搭配现象背后的认知和现实理据,寻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药”的量词的特点,总结出用理据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吕兆格
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
论量词“根”的形成与其认知语义的多向发展被引量:11
2010年
量词"根"源于名词"根",在植物之"根"外露的特殊情景中,"根"在人们的认知中被凸显了,因而被用来对露根的植物进行量化。随着"根"组配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提取出了其组配对象的共同特征并把这一特征赋予量词"根",完成了对"根"的语义重塑。从量词"根"的发展,可以窥见汉语量词从纯粹量化事物到兼具修饰和分类功能的发展过程之一斑。
李计伟
关键词:量词意象范畴化认知语义
量词“副”的义项分立与对外汉语教学被引量:20
2006年
“副”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用的量词,“副”的用法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在分析“副”的认知语义的基础上,结合例证把其意义细分为三个小类,并分别对其搭配情况及当前人们在“副”的理解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和解释。
李计伟
关键词:认知语义搭配
量词“门、种、类”的用法及其认知基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之三被引量:14
2009年
不同的量词在语义、原型意象两方面都会有所区别,同样的事物也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造成了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计量,同一量词可以计量不同事物;不同量词的用法既有重合,又有不对称的情况。量词“门”、“种”、“类”是一组表示类别的量词,其用法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对称现象。文章运用意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示其用法的认知理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缑瑞隆田明秋
关键词:量词用法意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