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355)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曹玉娜陈慧敏杨莉更多>>
相关机构: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大学生
  • 4篇信仰
  • 3篇大学生信仰
  • 3篇学生信仰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信息
  • 2篇当代大学生
  • 2篇信息素养
  • 2篇学生信息
  • 2篇素养教育
  • 2篇网络
  • 1篇大学生信息素...
  • 1篇心理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素养教育
  • 1篇信仰危机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学生信息素养
  • 1篇院校

机构

  • 6篇芜湖职业技术...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4篇曹玉娜
  • 3篇陈慧敏
  • 2篇杨莉
  • 1篇杨俊

传媒

  • 2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芜湖职业技术...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本课题组对芜湖市两所高校49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但这一群体正面临着信仰危机,这种危机的形成既有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培养因素以及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因素,还有传媒的推波助澜。如何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对于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社会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杨莉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危机社会环境教育心理
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信息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文章主要对信息素养涉及的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以及大学生上网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信息素养培养的若干对策。
曹玉娜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信仰重塑被引量:5
2014年
对492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普遍缺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可度。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信仰重塑的若干途径: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等相结合,坚持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信仰重塑的目的。
曹玉娜陈慧敏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信仰
3G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被引量:6
2013年
论述3G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使用的高频率与网络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低能力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不乐观的原因: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缺乏,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术、轻素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迷失,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以及图书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提出以普及推广现有指标体系为基本思路,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意识为基本要求以及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中为基本方法的相关对策。
曹玉娜陈慧敏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信息素养
从虚拟到现实——信息技术在《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中应用
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效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和优势,为《公共关系实务》教学改革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范式与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空间,在设定情境、开拓...
杨俊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公共关系实务情境网络
文献传递
当代大学生信仰群体趋同性大于差异性归因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对492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信仰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明显呈现出群体趋同性大于差异性特征,趋同性是整体的,差异性是个别的;趋同性是宏观的,差异性是微观的。社会发展的过程应是个性不断彰显的过程,尤其这代90后大学生,是带着异常鲜明个性登上社会舞台的,这种信仰的群体性趋同仿佛产生了一种文化学意义上的背离。文章尝试对这种趋同性归因进行思考,以期更真实把握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代际特征。
陈慧敏曹玉娜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
儒家思想内涵在当代大学生信仰重塑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他们的信仰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信仰缺失以及信仰非理性化的态势,对当代大学生信仰进行重塑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信仰重塑的过程中,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内圣外王"的人生观以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都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杨莉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