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TY036)

作品数:16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刘丽萍包静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体育
  • 8篇大学生
  • 7篇学校体育
  • 6篇学生体质
  • 6篇学生体质健康
  • 6篇体育政策
  • 6篇体质
  • 6篇体质健康
  • 6篇体质健康标准
  • 5篇学生体质健康...
  • 4篇国家学生体质...
  • 4篇国家学生体质...
  • 3篇大学生体育
  • 3篇学生体育
  • 3篇阳光
  • 3篇阳光体育
  • 3篇《国家学生体...
  • 2篇锻炼行为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学校体育政策

机构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西北大学
  • 6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陈善平
  • 10篇张中江
  • 10篇潘秀刚
  • 9篇刘丽萍
  • 6篇闫鹏程
  • 6篇包静
  • 1篇姚明霞
  • 1篇王一帆

传媒

  • 3篇体育研究与教...
  • 2篇山东体育科技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研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学生干部对学校体育政策知晓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大学生对当前主要的体育政策文件知晓度较低;学生干部对阳光体育的知晓度好于普通学生。大学生对阳光体育具体的要求了解不够;学生干部对《健康标准》的知晓度均高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了解政策的途径比普通学生多,在学校宣传、辅导员或班主任方面获得的体育政策和文件存在显著优势。
闫鹏程陈善平包静张中江刘丽萍潘秀刚
关键词:体育政策知晓度学校体育学生干部
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系统分析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政策的态度。方法:采用NVivo8.0软件对41名大学生调查资料质性分析。结果:大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认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执行认知中的实施情况、效果认知中的身体健康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余方面认知消极;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比较消极;大学生在《标准》行为中除了在努力行为方面表现积极外,其余在锻炼、逃避和失范方面表现消极。结论: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呈现出15个特有的维度,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标准》政策提供了理论框架;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知、满意度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马太效应"。
刘丽萍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成英澜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
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扎根理论:基于阳光体育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为了从政策适用主体的角度来研究学校体育政策,探索政策态度的理论结构和心理机制,结合心理学和公共政策理论,采用NVivo 8.0中文版对33名大学生的开放性调查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包括5个核心理论维度:政策内容认知、政策执行认知、政策效果认知、政策满意度和政策行为,具体包括20个子维度。2)政策内容认知包括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4个子维度;政策执行认知包括实施情况、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5个子维度;政策效果认知包括运动机会、锻炼意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4个子维度。3)政策满意度包括内容满意度、执行满意度和效果满意度3个子维度;政策行为包括政策顺从、活动参与、日常锻炼和管理服务4个子维度。4)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认知产生情感,进而产生行为。5)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认同和满意度较高,对政策执行持有较大的不同意见,比较满意阳光体育政策效果,但对完全落实和坚持阳光体育存在一些质疑。6)大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多元性、矛盾性和含蓄性。
陈善平刘丽萍张中江潘秀刚包静闫鹏程
关键词:体育政策阳光体育满意度
不同程度慢性病大学生学校体育政策态度差异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程度慢性病大学生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差异,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10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患有慢性病和不同程度慢性病大学生的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差异和特点。结果:(1)大学生的体育政策知晓度相对较低,而政策态度整体较为积极,但仍有部分学生持消极态度;(2)无慢性病的学生比患有慢性病的学生对体育政策的态度更积极;(3)患有不同程度慢性病的大学生的政策知晓度无显著差异,但在政策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慢性病程度加深,大学生的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总分呈下降趋势。
杨喻晴刘丽萍陈善平刘春燕郭甜甜
关键词:慢性病学校体育身体健康大学生
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17年
抽取全国20所高校大学生2112人(男生1037人,女生1075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性别差异,为更好地贯彻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男女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重要性认同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政策实施方面,男女生对领导重视程度的认同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实施情况、时间保障、活动乐趣、活动形式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政策效果方面,男女生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机会的认同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心情快乐、负面体验和锻炼意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男女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得分相对较低。3)男女生在政策顺从和服务方面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而在锻炼和参与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刘丽萍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成英澜
关键词:大学生阳光体育性别差异
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向574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的态度。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健康标准》政策内容比较认同,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政策认同均低于非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对政策实施的认同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过程管理、教学配合、重视程度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3)独生子女对政策效果的认同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负面体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低于非独生子女;(4)独生子女在政策满意度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非独生子女;(5)独生子女在政策行为方面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但是在逃避和失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要低于非独生子女;(6)通过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过程管理等途径来改变学生对《健康标准》政策的消极态度。
张中江陈善平闫鹏程潘秀刚刘丽萍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
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性别差异调查被引量:12
2016年
抽取全国20所高校2 112名大学生(男生1 037人,女生1 075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性别差异,从性别视角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标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男女生只有在合理性、教学配合、身体健康和锻炼意识四个认知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的认知指标差异显著,女生的大部分认知指标高于男生,唯独在重视程度的认知指标上远低于男生。2)男女生在《标准》政策的满意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男女生在逃避、失范(有可能作弊)和努力3个行为倾向指标上表现出极其显著差异,而在锻炼行为倾向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的锻炼行为倾向低于男生。
刘丽萍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成英澜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性别差异
政策态度: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洼地被引量:2
2017年
政策态度是政策适用主体对相关政策的认知、评价和行为倾向,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研究对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政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的文献检索和万方数据的知识脉络分析功能,以阳光体育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例,分析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现状,重点是其中关于政策态度的研究。发现:关于学校体育政策适用主体的政策态度的研究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的观点,在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测量与评价和政策态度理论构建方面还存在理论空白,政策态度环节理论研究薄弱已经成为目前学校体育政策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瓶颈。
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政策阳光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体育社团参与现状及其影响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通过对1 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状况,比较了体育社团大学生(314人)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584人)在体育锻炼行为、体育社团影响作用感知上的差异。分析表明:1)大学生体育社团参与率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高校体育社团锻炼项目发展不均衡;3)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有正向影响且显著,体育社团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间、强度、频率、坚持性上显著好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4)体育锻炼行为与大学生对体育社团影响作用的感知显著正相关,是否参加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对社团影响作用感知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通过加强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引导体育社团繁荣发展而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政策建议。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刘丽萍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社团锻炼行为
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是学校体育政策的适用主体之一,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了解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现状与特点,为学校体育政策完善和落实提供参考。对2 112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认同度较高,对学校体育政策比较满意但知晓度较低,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学校体育政策,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态度比较积极,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持消极态度;2)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不同性别在学校体育政策知晓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政策态度总分高于男生;3)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态度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大学一年级和其他年级之间,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差异有一定显著性,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4)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学校体育政策知晓度和政策态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中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在学校体育政策知晓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校体育政策态度上差异不显著;6)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中参加体育社团和不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在学校体育政策知晓度和政策态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陈善平张中江潘秀刚刘丽萍包静闫鹏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政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