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6) 作品数:4 被引量:40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杨丽丽 韩文宇 杨毅 侯建忠 井宇 更多>> 相关机构: 兰州大学 陕西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C波段雷达资料在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甘肃省天水市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选取2013年7月8日和8月1日2次强降水过程,在考虑雷达系统标定偏差的基础上用雷达定量估计降水,对比2次降水过程的雷达反演风场、回波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雨水含量守恒方程对回波进行外推,利用反演结果检验发生冰雹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警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降水类型采用不同Z-I关系估计的降水效果明显优于雷达默认的Z-I关系,并且由于C波段雷达回波信号的衰减,在使用前需对观测回波进行衰减订正;2013年7月8日的降水过程为低质心回波降水过程,2013年8月1日的降水过程为高质心回波降水过程,2次降水过程的回波强度与降水范围有很好的对应;对于低质心回波降水过程,外推回波与观测回波位置较为吻合,但强度偏强。对于高质心回波降水过程,外推回波较观测回波位置偏后,且强度偏强;考虑雷达系统标定偏差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对应的一些特征量关系符合相关预警条件。 韩文宇 杨丽丽 杨毅关键词:强降水 雷达 反演 预报预警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反演及预警分析 被引量:19 2014年 为进一步了解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流场结构,本文将两步变分法应用于安徽省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风场反演,并利用反演结果检验发生冰雹、大风以及闪电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警条件。结果表明,该次天气过程主要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另外高空西北冷气流和地面暖气流以及深层的垂直风切变促进了该次飑线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冰雹、大风以及闪电等强对流天气对应的一些特征量关系符合相关预警条件。 韩文宇 杨丽丽 杨毅关键词:多普勒雷达 强对流 冰雹 闪电 预警 青藏高原东北侧MCC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从卫星云图、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和冷平流作用等方面出发,对2000—2015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该区域MCC特征,以有效提高该地区此类天气的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侧MCC出现在秦岭南侧的占66%,多形成于后半夜;秦岭北侧的占34%,基本发生于傍晚至凌晨。MCC多出现在200 h Pa南亚高压反气旋的东北侧;对流层中低层,甘南、四川东部地区有低涡或切变配合;地面上,四川东部及陕南多为稳定少动的热低压控制。MCC发生时,南亚高压、低涡或切变相应东移,地面热低压北移,其北侧的冷高压同步南压明显。秦岭南侧的MCC多以对流单体发展或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形成,此类MCC北伸、东移特征明显;秦岭北侧的MCC多为冷锋云系前部暖区的对流云团发展形成,该类MCC东移特征明显。青藏高原东北侧MCC的强降水往往出现在TBB梯度最大一侧,最大小时降雨量与TBB最低时段匹配较好。 薛春芳 侯建忠 陈小婷 井宇 薛荣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侧 MCC 陕西暖季雷暴的主模态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1960--2010年陕西76个台站雷暴、闪电观测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EOF、小波等方法分析陕西暖季(5~9月)雷暴的主模态及可能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1年陕西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月际上雷暴日数7月达到峰值,暖季雷暴日数占全年的70%以上;②雷暴日数空间型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的反位相振荡(EOF1)与陕北、关中南部负异常及延安地区、陕西南部正异常(EOF2),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53.1%和13.6%;③Morlet小波分析显示EOF1,EOF2分别存在3~6年和15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④EOF1空间模态的时间系数回归显示暖季大陆上气压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4线位于30°N附近,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增强,陕西西部雷暴增多;EOF2时间系数回归表明当北半球极涡偏弱,蒙古国附近气压偏强,导致北风分量增强,有利于EOF2空间型分布;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是影响EOF1的重要因子,同样,北半球极涡可能对陕西雷暴空间模态EOF2有显著影响。 张宏芳 潘留杰 侯建忠 李明娟关键词:雷暴 主模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极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