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24)
- 作品数:26 被引量:872H指数:15
- 相关作者:杨菊华张娇娇王毅杰谢永飞朱格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与社会距离——市民与农民工群际关系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社会距离是衡量群际关系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2014年"南京市城乡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从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的角度分析了市民与农民工间的社会距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社会距离影响更为显著,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越长,主观阶层地位越高,感知到的社会距离越小,而市民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对农民工施予的社会距离大;群际接触也有助于消减二者之间的隔离,促进相互融合,其中,社区参与程度、他群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对于两类群体的距离感影响均显著,居住环境只对农民工影响显著。如果具体到通婚意愿,社会经济地位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相比农民工,群际接触对于改善市民对农民工通婚意愿影响有限。
- 王毅杰茆农非
- 关键词:社会距离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的“双二属性”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被引量:45
- 2017年
- 城镇与乡村、本土与外来的区隔构成户籍制度的"双二属性",加上附着于其上的外溢特征,使得国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既面临国际移民融合的共性问题,也面临中国式的融合困境。其中,乡—城流动人口相较于城—城流动人口,更是多重弱势身份交叠,融入进程更为坎坷,融合前景更不确定。总量巨大的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主流人群和制度安排之间的断裂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也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必须扫除的重大障碍。突破户籍墙、结构墙和理念墙,跨越人为设置的各类边界,推动群体关系从隔离到嵌入,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是社会融合的本质特性,也是实现社会融合的根本途径。
- 杨菊华
-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社会融入新型城镇化
- 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被引量:40
- 2015年
- 国际移民家庭成员的居住分离多被看作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在中国,流动和留守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经济理性的范畴。本文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制度和结构视角出发,突出户籍制度的"双二元性",综合考虑个体、家庭和社区因素,分析了在业流动人口核心家庭成员居住分离的基本特征和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大约四成流动人口未能实现与家庭团聚。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跨越省界,缺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住在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中,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政治准入门槛较高,流动人口生活在东部或西部城市。尽管东部和西部地区家庭分离的概率几乎相同,但机制有别:前者主要是被选择的结果,因为团聚的门槛较高;后者主要是自选择的结果,因为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缺乏吸引力。故此,推进家庭团聚需因地制宜,针对重点人群,实现"从流动到留住"的转变,为流入地积累人力资源,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 杨菊华
- 关键词: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经济结构
-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被引量:43
- 2014年
-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等宏观问题。19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部署的推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提到研究日程,成为当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苗国王谦
-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户籍国际移民时代烙印人口问题
- 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被引量:76
- 2016年
- 社会融入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话题,而流动前后获得的各类人力资本是移民融入的决定要素之一。文章实证研究了国内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力资本大都提升收入水平,促进社区参与,增强对流入地文化理念的接纳和长期居留意愿。但是,人力资本与不同融入维度之间的关系并非整齐划一,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对文化的影响最小;在多个人力资本变量中,岗位就业年数对融入的影响最为一致,其作用不亚于正规教育。这些都表明,人力资本与融入之间存在一种有差别的关系,因融入的维度和测量指标而异。但是,不是提高了收入,流动人口就能全面融入;提升流动人口流入前的人力资本,强化流动后的工作经验积累,对于流动人口的全面融入至关重要。
- 杨菊华张娇娇
- 关键词:社会适应心理认同社会融合社会融入
- 安居还是寄居?不同户籍身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被引量:83
- 2013年
- 文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数据的系统分析,描述了流动人口住房空间、住房条件和住房拥有等多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综合探讨了制度性要素和个体要素对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影响,阐释了分析结果对促进流动人口居住融合的政策意义。总体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城-城流动人口还是乡-城流动人口,总体居住状况都不如本地市民,乡-城流动人口的居屋面积更小、住房设施更差、房屋拥有更低,主要以寄居模式生活在城市,与安居之梦相距甚远。结合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推断,居住融合可能是目前最难突破的一个制度瓶颈,也是乡-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在劳动力人口日益消减的情势下,促进流动人口的安居对于流入地吸纳并留住人力资源格外重要。
- 何炤华杨菊华
- 关键词:居住状况住房条件流动人口
- 浅议《居住证暂行条例》与户籍制度改革——兼论居住证与新型城镇化被引量:22
- 2017年
- 作为户籍改革的重要环节,2016年1月1日起逐渐落地的居住证制度为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福利和便利以及落户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也为他们在未来享受"非基础性"的待遇指明了方向。但是,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户籍改革并不彻底,即工具性目标重于价值性目标,对外来人口依旧具有身份标识意涵,福利的施舍性特征突出,积分落户制基本上将占流动人口绝大多数的乡城流动人口排斥在外,"雷声大、雨点小"等。未来各利益相关群体还需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包容、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 杨菊花
- 关键词:居住证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族群差异被引量:7
- 2016年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宗教性、文化性等特点,因此,他们的流动兼具跨民族文化的意义。鉴于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中的适应、融入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且极具现实意义。而融入意愿是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社会的前提与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族群比较的视角,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城市融入意愿差异。研究发现:各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融入意愿更为强烈,而苗族、土家族的融入意愿略弱。这一方面说明,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入意愿确实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民族文化因素已不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重要因素。
- 李红娟杨菊华
-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交往民族心理
- 只见数字不见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变动趋势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职业培训是提升由正规学校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增强流动人口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多个互补的调查数据,描述2009年以来职业培训的基本水平和变动趋势,并利用2013年最新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层面和个体层面要素对职业培训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但实际上流动人口参加培训的比例很低,与社区提供的数据极不匹配,存在"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现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是否参加职业培训受到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劳动就业特征、流动特征以及社区提供的服务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流动人口的培训参与率,必须从政府、社区和个体多方面入手;只有流动人口切实感受到培训的益处,培训的动因才可实现。
- 杨菊华
-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特征
- “代际改善”还是“故事重复”?——青年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纵向变动趋势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通过对多期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本文发现:在1982-2005年间,所有人群的职业地位均得到改善,青年人的改善幅度更大;在任何时点,与年长人群相比,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始终较低,未有显著的"代际改善"特征,而传递着一定的"故事重复"信息;然而,2005年的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超过1990、2000年同类人群的职业地位。这表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既非显著改善、亦未完全重复,而是较为复杂,或许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截然界分。但是,社会分层的故事却依旧通过制度性和结构性要素而继续传递和再生产。
- 杨菊华
- 关键词:新生代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