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84)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电芝张润来殷明朱传林黄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内隐
  • 7篇内隐序列学习
  • 3篇影响因素
  • 2篇知识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化
  • 2篇内隐学习
  • 2篇情感
  • 2篇表情
  • 2篇表情识别
  • 2篇测验
  • 1篇意识性
  • 1篇知识表征
  • 1篇事件相关电位
  • 1篇双系统
  • 1篇内隐知识
  • 1篇片段
  • 1篇迁移
  • 1篇人工语法
  • 1篇中央执行功能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泰州学院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刘电芝
  • 3篇张润来
  • 2篇殷明
  • 2篇黄建平
  • 2篇朱传林
  • 1篇武燕
  • 1篇疏德明
  • 1篇查德华
  • 1篇杨海波
  • 1篇程昊旸
  • 1篇黄颀
  • 1篇李莹丽
  • 1篇史爱芹
  • 1篇戴惠
  • 1篇路立
  • 1篇卢凤
  • 1篇黄春露

传媒

  • 6篇心理学报
  • 4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片段再认任务在内隐序列学习研究中的有效性检验被引量:4
2016年
内隐序列学习到底能习得何种知识呢?已有研究从任务分离范式发展到加工分离程序试图来捕获习得的知识。本研究根据信号检测论原理把三元素再认测验的成绩离析成击中率和虚报率,再试图运用加工分离程序的思想来分离习得的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为示区别将这种测验命名为片段再认任务,并以序列生成任务为效标,通过两个实验来检验片段再认任务的效度和敏感性。实验1以反应–刺激间隔(RSI)为自变量来检验片段再认任务和序列生成任务在测量习得知识上的效度,结果显示前者的效度高于后者;实验2进行测验的敏感性分析,以参与度为自变量,结果表明前者更为灵敏所以测量效度高。总之,与序列生成任务相比,片段再认任务是一种高效而灵敏的测量工具。
杨海波刘电芝
关键词:内隐序列学习知识表征加工分离程序
内隐学习意识性研究的两种理论取向:二分与渐进被引量:4
2013年
传统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大多致力于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操作性分离。随着学习任务和测量手段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量化渐变比二元分离能更好地兼容实验数据。本文对认知领域中与二分和渐进两种取向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进行介绍和评价,指出意识的二分与渐进假设是源自不同的概念定义层次的理论框架,即功能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因而对现象学数据具有不同的解释效力。它们的共存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们对内隐学习活动的认识。
张润来刘电芝张剑心程昊旸
关键词:内隐学习意识性
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理论、测量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理论有二分和渐进两种观点。意识的主观和客观行为测量来源于二分理论,其研究却产生了渐进理论;电生理和脑成像测量则存在严重的二分偏向。影响意识的三因素——反应刺激间隔(RSI)、人格开放性和新异刺激都是意识产生的原因,其有关研究各自支持或反对两种意识理论,进一步探索可能孕育出新的意识理论。鉴于二分理论无法解释中间意识,反之渐进理论无法解释意识与无意识的脑区分离,本文提出双系统渐进理论或可统合两者,且可能促使大脑网络技术探索意识产生机制的多样性和竞争性等新研究的产生。此外,所有测量方式的敏感性等级尚待确定,影响意识三因素的交互作用也值得探索。
张剑心黄颀张润来刘电芝
反向对抗逻辑范式的创立与证实——人工语法PDP对抗逻辑的改进被引量:2
2016年
人工语法对抗逻辑范式不能排除相似性和辨别力,导致自动反应不纯粹甚至虚假或无法检测到。本研究创立反向对抗逻辑范式,采用单因素(相容/对抗条件)被试间设计:内隐学习阶段将肯定标签与语法A绑定,否定标签与语法B绑定;测量阶段相容条件组对语法A和B做与学习阶段一致的判断,对抗条件组对语法B做与学习阶段对抗的肯定判断。实验证明:(1)外显否定标签可与语法B绑定学习而获得自动化特征,产生内隐联结自动化。(2)内隐否定知识比肯定知识更自动,知识从肯定转为否定易,从否定转为肯定难。(3)反向对抗逻辑范式能有效检测到自动反应,不受语法间形式相似性和辨别力影响。(4)首次析出高概率判断偏向效应,得到纯粹受控反应。
张剑心汤旦李莹丽刘电芝
微表情的特征、识别、训练和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6年
微表情是人压抑的真实情绪的泄露,时间约为1/25-1/2s,常出现在说谎情境,可能源于椎体束运动系统控制的自主面部运动和椎体束外运动系统控制的非自主面部运动的“拔河比赛”。已有研究构建了微表情数据库,开发了BART和JACBART等微表情识别测验以及METT训练,并探讨了微表情识别及训练与认知、人格、文化、职业等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考察的中性表情背景下微表情只是镶嵌在各表情背景下真实微表情的特例,生态程度不高;少量研究探索了表情背景对微表情识别的影响但未建立标准测验。未来应开发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标准测验和训练,尝试跨越微表情发生和识别的界限,并采用生理一心理、电生理和脑成像技术探索其机制。
殷明张剑心史爱芹刘电芝
关键词:影响因素
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测验EMERT的建立——对JACBART微表情识别测验的改进与发展
2017年
经典JACBART微表情识别测验只考察平静表情背景下微表情识别,生态效度不高。本研究创建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测验,考察所有7种基本表情背景下的6种微表情识别特征。结果发现:(1)该测验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校标效度和生态效度,能够稳定有效地测量生态化微表情识别。(2)信效度检验揭示了生态化微表情识别特征。某些生态化微表情识别存在训练效应。生态化微表情与经典微表情或普通表情普遍相关。恐惧、悲伤、厌恶、愤怒微表情背景主效应显著;惊讶和愉快微表情背景主效应不显著,成对比较发现各背景下惊讶/愉快微表情差异不显著,但是与普通表情有广泛的显著差异。用不同背景下微表情识别正确率的标准差定义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波动,发现生态化微表情识别具有稳定的波动性。
张剑心路立殷明朱传林黄春露刘电芝
内隐序列学习中转移组块的数量和位置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表征质量理论对意识增长持渐进观点,忽视新异刺激对意识的突变式影响;新异刺激理论强调意识突变,忽视新异刺激本身的表征质量增长。本研究采用经典确定性内隐序列学习范式,将转移组块作为新异刺激,操控其数量和位置,探究新异刺激如何通过表征质量来影响内隐学习和意识。结果表明:(1)数量效应显著,即两个转移组块更能促进内隐学习量,说明新异刺激本身需要足够的表征质量才能发挥"意外事件"的作用。(2)在位置效应上,两个转移组块且靠前的设置更能提高受控意识,表明第一个新异刺激必须出现在原序列初级表征质量阶段,才能使被试对新异刺激和原序列进行对比,加之第二个新异刺激的与之呼应,就可促进原序列意识增加。
黄建平张剑心刘电芝
关键词:内隐序列学习
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关系
2018年
内隐序列学习与一般认知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隐序列学习与工作记忆(尤其是中央执行功能)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测两者的相关及机制。实验1从行为与脑电两个角度探讨经典位置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相关,发现经典位置序列学习的内隐习得量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功能的强度呈负相关,与转换功能没有显著相关,脑电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实验2在内隐序列学习中加入认知冲突来增加中央执行功能的负荷。结果发现在高抑制功能负荷任务条件下,内隐习得量与抑制功能强度的相关性发生了反转,进一步证明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子成分在脑功能上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呈现竞争、协作等不同状态。
黄颀刘电芝张剑心卢凤
关键词:内隐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电位
内隐知识具有抽象性吗?——来自内隐序列学习迁移的证据被引量:5
2018年
内隐知识是否具有抽象和概括性,已有研究有着不同的争议,而迁移是检验习得知识是否具有抽象性的有效手段。探索RSI从0 ms至1000 ms中5种条件下内隐序列学习的迁移差异,并试图证实随着RSI的变化,迁移发生从无到有的变化,以迁移来证明内隐知识的抽象性。结果发现:随着RSI的增加,迁移出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证明了内隐知识可具有抽象性;内隐序列学习效应和转移组段的新异刺激效应共同促进了迁移的产生,纯粹的内隐序列学习是产生迁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转移组段(新异刺激)则加速促进了内隐知识的学习;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不可知但可迁移的内隐知识具有边缘意识特点。
戴惠朱传林刘电芝
关键词:内隐知识迁移RSI
人工语法学习中意识加工的渐进发展被引量:4
2014年
内隐学习研究致力于探讨学习活动的意识加工程度,当前相关的研究逻辑从传统的意识二分观转向渐进意识假设。本研究通过对人工语法范式进行改造,并借鉴加工分离程序的有关思想,在学习阶段引入双重测量任务,并根据双重任务成绩计算分离出相应学习时段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分数,从而考察在内隐学习过程中两种加工成分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支持渐进意识假设,在学习进程中,无意识成分和意识成分都呈现出渐进发展的趋势;而随学习的深入,两种成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中后期意识加工快速增长,无意识加工则保持平缓发展,渐进意识系统整体呈现向外显学习推进的发展态势。
张润来刘电芝
关键词:内隐学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