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372)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晓勇孙卫东龙群陈福坤杨一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同位素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锆石
  • 4篇化学特征
  • 3篇岩石
  • 3篇DEPOSI...
  • 2篇年代学
  • 2篇花岗岩
  • 2篇GOLD
  • 2篇HF同位素
  • 2篇成矿
  • 2篇达克
  • 2篇ANHUI
  • 1篇地幔
  • 1篇定年
  • 1篇多孔
  • 1篇新生代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安徽省国土资...
  • 1篇图宾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杨晓勇
  • 3篇杨一增
  • 2篇陈福坤
  • 2篇孙卫东
  • 2篇李双
  • 2篇龙群
  • 1篇甘朝兵
  • 1篇王生杰
  • 1篇陈雪霏
  • 1篇余良范
  • 1篇肖益林
  • 1篇李奋其
  • 1篇李双庆
  • 1篇汪应庚
  • 1篇袁四化
  • 1篇陆钰
  • 1篇张元朔
  • 1篇康林
  • 1篇吴海珍
  • 1篇王鑫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上地幔存在再循环的沉积碳酸盐:玄武岩的Mg和O同位素制约
<正>现有数据显示,沉积碳酸盐(例如:灰岩和白云岩)的δ26Mg值为5.54~0.47‰,远低于正常地幔值(δ26Mg=0.25±0.07‰)[1]。因此,Mg同位素可以用于示踪再循环进入地幔的沉积碳酸盐[2]。Yang...
黄建肖益林李王晔柯珊李曙光Andreas Pack田野
文献传递
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Paodaoling Au Deposit in Guichi Ore-cluster Region,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正>1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Paodaoling gold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Guichi...
DUAN Liu’anYANG Xiaoyong
文献传递
Formation of an Iron-Copper-Gold(Uranium)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Luzong Volcanic Basin,Central Anhui
<正>1 Introduction Iron oxide copper gold(IOCG)deposits,which was first formally defined by Hitzman et al.(1992...
YANG XiaoyongDENG JianghongCHU GengZHANG KuangGAO ChangshengZHANG Qianming
文献传递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新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6
2013年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出露的新生代煌斑岩岩脉对理解特提斯造山带东段的深部岩石圈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报道莱州地区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该地区煌斑岩属于钙碱性,钾质-超钾质煌斑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莱州地区煌斑岩与哀牢山断裂带碱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但与海南和越南南部火山岩存在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低143Nd/144Nd比值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指示,形成煌斑岩的地幔源区可能经历过流体交代作用或沉积物组分的加入。低208Pb*/206Pb*比值暗示地幔源区富集事件是近期发生的,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事件有关。
杨一增龙群胡焕婷HIEU Pham TrungNGUYEN Thi Bich Thuy陈福坤
关键词:新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
牙源性多孔双相生物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014年
收集临床上离体牙,经高温煅烧去除有机成分,将其与(NH4)2HPO4溶液混合后再次煅烧,制得以羟基磷灰石(HA)和β-磷酸三钙(β-TCP)为主要成分的双相陶瓷,磨碎过200目筛,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陶瓷,对材料进行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孔隙率、元素分析和抗压强度检测。牙源性多孔陶瓷材料呈白色,主要物相为HA和β-TCP,为大孔/微孔多孔网状结构,孔隙率为74.85%,Ca/P为1.62,抗压强度应为(3.483±0.321)MPa。
康林吴海珍王鑫陆钰甘朝兵王生杰杨晓勇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
安徽铜山铜(金)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
安徽池州的铜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岩浆岩主带中的含矿岩体之一,其形成年龄及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该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对铜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锆...
余良范毛丽达·尼合买提古黄玲褚庚杨晓勇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俯冲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文献传递
Geochemistry of Adakitic Rocks from the Shaxi Porphyritic Copper(Gold) Deposit,Central Anhui:Significance for Mineralization
<正>1 Introductio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elt(LYRB)is economical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
DENG JianghongYANG Xiaoyong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成矿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差异:古太平洋板块回撤的响应
2015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资料表明中国东部岩石圈之下确实存在古太平洋板块的残片,并到达重力梯度带附近(如,Huang and Zhao,2006),那么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事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是什么。据原始定义,埃达克岩是来自于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其岩石类型为中酸性岩石,缺失基性端元,矿物组合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主量元素Si O2≥56%,富Na2O,Mg O<3%(很少>6%)。
杨一增陈福坤李双庆龙群张元朔
关键词:金成矿岩石类型埃达克岩主量元素
皖南泾县榔桥岩体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被引量:24
2014年
安徽泾县榔桥花岗闪长岩体为分布于皖南台褶带北缘壳幔同熔型复式岩体。该岩体主侵入期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和侵入后期脉岩一个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 U-Pb 年龄分别为135.6±1.8Ma,137.6±2.0Ma,136.4±1.9Ma,显示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 Hf同位素分析表明榔桥岩体可能由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混染有少量古元古代地壳物质。根据全岩Zr含量计算出榔桥岩体花岗闪长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49~781℃,脉岩花岗斑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22~745℃,指示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快速冷却;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生斜长石、钾长石以及副矿物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Ce(Ⅳ)/Ce(Ⅲ)比值计算表明榔桥岩体成岩过程中的高氧逸度有利于该区域发生Cu-Au矿化,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使得EuN/EuN*比值降低,为0.2~0.4。榔桥岩体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以及轻重稀土发生明显的分异,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明显富集的特征,与岛弧岩浆岩类似;大地构造背景判别表明该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
李双杨晓勇孙卫东戴圣潜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
皖南宁国竹溪岭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48
2013年
本文对宁国竹溪岭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岩相学观察、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年龄测定以及Hf同位素分析等工作。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竹溪岭岩体具有高硅、低镁、富钾的主量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Sr/Y值低,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和Ti,显示明显的Pb正异常。岩体中存在Zr/Hf值的异常,Zr/Hf为21.5~26.7,明显低于平均地壳的Zr/Hf值(35.5)。推测可能是锆石的分离结晶所造成。根据锆石的U-Pb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竹溪岭花岗岩12ZXL-01、12ZXL-02和12ZXL-16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40.5±1.3Ma、138.7±1.6Ma和142±1.6Ma,属于燕山期早白垩世同一期的侵入岩;锆石的εHf(t)多为负值(2.3^-4.76)。结合地质背景,竹溪岭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侏罗纪太平洋板块平俯冲之后的回撤作用有关。
陈雪霏汪应庚孙卫东杨晓勇
关键词:燕山期花岗岩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岩石成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