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25)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阳美谢运兰李佳妮郭靖王倩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乐至县人民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癫痫
  • 2篇兴奋性
  • 2篇预后
  • 2篇鼠脑
  • 2篇突触
  • 2篇突触重塑
  • 2篇皮质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癫痫
  • 2篇脑损伤
  • 2篇脑组织
  • 2篇MI
  • 2篇大鼠脑
  • 2篇大鼠脑组织
  • 1篇蛋白
  • 1篇低血糖
  • 1篇血糖
  • 1篇药物难治性癫...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乐至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陈阳美
  • 2篇谢运兰
  • 2篇李佳妮
  • 1篇晏宁
  • 1篇杨小兰
  • 1篇王衡
  • 1篇陈莉芬
  • 1篇杨轶轩
  • 1篇邓芬
  • 1篇王倩
  • 1篇郭靖
  • 1篇覃璐
  • 1篇周鑫
  • 1篇陈永平

传媒

  • 4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2X3受体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P2X3受体(P2X3 receptor,P2X3R)在海马CA1区的定位及对CA1区锥体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技术对P2X3R在海马CA1区表达进行定位,SD鼠麻醉后断头取脑,修块后应用振动切片机切出350μm脑片并用正常人工脑脊液26℃恒温孵育1 h,通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给予P2X3R选择性拮抗剂AF-353和非选择性激动剂α,β-Me ATP干预,记录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改变。结果:P2X3R在海马区主要表达于神经元上,在星形胶质细胞不表达。P2X3R拮抗剂AF-353减慢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小其兴奋性[(0.788±0.163)Hz vs.(0.352±0.079)Hz,t=7.32,P=0.002],α,β-Me ATP则加快动作电位发放频率[(0.715±0.186)Hz vs.(1.610±0.454)Hz,t=-4.97,P=0.008],增加兴奋性。结论 :P2X3R在海马区主要表达于神经元树突及胞质并且影响神经元兴奋性,可能参与了兴奋性增高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周鑫陈阳美
关键词:P2X3受体兴奋性阿尔茨海默病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手术预后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FCD患者,随访6~16月,根据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预后好组(Engel Ⅰ级)和预后差组(EngelⅡ~Ⅳ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病理分类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共102例患者,男65例(63.7%),女37例(36.3%),起病年龄2个月~ 45岁,平均(10.3±8.26)岁,手术年龄3 ~47岁,平均(21.21 ±8.94)岁,均有癫痫发作,预后好组83例(81.4%),预后差组19例(18.6%).预后好组起病年龄<3岁占14.5%,出现智力减退占45.2%,术前脑电图EEG非局灶性痫样放电率59.8%,磁共振(MRI)阴性率36.1%,MRI定位与EEG定位不一致率32.1%,术后EEG痫样放电率49.4%.预后差组分别为36.8%、68.4%、89.5%、68.4%、94.1%、89.5%.预后好组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平均分为(89.4±18.53)分,预后差组为(65.80±15.7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D患者手术预后总体较好,起病年龄<3岁、术前出现智力减退、操作智商得分低、术前EEG非局灶性痫样放电、MRI阴性、MRI与EEG定位不一致、术后脑电图痫样放电可能为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程敬陈阳美沈鼎烈蓝蔚银
关键词:药物难治性癫痫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手术预后
MicroRNA-134/CREB/pCREB通路在癫痫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miR-134、CREB、pCREB在癫痫大鼠海马及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及非癫痫对照组颞叶组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及空白对照组海马组织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croRNA-134(miR-13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EB及p CREB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脑颞叶皮质及大鼠海马区CREB、p CRE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34表达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在癫痫模型组中点燃后3、7、14、60 d明显降低(P<0.05),1 d与30 d表达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痫模型组CREB在3、7、14、60 d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pCREB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皮质及癫痫动物海马中miR-134表达下降,CREB、pCREB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癫痫发生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王倩陈阳美郭靖杨小兰谢运兰
关键词:CREBPCREB难治性癫痫突触重塑
SIRT1在癫痫患者及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与活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沉默信号调控因子1(SIRT1)在难治性癫痫患者及癫痫大鼠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与活性,探讨其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难治性癫痫患者及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颞叶脑组织中,应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其表达情况,应用SIRT1去乙酰化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结果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1主要表达于人与大鼠神经元细胞浆中,且癫痫组SIRT1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蛋白免疫印迹及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非癫痫患者脑组织,SIRT1表达及活性在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脑组织中均明显升高(P<0.05);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大鼠,SIRT1表达在癫痫动物模型中点燃后的6 h、24 h、72 h、7 d、14 d、30 d、60 d均显著升高(P<0.05),SIRT1活性在6 h、24 h、72 h、7 d、14 d显著升高(P<0.05),其表达与活性的峰值同时出现在72 h。结论癫痫患者及动物颞叶脑组织中上调的SIRT1的表达与活性提示其可能在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陈永平谢运兰王衡陈阳美
关键词:癫痫脑组织突触重塑神经保护
癫痫持续状态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评估
2015年
目的 研究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预后相关因素,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atus epilepticus severity score,STESS)评估SE患者的预后并对量表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50例SE患者病例资料,收集可能与SE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发作类型、既往发作病史、治疗前意识水平、发作持续时间、感染及白蛋白水平进行归纳分析.用STES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并评价量表的有效性.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年龄、既往发作史、治疗前意识、发作持续时间、合并感染与SE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有无明确病因、发作类型、白蛋白水平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持续时间(OR值3.645)为影响SE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治疗前意识水平(OR值2.877).②STESS评分为0~2分组共28例,全部存活;STESS评分为3~6分组死亡10例(45.4%),存活12例(54.6%).不同评分的两组患者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TESS评分对SE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A=0.92(P<0.01,95% CI为0.843-0.997),最佳界点为3分.结论 年龄、既往发作史、治疗前意识、发作持续时间、合并感染与SE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治疗前意识和发作持续时间是影响SE患者预后的直接相关因素.STESS评分可有效的预测患者预后.
梁滢邓芬陈阳美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预后
mir-134/Pum2信号通路在匹罗卡品致颠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134(mir-134)/Pumilio2(Pum2)信号通路在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内mir-134在癫痫大发作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um2蛋白在相应时间点的表达并用双标免疫荧光技术对Pum2进行定位。结果 mir-134在癫痫大发作后的急性期(1 d和3 d)和慢性期(30 d和60 d)表达水平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um2在癫痫模型中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Pum2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质和树突中。结论 mir-134和Pum2在癫痫模型中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兴奋性环路的形成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吴旭玲陈阳美
外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现状的研究进展
2016年
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放电所导致的发作性、短暂性及刻板性的脑部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据估计全球有6500万的癫痫患者[1]。
李佳妮陈阳美
关键词:癫痫
结节性硬化症继发癫痫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继发癫痫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集54例TSC继发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预后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并总结TSC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癫痫初发年龄不同,以及是否合并痉挛发作在智能减退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有无皮肤损害、发作类型的种数在患者智能减退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癫痫初发年龄在患者是否伴有痉挛发作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家族史、皮肤损害、发作类型的种数在患者是否伴有痉挛发作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智能发育情况在用药方案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癫痫初发年龄、有无家族史、皮肤损害、是否合并痉挛发作以及发作类型的种数在用药方案选择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是TSC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发作类型多样,可合并皮肤损害及智能减退,EEG及头部影像学检查阳性率高,癫痫发作不易控制,需长期随访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TSC继发癫痫患者的智能水平与癫痫初发年龄、是否合并痉挛发作有关;TSC患者是否伴有痉挛发作与患者性别及癫痫初发年龄有关;TSC继发癫痫患者用药方案与患者智能发育情况有关。
易楠陈阳美沈鼎烈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癫痫
糖尿病相关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住院的44例糖尿病相关癫痫发作患者的癫痫发作临床分型、脑电图(EE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钠离子、血浆渗透压、脑核磁共振、抗癫痫药物(AEDs)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1)糖尿病高血糖症相关癫痫发作:平均发病年龄51.3岁,男17例,女11例;简单部分性发作,不伴继发性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12/28,42.8%),8例(8/28,28.6%)复杂部分发作,8例(8/28,28.6%)没有明确局灶起源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糖化血红蛋白>9%的患者比≤9%的出现全面性发作(46.7%vs.7.7%,P<0.05)风险要高;(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相关癫痫发作:平均发病年龄45.7岁,男6例,女1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例(2/7,28.6%),癫痫持续状态2例(2/7,28.6%),局部性运动发作2例(2/7,28.6%),Jackon发作1例(1/7,14.2%);(3)糖尿病低血糖症相关癫痫发作:平均发病年龄45.3岁,男7例,女2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5例(5/9,55.6%),复杂部分发作3例(3/9,33.3%),全身强直发作1例(1/9,11.1%)。结论糖尿病高血糖症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为部分性运动发作,而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相对较常见者为全面性发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糖尿病高血糖症相关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魏超陈阳美
关键词:糖尿病癫痫发作高血糖低血糖酮症酸中毒
左乙拉西坦与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患者痫性发作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系统评价左乙拉西坦(LEV)与苯妥英钠(PHT)预防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等.方法 通过关键词PHT、LEV、颅脑损伤在PubMed、Medline、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2000至2016年国内外针对LEV和PHT预防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疗效对比的高质量研究,通过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有效数据并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经文献检索、筛选后共纳入13篇英文研究,共包含2 529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LEV组对比PHT组对痫性发作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88,95% CI:0.61 ~1.27);对早期痫性发作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4,95% CI:0.42~ 1.27);对晚期癫痫预防用药效果评价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 CI:0.43 ~1.20);两药对比在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73,95% CI:0.48 ~ 1.11),但在因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PHT组多于L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 CI:0.06 ~0.23);预防用药对病死率比较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7,95% CI:0.92 ~2.67);住院时间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03,95% CI:-4.97~2.91).结论 LEV和PHT在颅脑损伤后痫性发作的预防上有同等效力;在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方面,LEV与PHT相比没有优势.但在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需要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PHT组多于L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的证据分析得出PHT仍是颅脑损伤患者药物的首选,但当其出现不可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时,LEV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治疗.由于本荟萃分析纳入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较少,有必要针对两药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跨种族人群的高质量研究.
李佳妮陈阳美
关键词:苯妥英钠颅脑损伤痫性发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