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20710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会平潘安定杨木壮李旭黄婷薇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广州市洪灾成灾机制与减灾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广州市洪水灾害的发生历史,研究了广州市洪灾季节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灾情严重等基本特征.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系统探讨了广州市洪水灾害的成灾机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来防治洪水灾害的建议.
- 潘安定李冰刘会平杨木壮李旭
- 雷州半岛农作物水分供需关系与农业旱灾被引量:3
- 2010年
- 雷州半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农业旱灾最为严重地区之一。通过分析积分湿度指数I值变化,探讨雷州半岛农作物水分供需关系及其对农业旱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水分供应不足是雷州半岛农业旱灾最主要原因。从时间上看,1962~2007年46a间,有31a的I值小于0.6,中旱和重旱频率高达67.4%。I值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旱最为严重,46a中有44a为重旱,出现频率为95.65%。从空间上看,南部和北部农业旱灾尤为严重。徐闻和湛江中等以上农业旱灾频率达71%以上,廉江、雷州和吴川为66%左右,遂溪最低,也达57%。
- 刘会平梁红梅苗会强范九生
- 关键词:雷州半岛农作物水分供需农业旱灾
- 广州市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初步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广州是中国洪灾危险性最高的城市之一。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损失巨大。利用G IS技术,首先对洪灾危险性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洪灾频次、地形、河网、降水量以及暴雨日数进行了分析和数字化,得到了各因子对洪水灾害影响程度的栅格图层;其次,对这些图层进行了空间叠加,运用AHP决策分析模型,结合计算出的各因子权重值,得到了广州市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图。结果显示:这5个影响因素相互叠加与制约,尤以年暴雨日数、洪灾频次和地形对洪灾危险性的贡献较大。广州市洪灾危险度呈现出南部高、北部低,东西高、中央低的空间格局。
- 潘安定刘会平陈碧珊杨木壮黄婷薇李旭
- 关键词:洪水灾害层次分析法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理被引量:20
- 2008年
- 四川5.12汶川地震震级高,强度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巨大。地震次生灾害特别严重,频繁发生,以坡面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地质灾害如地裂缝、地面塌陷、道路滑塌以及堰塞湖和社会灾祸最为常见。这些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地表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为物质来源;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沟谷洪流为动力条件,暴雨、洪水、持续的高温为诱发和触发因素。暴雨、洪水、高温是次生灾害主要的致灾因子,由此形成了三个系列的灾害链,造成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更加深远。对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要加强监测与动态分析,及时排除堰塞湖险情,严防传染病的蔓延。当前防治应以工程措施为主,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是进行远期治理的根本措施。
- 苗会强刘会平范九生郑芷青
-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灾害成灾
- 广州洪灾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广州市分别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再结合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的权重,运用G IS软件生成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通过对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的看来,广州市洪灾的格局为:纵向南部风险高,北部风险低;横向东、西两翼风险高,中央风险低。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借鉴。
- 潘安定刘会平杨木壮黄婷薇李旭
- 广州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选取广州市1953~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应用Cubic函数拟合和线性拟合方法分析了气温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城市化指标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城市化发展水平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38℃.10a-1;月极端高温变化率明显增大,月极端低温变化率波动显著.②冬季和秋季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以及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上升对广州市气候变暖的贡献较大.③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下垫面性质、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年平均气温上升的主要因子,与年平均气温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67,0.8910,.996.
- 封静潘安定
- 关键词:气温变化主成分分析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