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G66)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练志宁楚海月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培正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体适能
  • 4篇高校
  • 3篇高校毕业
  • 3篇高校毕业生
  • 3篇毕业生
  • 2篇干预
  • 1篇地区高校
  • 1篇新政
  • 1篇体质
  • 1篇体质健康
  • 1篇体质健康状况
  • 1篇健康体适能
  • 1篇广州地区高校

机构

  • 4篇广东培正学院

作者

  • 3篇练志宁
  • 1篇楚海月

传媒

  • 1篇体育科学研究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校毕业生健康体适能理论缺失的原因及干预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毕业生健康体适能理论缺失的原因及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健康体适能理论尚未被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存在缺陷;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以及目前高校对于毕业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缺少把关等都是高校毕业健康体适能理论缺失的原因。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在国家层面,应出台政策倡导普及健康体适能理论;在学校层面,应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规定健康体适能为必修内容;加强高校毕业离校前对健康体适能理论掌握的把关;加强体育师资在健康体适能理论方面的培训。
楚海月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健康体适能干预
“新政”后高校《标准》测试项目的调整与解读——以体适能理论为视角
2014年
以体适能理论为视角,对我国高校学生《标准》测试项目要达到的目的进行阐述,同时对《标准》测试"新政"后,我国高校《标准》测试项目之所以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视力已成为一个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新政"后《标准》测试主要以评估我国高校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兼顾评估竞技体适能;"新政"后应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全面性;也应更加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有效性.
练志宁
关键词:新政体适能
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分类干预模式研究
2014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分类干预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分类干预模式可行性不存在问题;该模式能为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建立预警—干预机制,能有效改善毕业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提高终身体育素养的目的;该模式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与普适性的优点;对于部分抗拒干预的毕业生制约手段不足和对部分毕业生干预效果不理想是该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
练志宁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体适能干预
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监测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的手段,对于学校来说不应仅止步于此;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失真现象较为普遍,原因是制度设计中存在逆向激励机制;目前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设置存在较大的争议,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按肄业处理的政策形同虚设,使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失去了严肃性。
练志宁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体适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