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289)
- 作品数:13 被引量:8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红索涛冯廷勇侠牧胡中华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视觉搜索任务中直视探测优势的眼动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已有研究发现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对直视的探测比斜视更快且更准确,该现象被命名为"人群中的凝视效应"。大多数研究者将该效应的产生归因于直视会捕获更多的注意。然而,直视条件下对搜索项的匹配加工更容易也有可能导致对直视的探测比斜视快。此外,已有研究还发现头的朝向会影响对注视方向的探测,但对于其产生原因缺乏实验验证。本研究采用视觉搜索范式,运用眼动技术,把注视探测的视觉搜索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和反应阶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对直视的探测优势主要表现在搜索阶段和反应阶段;在搜索阶段直视的探测优势获益于搜索路径的变短和分心项数量的变少以及分心项平均注视时间的变短;头的朝向仅在搜索阶段对注视探测产生影响。该结果表明,在直视探测中对搜索项的匹配加工比在斜视探测中更容易也是导致"人群中的凝视效应"的原因之一;头的朝向仅仅影响了对注视方向的搜索并没有影响对其的确认加工。
- 胡中华赵光刘强李红
- 关键词:注意捕获
- 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及其脑机制被引量:7
- 2013年
- 哭泣是婴儿最显著的信号行为。婴儿哭声的独特性以及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独特性(包括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感知反应)是婴儿与成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基础。成人加工婴儿哭声的神经机制主要是丘脑扣带回环路(thalamocingulate circuit),其次还包括与共情、动机、社会依恋等认知活动相关的脑区。此外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脑电技术进一步揭示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脑神经机制,并从个体差异入手,探求母爱与婴儿哭声之间的关系。
- 李想郑涌孟现鑫李鹏李红
- 左前额叶与趋近动机加工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在加工正性情绪时,前额叶左侧激活水平大于右侧,而正性情绪往往伴随着趋近动机。因此为了探索这种左前额叶相对激活现象反映的究竟是正性情绪加工还是趋近动机加工,文章总结了两个研究领域中的有关证据:来自特质或状态愤怒情绪与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关系的研究证据和来自身体姿势变化(包括整体姿势变化和单侧肌肉紧缩)对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影响的研究证据。前者的一致发现是:左前额叶参与加工由愤怒情绪引发的趋近动机。后者的一致发现是:不同的身体姿势能够改变左前额叶的相对激活水平。两个领域的研究证据汇聚起来证明左前额叶参与加工趋近动机。文章还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注意事项和可能方向:精确定义回避型愤怒;探索愤怒情绪是否在加工晚期诱发趋近或回避动机;探索不同方式诱发的趋近动机是否在脑机制上存在差异。
- 侠牧李雪榴李红杨柯
- 关键词:EEG愤怒情绪
- 得失框架效应的分离——来自收益与损失型跨期选择的研究被引量:25
- 2012年
- 本研究通过创设收益和损失跨期选择情境,采用不同表征方式(得框架、失框架)的跨期选择任务,分别探讨了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的跨期选择是否存在得失框架效应,及其是否会受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收益型跨期选择只在任务容易时存在得失框架效应,与失框架相比,被试在得框架下选择即时获益的概率更高;任务困难时得失框架效应消失(实验a);(2)损失型跨期选择中不存在得失框架效应(实验b)。结果表明,得失框架效应在损、益型跨期选择中出现了分离,收益型跨期选择中的得失框架效应的内在认知机制很可能与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类似并且是一种较为初级的认知加工过程。
- 马文娟索涛李亚丹罗笠铢冯廷勇李红
- 关键词:跨期选择
- 结果的接近性对正性结果评价影响的电生理证据被引量:1
- 2012年
- 结果的接近性是指对已发生事件的实际结果与在心理上的理想结果或期待结果之间差距的接近程度。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类老虎机赌博任务探讨了结果的接近性对正性结果评价的影响。(1)行为评定结果表明,结果的接近性不同水平诱发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差一点输"的赢钱使被试更多感到庆幸,"最理想"的赢钱使被试感到高兴;结果的接近性也影响了随后trial的反应时,与"一般"的赢钱和"最理想"的赢钱相比,"差一点输的"赢钱后的下一个trial中被试的反应时明显变长。(2)脑电结果表明,结果的接近性不同水平诱发了不同的FRN和P300,与"一般"的赢钱和"最理想"的赢钱相比,"差一点输"的赢钱诱发了波幅更大的FRN和波幅更大潜伏期更长的P300。这说明结果的接近性明显地影响了正性结果的认知评价加工。
- 索涛冯廷勇罗俊龙罗禹李红
- 关键词:FRNP300ERP
-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应对方式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321名大学生,用亲密关系问卷(ECR)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43.6%)。大学生依恋回避在年级(F=3.606,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F=3.097,P<0.05)、自责(F=2.974,P<0.05)在年级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64,P<0.01)。结论: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刘庆明杨印杭李红
-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类型
- 面部表情加工的ERP成分被引量:16
- 2014年
- 面部表情加工的ERP成分主要包括P1(80~120 ms)、N170(120~200 ms),早期后部负电位(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EPN,200~300 ms)和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300 ms以后)。这些成分代表了表情加工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含义。P1成分只对威胁类表情(恐惧,厌恶和愤怒)敏感,反映了对威胁面孔的快速探测,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N170成分与表情结构信息的编码有关,同样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EPN反映了对情绪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具有情绪普遍性,情绪场景图片和表情刺激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LPP则反映了对情绪信息的高级认知加工,较易受注意控制的影响。在对上述成分的特性了解的基础上,将来的研究应该探索以下问题:(1)P1是否受表情威胁程度的影响?(2)N170受到哪些自上而下因素的影响?(3)那些不能影响N170成分,却能影响EPN成分的表情刺激是否被当成了普通的情绪刺激来看待?(4)表情加工引发的LPP是否能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5)不同的基本表情类型(如恐惧和厌恶)是否具有特异性的ERP成分?
- 侠牧李雪榴叶春李红
- 关键词:P1N170LPP
- 愤怒的加工机制—从效价到动机被引量:1
- 2012年
- 愤怒是一种由挑衅刺激诱发的情绪。情绪的效价假说和动机假说认为愤怒是一种有趋近动机倾向的负性情绪。然而,最近的行为和神经成像研究都对这两种假说提出了质疑,研究者用愤怒表达和特异性等观点来解释这些新发现,但这些解释仍有局限性。情景化的动机模型可能更好地解释愤怒在一般情境和特殊情境下的加工机制,即愤怒是由真实情境或经验诱发的,与动机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对挑衅性刺激的反应。
- 荆秀娟王一峰王荣燕李红
- 关键词:愤怒效价动机偏侧化情境
- 不同性质的评价对特质焦虑者抑制功能影响的ERP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特质焦虑者作为焦虑障碍易感性个体,会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从而损害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功能。但是不同情绪性评价刺激会如何调控特质焦虑者的抑制功能还不太清楚。为此,本研究以脑电P3b为抑制功能指标,要求高低特质焦虑组在三种不同评价下完成反向眼跳范式,考察不同性质的评价如何影响特质焦虑的抑制功能。行为结果发现,高焦虑组比低焦虑组错误率更高;积极评价条件下,高焦虑组的反应时慢于低焦虑组。ERP结果进一步发现,无评价条件下,高焦虑组的P3b波幅大于低焦虑组;低焦虑者在积极评价条件下的P3b波幅大于消极评价条件,但是高焦虑者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积极评价会损害高特质焦虑者的抑制功能,而消极评价则促进了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抑制功能。
- 梁丽美李佳根贾江晓宋海秀雷怡李红张文海
- 关键词:特质焦虑P3B
- 刺激特征信息影响直视探测优势测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直视的探测优势效应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近期的几个研究发现,在头为正面的情况下,直视的探测优势将消失。本研究将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在头为正面的情况下直视探测优势消失的原因到底是源于斜视在结构信息上的特异性还是其在特征信息上的特异性。本研究采用两种刺激图片:眼睛图片(实验1、2)和面孔图片(实验3),三种斜视偏转角度:10°、20°、30°,两种刺激呈现方式:直立、倒置。结果显示:斜视对直视加工优势的抵消主要来自于斜视在特征信息上的突显,直视探测优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实验室的测量中容易受到实验材料特征信息的影响。
- 胡中华刘强赵光李红
- 关键词:特征信息结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