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18)
- 作品数:60 被引量:596H指数:13
- 相关作者:欧向军叶磊汪应宏彭山桂杨宝宝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济南铁路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山西省区域发展质量差异的时空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区域发展质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环境优化等3个维度,共30个指标,构建出区域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熵值法以及相关差异指数等方法,对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区域发展质量及其差异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空间分析工具ArcGIS对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表达,以此揭示2004~2012年山西省区域发展质量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通过分析发现:1)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省区域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模式趋于协调;2)全省区域发展质量差异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呈现扩大态势,且主要表现为社会进步差异;3)省域内部各地市质量等级差异明显,空间极化增强;4)区域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且在空间表现为大同市、临汾市和运城市呈现向下发散,忻州市、吕梁市和晋中市呈现向上收敛现象,而太原市和阳泉市呈现向下收敛,长治市、晋城市和朔州市则呈现向上发散趋势.
- 杨宝宝欧向军薛丽萍
- 关键词:熵值法
-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以2000-2013年为研究时序,从经济规模、水平、结构和效益4个方面,将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全省、全国及其县域进行比较,发现呈现以下特征:规模持续扩大,水平迅速提高,结构显著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同时,综合实力明显强于全国县域.为进一步揭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以45个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综合得分,基于空间自相关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的演化过程和空间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高的同时,呈现出南北梯度差异逐渐缩小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苏南优于苏中、苏北发展滞后的高低相似集聚的格局特征,且空间类型以效益提升型为主.
- 孙丹欧向军杜霖
- 关键词:县域经济熵值法
- 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研究——基于城市间博弈视角的分析
- 2015年
- 为全面理解我国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提高商住用地供给调控的针对性,本文将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关系纳入考察范畴,以山东半岛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城市商住用地价格和供给量数据,求取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论方法,构建关系矩阵反映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商住用地供给存在替代关系的城市间,引入邻接矩阵表示供给的关注关系,能够描述地方政府商住用地的供给决策模式,该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2在山东半岛区域内,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高度类似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3区域商住用地市场领导者与跟随者的供给量反向变动。调控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应注意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的互动作用。对于城市间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为"领导者-跟随者"模式的区域,通过对处于"领导者"地位的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的调控,可撬动其他城市供给量的反向变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彭山桂汪应宏魏海霞杨奎奇毋晓蕾董晓明
- 关键词:地方政府博弈
-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梯度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从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业人口数、专利授权量、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运用中心城市职能指数、经济联系总量、潜力强度与隶属度等模型,对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市区进行了空间重构,初步建立起由五大城市圈构成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并结合分形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沪、苏、锡、禾等7座城市构成了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圈,宁、镇、扬、泰组成的南京城市圈与杭、绍、衢、金组成的杭州城市圈为长三角的半核心城市圈,而徐、宿、连、淮、盐组成的徐州城市圈与甬、温、台、舟组成的宁波城市圈则为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圈。
- 叶磊欧向军卿圆圆
- 关键词:城市中心性长江三角洲
- 中国主要城市群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其问题区域识别被引量:13
- 2018年
- 为探讨经济增长动力问题,以中国九大城市群为例,以1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以2015年为研究截面,运用熵值法对中国主要城市群经济增长动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系统划分驱动类型,结合数据包络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对动力水平的效率高低进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识别经济增长的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促进中国主要城市群经济增长动力的要素主要为投资贸易、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及城市发展,呈现出东强中西弱、沿海优于内陆的空间分异格局,驱动类型以需求拉动型为主。2)城市群经济增长动力的总体效率较低,技术利用低效与创新缓慢是主导因素,规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因素。3)依据经济增长动力与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识别出3种亟须优化的经济增长问题区域,其中以低动力—低效率型为主,创新驱动和城市引导是影响中国主要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因素。
- 孙丹欧向军欧向军杜霖
-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增长
- 江苏省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被引量:45
- 2015年
- 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61个市县在经济联系的强度、方向、范围与格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联系强度上,南北梯度差异显著,苏南县市经济联系最强且差异最大,苏中县市经济联系较强,苏北县市经济联系最弱且差异较小,地级市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显强于县域;在经济联系方向上,各县市的经济联系具有较强的邻近地域指向性、中心城市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等主要特征;在经济联系范围上,江苏12个主要辐射源的作用半径大小不一,其中南京、苏州、徐州三个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但苏南县市的辐射力度最大且密集,苏中次之,苏北县市的辐射力度最弱;在经济联系格局上,江苏县市基本上形成了由东南向西北层次鲜明的四大板块,即苏锡常通板块、宁镇扬泰盐板块、淮安板块和徐宿连板块。
- 欧向军薛丽萍顾雯娟
- 关键词:经济联系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 淮海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被引量:9
- 2014年
- 运用城市中心度、引力模型、断裂点公式等相关方法,从中心城市及其相互联系和吸引辐射腹地3个方面,划分淮海城市群的理论空间范围,并结合淮海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实践和地域邻近实际情况,综合界定出淮海城市群合理的空间范围.结果表明:徐州是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的城市中心度、综合实力和对外经济联系量均远高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且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吸引辐射腹地范围广阔;淮海城市群理论上的空间范围包括徐州、枣庄、淮北、宿州、宿迁、临沂、淮安、济宁、商丘和连云港共10个城市,而合理的空间范围则为徐州、枣庄、淮北、宿州、宿迁、临沂、济宁、商丘和连云港共9个城市.
- 欧向军
- 关键词:引力模型城市群
- 淮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社会网络分析和功能多中心性等模型与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02~2012年间淮海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多方面的动态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淮海城市群的城镇体系较为完善,空间结构较为紧密,集聚作用与扩散作用相对均衡,并已处于城市群的快速发育阶段,且有向成熟城市群过渡的趋势。其空间结构演化呈现以下特征:淮海城市群的内部联结度逐渐增强,网络结构趋于稳定;处于极化态势向均衡态势的过渡期,空间多中心性特征初现;存在着显著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空间结构。
- 薛丽萍欧向军耿雪杨宝宝
- 关键词: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分析
- 淮海城市群的城市中心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从生产、商贸、信息、交通、科教、金融、医疗和文化8个方面建立起城市中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首位度等相关方法,以地级市区为研究单元,对2012年淮海城市群内主要城市的中心性、规模分布和区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徐州是淮海城市群的首要中心城市,在生产、商贸、交通、科教、金融和医疗方面的中心性最强,但其首位分布并不显著.徐州的城市中心性不显著,且与临沂、济宁、连云港差距较小.
- 乔沙沙欧向军杨晶晶顾雯娟
- 关键词:熵值法城市中心性
- 苏北地区城镇化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城镇化经历了波动徘徊—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等主要阶段.当前总体上正进入城镇化中期的快速扩展阶段,但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较大脱节、城镇化质量不高、大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散趋势加剧、城乡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应当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先导的产业支撑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协调、城镇聚合轴和都市圈有机结合的战略布局,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优先发展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的"小城镇、大战略",以科学分类考核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
- 张可远沈正平欧向军